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人工合成的軟木塞如何識別正文

人工合成的軟木塞如何識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一標本盒中,貼上簽即可。



五、植物標本的保存



1.避光保存。陽光照射,標本易變色,失去原色。

2.低溫保存。最好使標本室的溫度不超過攝氏28度,不低於攝氏零度。溫度過高,可使標本變形、流汁,腐爛變質;溫度過低,可使標本色澤產生變化,皺縮。

3.保存時間不宜過長。

4.防止雜菌生長,要避免經常搬動。要做好標本櫃,把標本分門別類上架保存。



制作標本的方法主要有兩類:即針插和液浸。
對於昆蟲來說,一般多采用針插法制作標本。
用針插法制作標本都需經過下列8個步驟:
1.殺死要想制作形體完整、色彩和形態都栩栩如生的標本,常常需要用剛剛捕捉到的新鮮活蟲,讓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擊倒力強的殺蟲劑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炭等藥劑來自制毒瓶或毒管。
毒瓶和毒管可采用廣口的玻璃瓶來制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軟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蝕的橡皮塞。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後將藥液倒入,以達到剛好飽和,藥液不外流為度,再用厚長紙或軟木片將藥層蓋住。紙片或木片上要有幾個透氣孔,使毒氣能夠透出。
2.去除內髒在制作標本前,必須先將昆蟲的內髒取出,便於針插後能迅速干燥。但像蜻蜓中的豆娘那樣身體極細的昆蟲,則可不必去除內髒。
解剖時,可用鑷子直接從蟲的頸部和前胸背連接膜處插入,取出各個髒器。或在腹部側面沿背板和腹板的連接膜處剪開一個口子,然後用鑷子取出髒器。
接著用脫脂棉捏成一長條狀的棉花栓,用鑷子將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蟲腹腔內,保持蟲體原來的體形。
3.臨時保存昆蟲被毒氣殺死後,應盡早將其從毒瓶中取出,除去內髒後,放在預先制備好的棉花紙包內,以避免攜帶時使蟲子遭到擠壓而變形受損。
棉花紙包的紙,宜選用吸水性好的,將其剪成方塊,大小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蟲體為度。脫脂棉可扯取一塊約0.5厘米厚、比紙稍小一點的小塊,壓平後放在紙片中間。
最好再備一小張白紙附置在脫脂棉上,作為臨時棉簽,以記載采集的時間和地點等。
准備就緒後,就可以在將蟲子取去內髒之後,將其臨時包裹在裡面,防止其受到損壞變形。
保存期不宜過長,應在1~2天內,注意及時將包打開,讓其通氣干燥,不使變質。
4.還軟干燥變硬後的蟲殼一般都會發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軟化,很可能一碰就會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針之前必須使其還軟。
還軟的方式是:用玻璃換軟缸或別的器皿,底部加進蒸餾水,加入幾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蟲子,加蓋密閉2~3天後就可換軟。
沒有換軟缸設備的,也可直接將蟲浸於溫水中,用熱氣也能使其還軟。
5.針插固定昆蟲標本用的昆蟲針,系用不銹鋼制成,由細至粗,共有00號、0號、1號、2號、3號、4號、5號等7個級別。
從0至5號,6個級別的針都帶有針帽。只有00號不帶針帽,其長度僅為其他各號針長的一半,是作為雙重針插標本用的。
對於死後還未干燥變硬的或是還軟後的昆蟲,就是用上述的針將其固定起來的。使用哪號針,應根據蟲體的大小來定。
插針開始時,先將要制作的蟲體放在刺蟲台或桌縫上,再根據蟲的大小,選用合適的號針,昆蟲針插前翅基部背中線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蟲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線偏右方,其他昆蟲插中胸中央。
6.整姿完成針插後的昆蟲,還須根據該種昆蟲最正確的姿勢,對針插後的昆蟲作局部調整,如翅膀的位置、蟲足的彎曲度、觸角的伸長方向等逐項加以調整,使其完全與活昆蟲具有相同的姿態。
有些昆蟲愛好者喜歡按他所喜歡的姿態來固定昆蟲,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適當調整昆蟲身軀、翅、腿或觸角的姿勢和位置。
7.干燥當插針和整姿之後,下一步就可將昆蟲放置到安全通風出去干燥一段時間,這個階段一般需時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蟲標本上加放適量的防蛀防霉藥劑,然後插上標簽。若標本的數量較多,則需分門別類將標本置入標本盒內,將其置於避光的干燥處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蟲生態景箱,還可將昆蟲標本與經過干燥處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個玻璃罩內,也可配置在其他藝術鏡框中。植物標本制作

