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眾多立交橋,由於武漢市政府要求建設武漢30分鐘暢通工程,從07年起,武漢的立交橋建設進入高峰。 公共汽車和輪渡 武漢最早的公共汽車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發展至今已經有1、2、4、5、6、7、8、9字頭公汽線路幾百條,以及無武漢傳統過江交通工具——輪渡軌電車線路7條。近年來,武漢市了實行城郊公交一體化工程,開通了編號為4位數的郊區公交。但是,由於這項工程牽涉到郊區中巴業主的利益,實行至今仍然阻力重重。 2002年,武漢市公共汽車公司、武漢市電車公司、武漢市輪渡公司、武漢市出租汽車公司、武漢市汽車輪渡管理所、武漢市公用客車廠組建成立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2003年正式掛牌。 2007年,武漢城郊公交一體化工程取得突破,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先後接手黃陂,新洲,江夏等郊區部分私營公交公司,為城郊公交一體化作出貢獻。 武漢軌道交通 2000年,中國批准長春、大連、武漢和重慶4個城市為首批輕軌建設示范城市之後,武漢軌道交通公司(現為武漢地鐵集團wuhanmetrogroup)成立。2000年底,投資21.99億元、總長約10公裡的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底具備試通車條件,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由於線路短、票價高、換乘不便、路線不合理等原因,在試運營期和正式運營初期,武漢輕軌載客量都較低。其後雖然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武漢地鐵集團)采取降價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並不明顯。 武漢市規劃未來的軌道交通網由7條線路構成,總長222.8公裡。除一號線吳家山至堤角30.5公裡為輕軌外,其余6條線路都是地鐵。分別為:二號線,常青花園至流芳,39.8公裡;三號線,沌口至三金潭,32.2公裡;四號線,永安堂至青山,29.3公裡;五號線,青山至青菱,33公裡;六號線,老關村至堤角,25.3公裡;七號線,古田至野芷路,32.7公裡。這7條線路中,二、三、四號線跨越兩江,連通三鎮;一、五號線分別貫穿漢口、武昌的東西方向;六號線溝通漢口、漢陽舊城及後湖新區;七號線則把漢口北部與武昌東南部聯為一體。2006年11月16日,武漢地鐵二號線的范湖站動工,二號線預計於2012年建成。 武漢過江隧道 武漢長江隧道(已建成,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於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3月調試運行通車。之後,逐步完善隧道運營維護管理辦法,整理竣工驗收有關資料,“長江第一隧”於2011年方可正式通車運行。) 武漢長江隧道為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隧道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隧,長約3.6公裡(含匝道),漢口越江點位在江灘公園附近,勝利街設右進隧道匝道、天津路設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點位於和平大道,友誼大道設4條匝道連接。該工程為左、右道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級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武漢商業高度發達,07年商品零售總額達1518.3億人民幣,居中國16個副省級城市第五,全國第七位。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