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買相機要注意什麼?正文

買相機要注意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買相機要注意什麼?
 

 
數碼相機如何選購
數碼相機已經走進大眾消費領域,
許多朋友都希望擁有一台數碼相機,卻苦於不知該如何選擇。
作為一個技術集成度很高的數碼產品,在購買過程中,
會存在一個如何選擇怎麼選擇的問題。
現在大家購買數碼相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ccd的像素數量上,
除了分辨率,其實數碼相機的其他性能指標更值得消費者關注,
本人將從不同角度告訴你該如何選擇一款價格實在、功能實用的“
最佳數碼相機”。
一、了解照相機
1.像素與分辨率像素是數碼影像最基本的單位,
每個像素就是一個小點,而不同顏色的點(像素)
聚集起來就變成一幅動人的照片,
數碼相機經常以像素作為等級分類依據,
但不少人認為像素點的多少是ccd光敏單元上的感光點數量,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目前不少廠商通過特殊技術,
可以在相同感光點的ccd光敏單元下產生分辨率更高的數碼相片,
比如:富士的superccd、愛普生的hypic技術。
像素與分辨率之間究竟有什麼關系呢?
選購時又該如何解讀這兩項數字呢?
圖片分辨率越高,所需像素越多,比如:分辨率640×
480的圖片,大概需要31萬像素,2084×1536的圖片,
則需要高達314萬像素。
分辨率可有多個數值,相機提供分辨率越多,
拍攝與保存圖片的彈性越高。
圖片分辨率和輸出時的成像大小及放大比例有關,分辨率越高,
成像尺寸越大,放大比例越高。
總像素數是指ccd含有的總像素數。不過,
由於ccd邊緣照不到光線,因此有一部分拍攝時用不上。
從總像素數中減去這部分像素就是有效像素數。
因此閱讀產品說明書時,切記要注意可用於實際拍攝的有效像素數,
而不是總像素數。
2.鏡頭和快門鏡頭的好壞直接影響相機的好壞。一般情況下,
有著傳統相機深厚背景的廠商,其數碼相機的鏡頭也會比較優秀。
焦距由於數碼相機的鏡頭規格比較特殊,
無法由這個數據預測可以拍攝的景物范圍,
廠商大多會在鏡頭焦距參數後增加相當於35mm傳統相機焦距數值
。如果是旅游紀念或生活照,只需購買定焦鏡頭機型,
如果有多樣化需要,擁有三倍或更多光學變焦能力的相機會更適合。
焦距也稱焦長,
通常是指透鏡軸心線上的中心點至影像可清晰成像時的距離長度,
在相機中則指整個鏡頭組的焦距,單位是mm(毫米)。焦距越長,
鏡頭可視范圍的角度越窄,但具有放大、接近的效果,
就像望遠鏡的鏡頭一樣;焦距越短,拍攝范圍就變大,
相對物體會較小,適合在近距離拍攝較大的場景,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廣角鏡頭。對於數碼相機而言,焦距越長,
鏡頭組的深度也越長,另外還可以從相機鏡頭上找到f=5.
5mm或5.5mm之類的數據,不過,
由於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普遍比一般的35毫米相機短很多,
所以廠商多會在說明書上注明類似:
相當於35mm相機的36mm鏡頭的字樣,供用戶進行對照比較。
光圈范圍光圈越大就越能適應不足的光線,
如果能有兩種以上的光圈值,相機的應用彈性會較大。
光圈是影響曝光的重要機制之一,
通常指鏡頭組內約5到9片的金屬薄片所組合的控制裝置,
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圓圈以控制進入鏡頭內的光線多少。光圈越大,
單位時間進入的光線越多。光圈的大小以數字表示,
數字越大表示光圈越小,也就是進入的光線量越少。
而鏡頭所標示的都是指該鏡頭的最大光圈,也就是全開狀態下的值,
比如:1:3.2,但在變焦鏡頭上則會看到9.2-28mm1:
2.8-3.9的標示,表示在焦距為9.
2mm時的最大光圈是f2.8,
而焦距為28mm時的最大光圈則為f3.9。
快門數碼相機快門能支持2~1/
1000秒已經可以符合一般需求,
當然如果能有更寬廣的快門范圍,
那麼更能符合各種嚴格的拍攝條件,
如拍攝高速移動的物體或靜夜星空等。
快門用來調整相機的曝光時間,單位是秒,是以倒數來表示的,
例如:30、250的意思是1/30秒、1/250秒,
所以數字越小快門速度越慢。快門速度越快,
越容易捕捉高速移動的影像,
一般拍攝時也不容易因晃動而導致影像模糊,
不過速度快可能導致進光量不足,
通常高速快門必須在光線較強時使用,或將光圈配合放大。
而光線不足時,速度慢的快門就比較適合,但可能需要三腳架輔助。
3.微距拍攝微距就是將要拍攝的主題拉近、放大,
重點在於將微小物體拍成你要的大小,在微距模式方面,
各種數碼相機能力不一,有的甚至可以貼近至0.
1厘米左右來近拍。
4.其他功能其他如消除紅眼閃光、白平衡、曝光補償等功能,
對於各種環境下的拍攝會有較大彈性。
自動白平衡修正數碼相機的感光部分相當於傳統相機的底片,
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是固定不變的,
因此需借助白平衡修正能力來反應光源所產生的變化。
它主要針對不同環境下的感光程度而設計,
不同的光源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顏色偏差,可能使顏色偏藍、偏黃,
而白平衡修正可將其修正過來。

