卡拉貝貝是騙子嗎,有加盟商可以回答一下吧 可見不是 12月14日,被國內歐美樂迷稱為“情歌聖手”的邁克爾·波頓將在首體館舉辦個唱。此次演出的三位投資人都是邁克爾·波頓的忠實擁護者。
昨天主辦方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主辦方楊先生表示,策劃邁克爾·波頓的演出已經有三年,本次演唱會既沒有贊助,也沒有拉廣告,連投資方也是三位邁克爾·波頓的忠實歌迷。
昨天這三位歌迷中的謝女士到達現場。她表示不希望把自己說成是歌迷,就是愛聽邁克爾·波頓的歌,覺得他這個人德藝雙馨。
她和另外兩位伙伴都相信30—50歲之間的人都對邁克爾·波頓有感覺,所以相信一定有市場。
此次演出的票價在120—880元之間,沒有設vip票,但設有vip席。據主辦方透露,華納、太合麥田、華誼兄弟旗下將會有藝人出席。而李宇春剛剛加入太合麥田,太麥是否將這個機會留給小師妹?主辦方表示要與唱片公司溝通後才能確定。太合麥田副總張璐也表示如果接到邀請,就要看藝人是不是願意去了。 太合麥田的新技術實驗
如此一個對傳統唱片業已經沒有信任也沒有信心的音樂人,作為國內著名傳媒投資企業的太合傳媒為何還投巨資與其組建太合麥田公司,高規格地進入音樂產業呢?太合傳媒總經理錢實穆認為,雙方不謀而合的地方在於都看到了新技術、新平台為音樂業帶來的曙光。
2003年8月,時任華納唱片中國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宋柯,在國內所有音樂人都深感無所適從的產業環境壓力下,決定率先推出但還未觸及音樂業的彩鈴業務。他把當時屬於華納的麥田音樂室的40多首歌曲、華納中國全部的100多首歌曲和華納台灣公司的800多首歌曲進行整合打包,以100萬元的保底價格授權給了正在試圖增加sp業務的新浪網,合作開展彩鈴下載服務。
這是音樂產業與新技術的第一次合作,合作中界定的運營商抽取15%收入後,余下的由唱片商和sp平分的彩鈴收入分成比例也成為了後來一直沿用至今的行業慣例。“其實當時提出100萬元時雙方都還沒有任何概念,只不過我覺得要是把歌曲賣給廣告或賣給影視劇的話,平均的批發價格差不多是1000元一首,那麼1000首歌曲的價值至少100萬元吧”。宋柯顯然對自己當初的創舉很是滿意,畢竟100萬元等同於50萬張唱片的銷售收入、100萬張唱片的淨利潤。
如果說華納與新浪的合作還處在懵懂時期的話,加盟太合後宋柯的理念無疑更加成熟。太合麥田剛一成立,忙的不是包裝歌手和推出專輯,而是花上百萬元購得了早已停止運作的“紅星生產社”的200多首老歌版權——這裡面幾乎囊括了國內前10年最有價值的歌曲版權,比如田震的《執著》、小柯的《念來去》、鄭鈞的《赤裸裸》、老狼的《戀戀風塵》和許巍的《我的秋天》等等,為太合麥田積累了一批優質版權。
此外,太合麥田還完成了一項號稱音像行業最為瑣碎冗雜的工作——版權的梳理與管理。宋柯說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迎合對版權來源要求嚴格的移動運營商,避免版權糾紛的可能性,同時更有效地吸引與sp的合作。
音樂產業能夠與新技術合作並獲得豐厚的收入,還要感謝對版權保護的嚴格,“若是沒有每月定時發放每首歌曲彩鈴的被下載次數,沒有它對版權的嚴格要求,恐怕彩鈴和其同門兄弟手機鈴聲下載一樣,早就被sp搞得跟唱片公司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2004年樸樹的一首歌曲《白桦林》在彩鈴業務上被下載了10多萬次,為此宋柯當年收到了近10萬元。同樣是這首《白桦林》,在手機鈴聲業務裡也被下載了10多萬次,但因為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下,sp只要通過音樂著作權協會(簡稱音著協)就能定制和下載音樂鈴聲,價格由並非市場化運作的音著協決定而不通過唱片公司,故往往無法體現作品真實的市場價格,加之缺少監控,很多sp並不會主動把收入經音著協轉交給唱片公司,所以唱片公司從協會分得的收入非常少,2004年宋柯從音著協僅分得900多元的《白桦林》手機鈴聲下載收入。
另外,本應該是音樂業真正的新技術平台的互聯網,由於免費下載泛濫,唱片公司也不敢完全寄希望於此。可見,渠道雖然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和改變,但依然還只有彩鈴可以實現銷售收入。
音樂業新布局
但是僅就這一個渠道已經改變了唱片業被盜版折磨得多年來停滯不前的狀況。2004年太合麥田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000多萬元,是包括全球五大唱片(索尼、環球、百代、華納、bmg)公司的中國公司在內的所有國內音樂企業無法比擬的。而其中彩鈴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000萬元,與唱片業傳統收入打了個平手。宋柯預計2005年新技術帶來的收入是傳統收入的2倍,為此宋柯已經在公眾場合不止一次地宣稱“唱片到了它壽終正寢的時候,未來的唱片公司是制作音樂而非唱片”。
2004年底,宋柯以近1000萬元的天價買下了歌手刀郎過去和未來三年內歌曲在新技術領域應用的版權,表明了太合麥田專注做音樂而不是做唱片的姿態。
目前,與麥田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的sp有新浪、靈通、萬訊通、移動萬維、空中網等不下10家,每家買走已打包的歌曲時都必須預付一筆不菲的保底費用,2004年排在彩鈴下載率前5名的歌曲中有3首的版權屬於太合麥田。
