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目前僅顯示的圖片(所有顏色)
您好 陸陸續續地買了很多東西,這麼長時間買下來,也有了自己的經驗,覺得有必要和准媽媽們分享,現在總結出來供准媽媽們參考。當然每個人用的產品不同,喂養經歷和撫養經歷都不同,感覺也不同,以下只是我個人的感受,供各位准媽媽們參考。 生產清單---給即將做父母的朋友 一、產婦住院期間所需的物品包括: (1)證件:記錄有關孕婦本人平時身體健康情況的原始病歷冊、孕期保健手冊、獻血證。 (2)肥大、易於穿脫的睡衣至少兩件 (3)內褲至少3-4條 (4)如果是冬季生產,記得准備冬季長大衣一件(去衛生間或離開病房做其他檢查時用) (5)大號乳罩或背心2-3件 (6)棉襪2雙,拖鞋1雙 (7)洗臉毛巾2條,洗腳毛巾1條,洗下身毛巾1條 (8)消毒棉墊或紗布墊若干(為嬰兒哺乳時清潔乳房用) (9)小臉盆1個(產婦洗下身專用) (10)牙刷、藥膏、頭梳、護膚品等洗漱用具1套 (10)紙巾若干、衛生巾若干,塑料袋若干(裝零散物品、垃圾等) (12)餐具一套、餅干筒一個(放置餅干等小食品) (13)筆和小記事本(住院期間記事用)
二、產婦出院時所需物品: (1)出院所穿衣物(根據不同季節准備)。 (2)丈夫要安排好將東西收拾好帶回家,安排車輛將妻子和寶寶安全帶回家。
三、嬰兒出院時所需物品: (1)嬰兒衣服、帽子1套 (2)嬰兒尿褲1條、尿布若干 (3)嬰兒包被、毛巾被、小毛毯或小睡袋(視季節決定數量) (4)紗巾1條 (5)嬰兒奶瓶、奶嘴1套 (6)還可以為孩子買一些象童車,童床,玩具等必需品。
產婦住院和出院所需的物品、產婦和嬰兒所需的物品都要分別整理放置在家裡明顯易見的地方,一旦臨產,不至於手足無措。 當然,為分娩而做的准備不可能在這裡面面俱到地講述。應該強調的是,關於這方面的准備宜早宜細,不應該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否則,你可能會遇到麻煩。
四、產婦和寶寶出院後所需物品: 寶寶用品--------------------------- (一)、喂奶用品 1、奶瓶;母乳喂養准備兩個120ml左右的奶瓶,供寶寶喝水用;非母乳喂養准備4—5個200ml左右的奶瓶。耐熱玻璃奶瓶能煮沸消毒,易於洗刷;塑料奶瓶重量輕,不易破碎,外出時攜帶方便。兩種奶瓶都准備。 2、奶嘴;奶嘴孔的大小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來選擇,要准備2—3個以便替換使用。 3、奶瓶刷;要准備刷奶瓶和刷奶嘴的兩個大小不同的刷子。 4、奶瓶套;要保溫性能好,外出時攜帶方便。 5、奶瓶夾;消毒時用來夾奶嘴和奶瓶。 6、吸奶器;手動針筒式吸奶器。 7、消毒器具;家用的消毒櫃就可以,臭氧和紅外線高溫能分別使用,需要煮沸消毒的家裡用的鍋也行,但要保證是寶寶專用。 (二)、洗浴用品 1、浴盆;稍大一點的專用寶寶浴盆,可以洗澡和玩水。 2、浴床;可掛在浴盆上使用的。 3、水溫計;專用的有吸盤式和漂浮式等,能顯示溫度。酌情選用一種。 4、強生用品一套;包括沐浴液、洗發液、香皂、爽身粉、護臀霜、潤膚油等等。 5、浴巾;大、中型各准備兩條,選擇純棉制品。 (三)、寢具與其他用具 1、嬰兒床;木制,內設可拆卸搖籃、蚊帳;圍欄高度要大於60cm,防止寶寶較大時翻越摔傷;欄桿之間距離要小於6cm,防止寶寶頭部伸出受傷;各活動連接處螺栓牢固,不易被搖晃導致松動脫落;買回來後放在通風處吹散油漆味道。