曝光補償由於相機的自動曝光功能以中灰色所反射光線的進光量為比
較標准,因此在拍攝畫面中,如果白色太多(反射光多)時,
進光量會高於測光標准值,所以相機便被誤導,
以為光線很強而縮小光圈,造成照片曝光不足現象,
白色部分變得不夠白。而曝光補償則針對這種情況,
將曝光度往上加1或2格,才能有明亮、正確的影像。反過來,
大部分是黑色狀況下,需把曝光量下降1或2格。
許多消費者因為不了解數碼相機,片面地認為,像素高的就好。
其實不盡然。選購數碼相機時,要兼顧它的數字特性和光學特性。
1、數碼相機的鏡頭。設計優良的高檔相機鏡頭由多組鏡片構成,
並含有非球面鏡片,可以顯著的減少色偏和最大限度抑制圖形畸變、
失真,材質選用價格昂貴的螢石或玻璃來做鏡片。
而家用和半專業相機的鏡頭為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采用的是用樹脂合成的鏡片。
2、數碼相機ccd的像數值。ccd是數碼相機的心髒,
也是影響數碼相機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而也成為劃分數碼相機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准。目前,
入門級的是300-500萬像素級產品,
而商用及半專業用戶則傾向於500-1000萬像素以上的產品。
3、數碼相機的變焦。光學變焦是實打實的變焦,
不會影響照片的成像質量;而數字變焦是電子變焦,
是以損失照片清晰度為代價的局部放大。
4、數碼相機的電池及耗電量。數碼相機因帶有lcd顯示屏及內置閃光燈,因而電池消耗量比傳統相機大。
使用5號電池價格便宜,隨時隨地可以買到,
但照不了多久電池就沒電了。因此,
最好選擇配備可充電锂電池的機型,
目前主流數碼產品皆已設計為锂電池,
同時提供齊全的充電設備作為配件。
5、附加功能。功能越多,意味著使用數碼相機的樂趣更多、
用途更廣。例如許多數碼相機有視頻輸出功能,
可以接到電視上浏覽照片;
有的可以像手機一樣自行設置開機圖片和快門聲音;
有的可以有短時的數碼錄象功能。
數碼相機的驅動程序的安裝應當十分簡便,並能夠快速下載圖片、
擁有照片預覽等。例如佳能數碼相機附帶的軟件功能就十分的完善,
可以分類管理圖片,打印時的設置更是多種多樣,
還可以簡單修改圖片等。
影像感應器是相機性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情況下,
影像感應器的像素值應大於實拍圖像的最大像素值。
有些廠家為了彌補影像感應器像素的不足,
采用軟件插值法加大圖像的像素值,實際上,
這種插值法在幾乎所有的圖像處理軟件中都能實現,
因此實際意義不大。
選購時一定要以影像感應器的硬件像素值而不是輸出圖像最大像素值
為依據。
數碼相機將攝影信息記錄在稱為ccd(電荷耦合元件)
的半導體元件中,而不是銀鹽相機的膠片上。
ccd尺寸與電視機一樣是指對角長度,用英寸來表示,如“1.
27英寸(注)”。ccd越大,像素就越多,感光度也就越高。
所以,像素數相同的情況下,ccd越大,畫質也就越好。·
ccd尺寸1/2.7英寸(4.0mm×5.3mm)1/
2英寸(4.8mm×6.4mm)1/1.8英寸(5.
19mm×6.91mm)2/3英寸(6.6mm×8.8mm)
注:1英寸等於2.54cm,數碼相機的ccd,
采用與電視機顯像管一致的表示方式。
二、購機四項基本原則
●對於一般家庭用戶而言,如果僅限於家庭娛樂,
同時又非常關注實用性的話,