1.植物標本的干制對含水量較少,易於干燥,干燥後又不易變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凍干燥、微波干燥、硅膠干燥和吸水紙壓制等物理方法進行強制性脫水。也可以首先進行必要的化學處理,然後再進行脫水干制。根據處理方法的不同,干標本的制作方法可分為以下3種:①臘葉標本制作。備齊足量的吸水紙(多用表芯紙代替),紙的規格以28×42厘米為宜,將紙鋪在特制的植物標本夾上,洗淨後的標本要放到表芯紙上,用鑷子在紙上進行姿態糾正,然後蓋上一份表芯紙,紙上再放置標本,標本上再覆蓋表芯紙,這樣一層層疊起來夾到標本夾裡,用繩子將標本夾勒緊或在標本夾上壓一重物,以便表芯紙更快地吸干植物體中的水份。其間要及時換紙,最初每天換1~2次,而後可隔2~3天換一次(換下的紙要曬干,以備下次再用,一直換到標本干透為止)。干透的標本要裝貼到台紙上,台紙的大小一般為26×36厘米,台紙的右下角應貼上標簽,最後粘貼半透明的護蓋紙。②原色復膜標本制作。先將綠色的枝葉和花朵分離,對綠葉和不同顏色的花朵采用不同的化學方法處理。綠色枝葉的處理:向濃度為5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銅制成醋酸銅的飽和溶液,取一份飽和溶液加4份水稀釋,然後將植物材料放到稀釋液中加熱,使溫度保持在75℃~85℃之間。此時綠色枝葉逐漸變黃,要繼續加熱使其恢復成原來的綠色後,立即停止加熱,然後將標本從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洗淨,放到表芯紙上,置於標本夾中加壓,並要注意及時換紙。也可將標本夾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同時可加熱到75℃左右。各種花色的處理:紅色花可在2%的酒石酸溶液中浸10~20分鐘;紫色花可在2%的硫酸鋁溶液中浸10~20分鐘。浸過的花朵從溶液中取出後要洗淨、脫水。脫水方法與枝葉相同。干透的枝葉、花朵要及時裝貼到台紙上,並在台紙的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後送到護卡機裡進行高溫復膜。③原色立體標本制作。取帶有花的植物枝葉裝入容器裡,用粒度為20~50目的硅膠顆粒將其全部埋沒,約10天左右標本干透,即可從硅膠中取出,立即密封到盛有少量干燥劑的標本瓶中長期保存,也可將標本封鑄到無色透明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中保存,無論哪種保存方法都不能受日光曝曬。

2.植物標本的浸制對那些柔軟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後易變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標本。浸制過程包括固定和保存兩個步驟,根據植物材料顏色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①綠色標本的制作。將綠色植物材料洗淨後浸在5%的硫酸銅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綠色變為黃色再由黃色變為綠色為止。此時可取出材料洗淨,然後浸到5%的福爾馬林液中保存。②紅色標本的制作。某些紅色的果實如番茄等洗淨後要先浸在用4毫升福爾馬林、3克硼酸和400毫升水配成的處理液中,約1~3天後果實即變成褐色,此時可取出果實向裡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亞硫酸、10克硼酸和580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隨後將果實長期浸泡在這種保存液中,逐漸恢復成原來的紅色。③紫色標本的制作。紫色葡萄等果實洗淨後要先在250毫升福爾馬林、500毫升氯化鈉飽和溶液再加4350毫升蒸餾水配制成的處理液中浸2~3個月,取出後洗淨,放入1%~2%的福爾馬林液中長期保存。④白色標本的制作。將白色的花與塊根等洗淨後放在1%~4%的亞硫酸溶液中,然後長時間置於日光下曝曬,直到標本曬漂成雪白色為止。 

昆蟲標本制作
1針插干制標本
一般成蟲都是制成針插干制標本,這種標本不需要任何處理就可以永久保存。做的方法是把標本從紙袋取出(如果標本干脆,需要放到回砀桌锘厝?,用昆蟲針(視昆蟲大小而選用不同型號的昆蟲針)插上,針插的部位一般是在中胸中央,但可因不同昆蟲而針插部位不同。鞘翅目插在右邊翅基部約1/4處,半翅目插在小盾片上,雙翅目插在中胸靠右邊,蝗蟲插在向前伸延的前胸背板右邊。
標本插好後,要整姿,將蟲插在整姿板上,使蟲體與板接觸,然後用針將觸角、足、尾須、產卵器等擺好,使標本的姿式盡量接近於生活時的樣子。要左右對稱。足一般是前足前伸,中、後足向後放。鱗翅目和蜻蜓等成蟲還要在展翅板上展翅,使前翅後緣與身體垂直,後翅向上展,略壓在前翅下邊,然後用紙條壓上。展好姿的昆蟲干燥後去除紙條就做成標本了。最後再插上兩張小標簽,一張寫上采集地點、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名字。一張寫上昆蟲名字,如果名字叫不出來,可請教有關昆蟲分類學家。標本及標簽部位的高低均要一致,將標本整齊放在標本盒內,盒內放上樟腦以免蟲蛀。
2展翅標本制作
或稱為平面泡沫板展翅法。用一塊約1.5cm左右厚的泡沫板,將需要展翅的昆蟲,按標准位置插針,根據蟲體大小以及頭部、翅基部、胸部背板的高度,在泡沫板上挖一深淺適合的槽,將插好針的標本倒過來,手拿具針尖的一端,把針帽一端插入挖槽的泡沫板,使翅基部與板面相平,然後用昆蟲針將左右前翅向前撥至後緣成一條直線為止,暫時加以固定;再撥後翅,使後翅前緣壓在前翅後緣之上,暫時加以固定;用紙條將左右前後翅壓平繃緊,用大頭針固定紙條,並將觸角和3對胸足加以整姿固走;侍標本干燥後取下。
 

上一页  [1] [2] 

為什麼我的淘寶交易管理突然就打不開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