目前太合麥田除了經營自己的400多首版權歌曲外,還以版權梳理能力和sp資源的兩大優勢為海內外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代理近2600首歌曲。雖然sp們在彩鈴業務裡沒有做任何增值服務,與其在游戲、短信等業務裡創造性表現大相徑庭,但宋柯依然堅持不會分散出精力把自己發展成兼職sp。因為自產自銷、獨家代理太合麥田手裡這些優質版權未必比現在多家sp爭相購買的價格更好,更重要的是他笃信無論是剛有起色的彩鈴,還是仍未形成成熟盈利模式的iptv、數字付費頻道、手機鈴聲等各個渠道,無一例外都會對內容有著巨大的需求,這也是他一心悶頭做音樂內容的最大動力。
不久前,有預制歌曲鈴聲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兩個品牌的手機已經在市面上開始流行,而太合麥田又是提供預制歌曲版權的先行者。根據協議,每出廠一部裝有預制鈴聲的手機,太合麥田就會獲得1美元的版權使用費,今年這一項收入就會有數以百萬元,可謂是一本萬利。
不過,與唱片商更願意本份地制作音樂不同,sp們卻在極力向上游進軍。例如率先推出電媒音樂業務的華動飛天不僅設置了自己的錄音棚,專門為用戶和網絡歌手錄制音樂並制作成彩鈴或鈴聲,還與傳統唱片公司的業務密切交融,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2005年1月華動飛天下屬的 a8.com 全球獨家利用電信媒體無線首發女子十二樂坊新專輯《敦煌》,開創了中國唱片發行的新模式;接著又馬不停蹄地開始與全球頭號音樂品牌mtv合作在國內首推流媒體音樂服務。
基於對新媒體新技術以及sp演變的理解,太合傳媒總經理錢實穆認為,太合傳媒目前構建的音樂平台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層是音樂生產與版權積累,第二層是音樂在寬帶領域的應用,提供各類音樂互動的增值服務,積累用戶,並延伸到其他媒體平台,第三層是音樂在無線領域的應用。
在太合麥田在第一、三層面頗有建樹的同時,去年6月太合傳媒投資數千萬元建立了以在線卡拉ok為主營業務的太樂網,上線不到5個月,注冊用戶已超過20萬人。太樂網的目標是形成華語音樂寬帶領域的領軍者。太合麥田積累眾多的優質音樂版權,與太樂網形成良好的業務聯動關系,太合傳媒至此初步完成了音樂產業在音樂版權、藝人經紀、音樂營銷、寬帶業務與無線業務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布局。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30/36/10/1190303610.3530447.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30/36/10/1190303610.3530447.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公司歷史
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taiheryemusicco.,ltd
成立日期:2004年3月
成立背景:太合傳媒繼華誼兄弟太合、派格太合等影視制作機構之後投資的又一娛樂界新銳勢力,也是太合傳媒全面進軍音樂領域的重大舉措,這一事件不僅引起了唱片業界的“地震”,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矚目。
太合麥田擁有目前內地樂壇頂尖的管理/執行團隊、極具品質的藝人陣容、豐富的版權資源、強大的媒體/通路/廣告以及客戶資源。
1996年 宋柯創建麥田音樂制作公司,致力於中國內地優秀原創流行音樂作品和人才的發掘,其開山之作《青春無悔》被眾多媒體評為中國原創音樂典范之作,成為當年銷量冠軍,使得麥田音樂迅速成為內地最具影響的獨立品牌。
1997年 麥田與上海聲像出版社建立全面密切的合作關系,以共同投入、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嶄新模式進行唱片制作和發行業務,嘗試發行葉蓓的《純真年代》、樸樹的《我去2000年》都成功的取得了極高的銷量,為當時的唱片產業經營和市場推廣創立了范本。
2000年 麥田與華納唱片合作,開內地民營音樂公司與國際五大唱片公司合作的先河,華納•麥田擁有包括樸樹、孫楠、周迅等眾多一線明星,成為內地唱片業界的最活躍力量和最有號召力的品牌。
2004年 麥田與太合傳媒合作成立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重新組建後的太合麥田擁有著業界一流的管理、制作、執行、推廣團隊。此次合作再次引發巨大轟動,成為媒體和業界矚目焦點。
2005年 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商軟銀注資太合麥田$1000萬美金,與太合麥田共同開創中國唱片產業新資本時代;同年,太合麥田牽手中國移動無線音樂排行榜及12530網站、百度、sohu、tom、騰迅等國內外頂級it加盟商聯手打造中國唱片史上第一條“數字音樂發行聯盟”,揭開中國唱片產業數字音樂時代大幕。太合麥田旗下藝人李宇春、滿文軍、阿朵、麥田守望者幸運成為華語樂壇通過數字音樂發行聯盟銷售單曲的第一批歌手,此舉具有極其深遠意義。
不是!只是有合作關系 太合麥田擁有目前內地樂壇頂尖的管理/執行團隊、極具品質的藝人陣容、豐富的版權資源、強大的媒體/通路/廣告以及客戶資源。 2000年 麥田與華納唱片合作,開內地民營音樂公司與國際五大唱片公司合作的先河,華納•麥田擁有包括樸樹、孫楠、周迅等眾多一線明星,成為內地唱片業界的最活躍力量和最有號召力的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