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怎麼批發買山貨 青島大包。排骨米飯。海鮮。 1.小海燕:就在河北路拐角,那裡的水煮蝦和三魚宴很不錯,吃過的人都贊不決口。 2.天意居:大學路東方飯店附近,一邊做火鍋,一邊做炒菜。雖然做川菜,口味非常適合北方人,強烈推薦夫妻肺片。 3.即墨半山腰上一家店:海鮮和山貨很有名,位子非常不好訂,很多人從星期一就開始預訂周末的位子了。 4.雙興餐廳:在廣州路上,可乘2路,5路火車站下車,過了華聯直走,第二個路口就是,在原廣電局旁邊。那裡的雞架味道絕對好吃,不信可以親自去嘗嘗。不過他的店可不大啊。 5.冰激凌火鍋:在費縣路上有一家做的不錯,可以乘2路,305路,301路車在西鎮下車,馬路對面就是。價格一般是在30元左右。沒去試過,聽朋友介紹的。大家可以去試試。 6.小倩倩馄饨:在江西路海信音箱總匯對面。最好吃的是雞絲馄饨了,那裡的小菜也不錯。好象是最近在雲霄路開了個分店。 7.東北熏肉大餅:在諾瑪特南面的路上,張正麻辣燙旁邊那裡。 8.大大水餃:那裡的素餃子好吃。就在台東利群後門對面的那條街上,有個很大的招牌。 9.島城一湯: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應該知道在那裡了吧,就是洮南路上那家島城一湯了。 10.劈柴院壇子肉:在台東得吉利旁邊。 11.奶油烤玉米:白天在威海路網上游網吧門口賣,到了晚上在得吉利門口賣,2元一個,奶香濃郁,非常好吃。 12.金城罐湯包: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正門對面的大樓梯左邊,老字號了,而且味道不錯,價格也瞞合適的。 13.日日興牛排王:利群後門往東走,過了馬蘭拉面就看到了,那可不是西餐廳啊,那裡的牛排飯超級好吃,還實惠,便宜。 烤脆骨:半夜2點出沒在佳世客附近,除了烤脆骨還有烤燒餅也很好吃。 14.肉夾馍:到青大找個人打聽一下,哪的肉夾馍好吃,肯定會有人伸出手來指向麥島菜市場,說:找母子二人。 15.香酥蛹子:南山維客超市旁邊,3塊錢一斤,親眼有人看見有人一下買了15塊錢的,每天就沒見客人段過。 16.粘玉米:江西路海信超市東邊,居民樓口上,報攤旁邊,一個小姑娘支個小攤,一個1—1.5。 17.花溪牛肉粉:店名叫喜來客花溪牛肉粉,在萍鄉路12號,乘224在水清溝下車即可。想吃的話要早去占位哦。 18.展家羊肉館:那裡的烤羊排很好吃。在內蒙古路30號,可乘24、5路到長途站,西走200米就看到院子了的木門了。 19.吉祥快餐:到那可一定要嘗嘗烤鱿魚和烤魚爪,在杭州路上,5路車四方小學站下車,旁邊就是。 20.吉雲馄饨:在台東南山百盛側門,那裡不光馄饨好吃,烤肉的味道也瞞不錯,特別是烤雞心和烤大腸。 21.快可立休閒餐廳:在台東三路81號,那裡的罐罐面可算是味道好極了,品種也很多。 22.夏家香酥雞柳:在人和路52號,萬達購物廣場北側路口處,去的時候可要自備紙巾啊。 23.眾和饞嘴小籠包:在人和路1號,台東11路總站,往後走兩步就是,多種口味的小籠包。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要屬木耳肉丸小籠包。 24.海粵酒家:在人和路2號,那裡的沙鍋麻辣燙特別好吃,不過他的店面不起眼,一定要好好找呦。 25.開口笑水餃:在芙蓉路125號,11路總站下車往後走,他們家的餃子可獲得過國家專利啊。 26.大老李湯圓:天津路20號,做2路,5路在大沽路下車就是。那的桂花年糕和酒釀也不錯。 27.馬家拉面:在高密路28號,東方貿易大廈後面,那裡的肉夾馍和羊肉泡馍也很不錯。 28.九龍飯店:大沽路6號紡織商廈那邊。那裡的辣大腸和紅燒魚可好吃了,我最喜歡吃那裡的辣大腸了,絕了。 29.3號門:基隆路市場附近,沒有店名,據說因為門牌號是3,去的人多了,稱之為3號門,極小,只有六七張桌子,炒小雞、炖羊排味道很不錯。 30.八大關裡面無名飯店:在八大關一個院子裡,從第三海水浴場順著路口往北走,在第二個路口附近。問一下那裡的工作人員,就應該差不多了。那裡的腱子肉拌黃瓜好吃。 31.海爾路上無名店:很不好找,最好能開車去。就在海爾路北村東側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裡,沒有名字,看到哪很不協調地停著車就往哪兒奔去。