(科學研究證明:讓小寶寶單獨睡的利大於弊,小寶寶不用從大人鼻子底下搶氧氣,大人睡覺不用擔心壓著小寶寶,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條件好的話可以另外買一個電動搖床。) 2、床墊;為使寶寶的脊椎正常發育,不宜太軟,稍硬一點的較好。 3、護帷;1條。 4、被子;被面和裡子均為棉制,厚薄適中,大中小各一床。 5、墊被;兩床以備換洗。 6、毛巾被、床單;兩條以上,棉制,吸濕性強。 7、防水床單;防止尿液滲透到床墊上。 8、枕頭;3個月以內可用毛巾折疊,3個月以後用嬰兒專用的固定頭形枕頭。 9、嬰兒背帶;選用既可後背又可放在前面抱著的兩用型,肩帶要粗一些的,既不會勒著寶寶的腿,大人背起來也較為輕松。 10、嬰兒車;坐躺兩用式較好。 (四)、嬰兒衣物(前開襟)及其他用品 1、內衣;5套以上,純棉,手感好,吸濕性強,耐洗,摁扣或系帶式。護臍帶2套,3—4個夏天用的肚兜。 2、尿布;純棉;可用大人穿舊的內衣褲做,60條以上,事先消毒。 3、紙尿褲;至少2大包,選擇較好的品牌,如幫寶適等等。一次性隔尿墊巾1包。(小寶寶剛出生時,一天拉屎撒尿不下十次,撒尿可以兩三次換洗一次,而拉屎必須一次一換,所以就需要頻繁的換洗了,所以為減輕些許負擔,必備一些紙尿褲,但紙尿褲畢竟對皮膚有點刺激,另可選一些爽身粉塗抹於寶寶的小pp上面) 4、襁保、圍嘴;3個月以內嬰兒可用紗布代替圍嘴。 5、帽子;厚、薄各2頂。 6、紗衣;用口罩做或用手套紗織成,3套以上。(家有長輩的都知道) 7、毛衣;寶寶較大的時候(8、9個月以後)穿,4套以上。 8、棉衣;冬天時穿,自己做的保暖性好些,買的則漂亮些。2套以上。 9、外套;3套以上。 10、披風;視需要而定,1件即可。 11、醫用酒精;(對臍帶進行消毒)。 (五)、其他用品 1、寶寶像冊; 2、紀念印泥;最好是那種雙手雙腳都能印上去的。 3、相機或攝像機,用來記錄寶寶生活中可愛的點點滴滴*^_^*。
媽媽用品--------------------------- 1、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沐浴液、洗發液、洗面奶、護膚品、梳子、鏡子、發夾、消毒洗手液、指甲刀。3—4條毛巾(用於上、下身及胸部),大號衛生巾按需所買,通常兩大包以上。 2、日用品;帶吸管水杯(方便臥床使用),濕紙巾、面巾紙放於順手的地方可以隨時拿到使用,一次性乳墊、可洗乳墊、消毒紗布酌情准備,小號臉盆1個(專用於下身清洗),注意要穿防滑拖鞋,避免不小心滑倒。 3、衣物;前開睡衣至少3套,長睡袍至少1件(起身避免著涼,做好保暖工作),內褲6條以上,襯褲3條以上,哺乳胸罩3個以上,背心2—3件,棉襪3雙以上,束腹帶1條(視身體恢復情況決定) 4、其他;月子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和營養,可多聽媽媽和婆婆的意見。另外需要丈夫更加細心的照顧和愛。 一、餐具: 奶瓶(avent'pigeon'nuk'黃小鴨):2個-1大(240ml),1小(150ml),微波爐適用的,廣口的玻璃的易清潔。(如為純母乳喂養,4個月內不需奶瓶) 我的經驗:因為沒生的時候沒信心做到完全母乳喂養(盡管後來我做到了,但事實證明奶瓶還是有用的,因為我月子裡買了一點奶粉),所以買了奶瓶,我買的是nuk的,一大一小。