強大的功能及耐用性帶來的高性價比是首選因素。
目前市場占主力的300萬和500萬像素的機型可以滿足成像需求
,多種拍攝模式、寬廣的iso值設定范圍、
高速准確地對焦則是必需的功能特點,
而保證耐用性的金屬外殼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
●對於那些追求時尚前衛的消費者而言,
外形設計與亮點功能的緊密結合是首選標准。小巧的外形、
亮麗的顏色以及舒適的手感是必備的,
而某些亮點功能如微距拍攝功能則更為此類產品錦上添花。
●如果是專業級水准的用戶,最注重的是對成像質量的極致追求。
手動操作功能是必備的,可更換的鏡頭,
600萬像素以上的cmos圖像傳感器和多種圖像記錄模式是高圖
像品質的保障,如果再具備極具爆炸力的萬元以下的套機價格,
就會使更多專業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鹜。
●最後要考慮的是在哪裡購買。
正規的數碼相機銷售櫃台將會保證你的相機“出身”。
購買時應考慮品牌效應,
因為它是數碼相機整體質量和售後服務的主要保障。
三、買相機的准備步驟
第一步:明確購買相機的用途和目的
確定購買相機的用途與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並購買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機器。否則,
有可能花了很多錢買回來的相機,
結果發現功能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或者功能太多根本用不到。
我們可以想想買了數碼相機是用來做什麼的。比如:
有的朋友買數碼相機是為了出去旅游;有的朋友希望能學攝影;
有的朋友想拍攝微距照片;
當然也有人想拍人像特寫照片或者給自己剛剛出生小孩拍照留念等。
總之一定要明明白白地消費。
照片的輸出的問題也需要事先考慮好,
要考慮到自己是否需要沖印很大的照片或者僅僅是在屏幕上看。
通過這樣考慮,我們才能決定需要購買多少像素的機器,
如果我們僅僅是在屏幕上看,那麼300萬像素的機器已經足夠了。
如果是要沖印,而且要沖印到10英寸以上,
那麼我們就需要買像素盡量高的相機。
第二步:決定心理價位
在決定了購買相機的用途和目的之後,
我們就應該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決定一個可以承受的心理價位,
比如3000~4000元或者6000~7000元等。
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節約不少時間,可以在選擇的時候更有目的性。
dc還是屬於奢侈品,所以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
和別人攀比是沒有意義的,夠用就好。
第三步: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
前期的資料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讓我們對所要購買的機器有一定的了解。
收集產品資料的途徑有很多,首先,
不少廠家推出數碼相機

[1] [2] 下一页

求購 平底的過膝靴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