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起名。有無立春只是農歷和陽歷之間不同的規則造成的。春節是按農歷算的,最早在1/20出現,最晚甚至到了2/20日,而立春通常固定在每年2/4左右,因此立春出現在春節前並不罕見,例如1999年、2000年的立春都在春節前。為了順應寒暑變化,與公歷保持一致,農歷還采用了19年中加入7個閏月的方法,因此每19年中有7個年頭是缺少立春的“無春年”,7個年頭是“雙春年”,另外5個年頭是“單春年”。
丙戌年:2006年01月07日交立春。 國歷2006年2月4日。雙立春(孤鸾年)
丁亥年:2006年12月17日交立春。 國歷2007年2月4日。單立春
戊子年:2007年12月28日交立春。 國歷2008年2月4日。無立春(寡年)
己丑年:2009年01月10日交立春。 國歷2009年2月4日。雙立春(孤鸾年)
庚寅年:2009年12月21日交立春。 國歷2010年2月4日。無立春(寡年)
2007年不是寡年,是“單春年”立春是在陽歷2008年的2/4,但是2008年的立春就沒有了,2009年又是“雙春年”。
如果只看年初的話.那寡年可多了去了. 現在好多人不懂什麼叫寡年.都是聽別人瞎說的,然後胡亂流傳 其實每19年中有7個年頭是缺少立春的“無春年”,7個年頭是“雙春年”,另外5個年頭是“單春年”.
2005年(雞年):無春(寡年)
2006年(狗年):雙春(所以今年結婚的人狂多)
2007年(豬年):單春
2008年(鼠年):無春(寡年)
2009年(牛年):雙春
2010年(虎年):無春(寡年)
2011年(兔年):單春
2012年(龍年):雙春
2013年(蛇年):無春(寡年)
2014年(馬年):雙春
2015年(羊年):單春
簡單總結一下,姐妹們結婚如果相信這個的可以去查黃歷,你會發現06年確實年頭年尾兩個立春,因為2007年的立春在春節前,算在農歷06年的臘月裡了,同時你也會發現,在公歷08/2/4這天是立春,這天是農歷2007年的臘月二十八。2007是單春年,2008無春,寡年. 2007年不是寡婦年,2008年才真是寡婦年!
1:何為寡婦年: 寡婦年(又稱寡年)是指某年在農歷的整個一年中沒有立春。一般每年的立春在陽歷2月4日,陰歷視推算而定。
2:誤解2007年是寡婦年的來由: 誤解2007年是寡婦年來由是2007年2月4日立春時,農歷還是在2006年1月7日。還是在狗年,所以認為2007年是寡婦年。
3:正確答案:2007不是寡婦年,2005年和2008年才是寡婦年:
2005年立春陽歷在2005.2.4陰歷在2004年12月26日。 2006年立春陽歷在2006.2.4陰歷在2006年1月7日,所以農歷2005年全年內無立春,俗稱寡婦年。 2007年立春陽歷在2007.2.4陰歷在2006年12月17日,所以農歷2006年全年內有兩個立春,俗稱雙春年。 2008年立春陽歷在2008.2.4陰歷在2007年12月28日,所以農歷2007年全年有一個立春,是正常的單春年。 2009年立春陽歷在2009.2.4陰歷在2009年1月10日,所以農歷2008年全年內無立春,俗稱寡婦年。 年輕人是不該信這些,但老人們信的還是很多。貼出來是為了2007年准備結婚的准新人,可順著老人們的思路去說服他們,少點爭議總是好事。到2008年就啥也別說啦,哈哈。 你好!
所謂“寡婦年”就是“無春”,或稱“盲春”,就是沒有“立春”的意思。
立春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2005年是雞年,農歷雞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是在陽歷2/9,已過了2/4立春的節氣,而2006年的立春碰巧又在春節之後。這樣一來,農歷雞年內就沒有立春這個節氣。據介紹,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一年中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有無立春只是農歷和陽歷之間不同的規則造成的。春節是按農歷算的,最早在1/20出現,最晚甚至到了2/20日,而立春通常固定在每年2/4左右,因此立春出現在春節前並不罕見,例如1999年、2000年的立春都在春節前。為了順應寒暑變化,與公歷保持一致,農歷還采用了19年中加入7個閏月的方法,因此每19年中有7個年頭是缺少立春的“無春年”,7個年頭是“雙春年”,另外5個年頭是“單春年”。
丙戌年:2006年01月07日交立春。 國歷2006年2月4日。雙立春(孤鸾年)
丁亥年:2006年12月17日交立春。 國歷2007年2月4日。單立春
戊子年:2007年12月28日交立春。 國歷2008年2月4日。無立春(寡年)
己丑年:2009年01月10日交立春。 國歷2009年2月4日。雙立春(孤鸾年)
庚寅年:2009年12月21日交立春。 國歷2010年2月4日。無立春(寡年)
2007年不是寡年,是“單春年”立春是在陽歷2008年的2/4,但是2008年的立春就沒有了,2009年又是“雙春年”。
如果只看年初的話.那寡年可多了去了. 現在好多人不懂什麼叫寡年.都是聽別人瞎說的,然後胡亂流傳 其實每19年中有7個年頭是缺少立春的“無春年”,7個年頭是“雙春年”,另外5個年頭是“單春年”.
2005年(雞年):無春(寡年)
2006年(狗年):雙春(所以今年結婚的人狂多)
2007年(豬年):單春
2008年(鼠年):無春(寡年)
2009年(牛年):雙春
2010年(虎年):無春(寡年)
2011年(兔年):單春
2012年(龍年):雙春
2013年(蛇年):無春(寡年)
2014年(馬年):雙春
2015年(羊年):單春
簡單總結一下,姐妹們結婚如果相信這個的可以去查黃歷,你會發現06年確實年頭年尾兩個立春,因為2007年的立春在春節前,算在農歷06年的臘月裡了,同時你也會發現,在公歷08/2/4這天是立春,這天是農歷2007年的臘月二十八。2007是單春年,2008無春,寡年。 所謂“雞年無春,不宜嫁娶”到底是怎麼回事?高有鵬教授解釋說,類似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所謂“無春”,或稱“盲春”,就是沒有“立春”的意思。立春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2005年是雞年,農歷雞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是在陽歷2月9日,已過了2月4日立春的節氣,而2006年的立春碰巧又在春節之後。這樣一來,農歷雞年內就沒有立春這個節氣。據介紹,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一年中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有無立春只是農歷和陽歷之間不同的規則造成的。春節是按農歷算的,最早在1月20日出現,最晚甚至到了2月20日,而立春通常固定在每年2月4日左右,因此立春出現在春節前並不罕見,例如1999年、2000年的立春都在春節前。為了順應寒暑變化,為了是公歷保持一致.所以農歷采用了19年中加入7個閏月,因此每19年中就會有7個年頭是缺少立春的“無春年”,7個年頭是“雙春年”,另外5個年頭是“單春年”.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