avent和nuk都是物有所值,區別是avent是真的又貴又好,nuk還可以接受。 奶嘴(5個):小號、十字開口(剛出生一個月內用黃色橡膠,後改用白色硅膠)。 我的經驗:如果你決心要母乳喂養,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多。一大一小的奶瓶上帶的奶嘴就夠了。我當時還額外買了一個小號nuk奶嘴,白色硅膠的,13元多,因為黃色的使用時間太短。 奶瓶刷子(1個) 我的經驗:必備,我買的愛得利(大約15元)的,可能是我使用方式粗魯,居然使了三次就壞了,有人推薦華林貝比的,或者貝親的,大約在25元左右。 消毒鍋(1個):大號,(可用消毒碗櫃或微波爐代替或者用沸水煮5分鐘既可)。 我的經驗:用消毒碗櫃不放心,微波爐需要額外的器皿,所以我把原來用舊的電飯煲膽拿出來,直接在灶上用水煮,挺好的。 不銹鋼鍋(1個):小號,給寶寶煮東西吃。 我的經驗:四個月內都用不著添輔食,沒買。 奶瓶保溫袋(1個):外出時用於保溫。 我的經驗:因為喂母乳不需要,而且孩子小的時候一般不長時間外出,所以沒買。 暖奶器(1個):雙桶(可用微波爐代替)。 我的經驗:喂母乳不需要。 嬰兒碗、勺(1套):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用。 我的經驗:初生嬰兒也需要。寶寶在醫院裡吃藥、後來喝水也用。嬰兒用的勺一般不容易灑水,大人用的容易灑。這東西挺有用的。 另外,喂母乳的話,吸奶器是個非常有用的東西,不僅在剛開始奶漲的時候可以免去手擠的痛苦,更為以後媽媽外出、上班提供了方便。至於吸奶器的品牌,媽媽們一致反映安怡的最好用,甚至被一些人稱為母乳喂養的救星。我用的是貝親的,覺得也挺好,不過吸的不太徹底,後奶還得再用手才能擠空。
二、浴具: 洗澡盆:1 我的經驗:必備。 洗臉盆:2 我的經驗:必備,主要還是洗衣服,洗屁股,我都用脫脂棉球給她洗臉,用毛巾她會眨眼緊張。 洗澡帶1或使用天然海綿 我的經驗:買的紗布澡巾,家裡有口罩拆了更好,比較吸水。 大毛巾2擦身用 我的經驗:就是浴巾,一口氣買了三條,除了擦身體,還可以當被子蓋,側著喂奶時還可以墊在寶寶身後免得她費力。 小毛巾10洗屁屁用
水溫計nuk1 我的經驗:必備。 粉撲盒1 我的經驗:夏天出生的話必備。有一種叫樂貝兒牌(好象十幾塊錢吧)的可以把粉裝在粉撲裡面,擦出來薄薄一層十分好用,不象蘸的那種容易搞多。我先前買的愛得利的,後來看見這種就使這種了。 小痰罐1 我的經驗:我沒買,到現在也沒有這個需要。 三、衣物: 衣服(5套):和尚袍、中號、長袖(可以買大點兒) 褲子(3條):中號、長,(頭兩個月不用穿褲子,可用尿布兜代替) 我的經驗:衣服多了大人看著挺過瘾,少了不夠用。嬰兒經常吐奶,汗濕,多備點沒壞處。不過,我沒用過尿布兜,所以褲子准備了三條都不夠用,月子裡讓老公買了救急。 尿布兜(3條): 我的經驗:沒用過,怕太熱寶寶的屁股受不了。 嬰兒襪子(3對): 我的經驗:夏天生的沒用,到了冬天才用。很多媽媽都說襪子是最難買的,瘦了勒腿,胖了穿不住,買了五雙也不一定有一雙合用,唉,我也是啊。 帽子(2個): 我的經驗:1個就夠了,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髒。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用不了幾次就小了[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