呵呵。據說賣用泥蒙山羊肉做的全羊湯,還有山雞蛋炒韭菜,蘑菇等地方特色,慕名而去的人能把店給塞滿了。 32.河西村裡無名店:在長沙路和與308國道交界處河西村西側,也很不好找。吃沙鍋雞就行了,雞肉和十多種中藥一起熬制十幾個小時,等老板端上來的時候,這雞肉已經是入口即爛的了。 33.姗姗小吃店:遼陽西路附近,家世界後面,一共就六個菜:辣炒小公雞、燒青魚、鹵水豬下貨、肉炒芹菜、大頭菜炒肉,還有帶嘎渣的饅頭。 34.旭光小吃:延安二路“紅唇族”再往北,馬路對面。店不大,老板挺拽的,聽說有“有藝術家的風范”。那裡的辣大腸,燒刀魚,酸辣湯,螞蟻上樹好吃。 35.阿蘭餐廳:龍山地下商城靠公園的那個門,往上走大約50米路邊的一家小飯店,老板是青島啤酒場的一名員工,所以那裡的特色就是啤酒,員工內部酒,非常好喝,2元一瓶,限量供應;另一個特色是阿蘭板面,長條形的,很有咬頭;還有炖蘿卜絲蝦皮,魚香肉絲等都好吃。 36.福樂家:網上有很多關於尋找那個有老太太掌勺,擅做鐵鍋鲶魚的店究竟在哪裡的爭論。告訴你吧,就在江西路和香港中路交界的地方,全名叫做“福樂家”。 37.狗肉館:登州路啤酒廠對面有家狗肉館,冬天一定要去。 38.煎餅果子:在劉家峽路靠近貴州路的第一個攤位,面很多,雞蛋很大,果子放4個,很脆,很多人從東部過來專門為了買煎餅果子吃。 39.烤雞脖:晚上10點以後出沒在麥島路到香港中路拐彎處,“掌門人”是一個老爺子,一到那時侯就搭個棚子,棚子正對著一家韓國料理,結果外面棚子裡的人比店裡的人還多。 40.紅焖鲇魚:西鎮西康路劉金秋家常菜館,紅焖鲇魚--島城一絕 41.輪渡對面西鎮臭豆腐,臭的可以,香的流口水 備注: 台東:主要分布在台東三路,和台東八路附近,來青島旅游者,可乘車到威海路或者台東八路下車,有各種小吃和地方特色菜。川菜館休閒吧,各種烤肉,水果吧等 雲霄路美食街:位於雲霄路,來青島者可乘各路車到25中或者家樂福站下車,步行五分鐘可到,有各種海鮮菜館,火鍋,小吃,烤柔,各色餃子館,外國特色餐廳以及戀歌房, 閩江路美食街:位於閩江路,(與雲霄路臨近)有各色咖啡館,馄饨店,粥店,山東菜館,潮州菜館。 啤酒街:位於登州路附近,可乘車到達台東後步行過去,這裡有自釀的新鮮啤酒,和各色啤酒,小吃, 麥島小吃街:乘各路車到麥島下車即到 海雲庵小吃街:這裡有每年一次的糖秋會,集各地特色小吃於一地 中山路:燒烤和酒吧較多 佳世客步行街:位於香港中路,各種酒吧,迪廳,戀歌房,外國美食較多,各種料理(價格偏高 天津風號的名稱來自古語,意思是天邊吹來的風,和我國天津市無關。日本有本詩集叫<<古今和歌集>>,"天津風"引自當中收錄的詩人僧正遍昭的詩句。「天津風」[amatsukaze],天助神風。
世界各國的海軍傳統上用該國的省[州]、河、山及偉人為其軍艦取名;同型軍艦並用同一類名稱。這種命名法最大的好處就在一目了然,顧「名」思義,立刻就知道那是何種軍艦了。譬如,美國海軍的戰斗艦用州名、巡洋艦用城名、驅逐艦用人名,潛艇用魚名等。不過任何規則一經制定後,不免總有例外;今天的美國海軍就有用人名或城名為其新潛艇取名的例子。 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立新海軍。一八八三年二月,日本海軍當局呈文明治天皇,要求按照他國海軍傳統,用過去天皇名號作為海軍戰列艦艦名。這項請求未被批准,明治天皇下令用地理名字為軍艦取名。當時一般的看法是認為明治天皇或其近臣有所忌諱,以為萬一用天皇名號命名的軍艦沉沒或遭海難,皇室臉上無光;所以才不予批准。如此,日本海軍只能用地名、河、山為其軍艦取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擁有世界上第三強大的艦隊,大小軍艦不下五、六百艘。下邊僅為其主要軍艦的命名法則作一個的簡單說明,並且指出若干有趣的艦名。 戰列艦:日本的戰列艦艦名取自歷史性的「省」名或「山」名。譬如說,「大和」是日本最古老的奈良京城所在地的省名。當然,「大和」也是日本古代的國名,這可能是日本海軍對此巨艦懷有深厚感情的原因。「大和」的同型艦「武藏」則以緊鄰東京北面的武藏省取名;「扶桑」也是日本舊名。另有五艘采用省名的戰列艦:「山城」、「伊勢」、「日向」、「長門」及「陸奧」。戰列艦的命名也有例外,如「榛名」、「霧島」、「金剛」及「比睿」四艘戰列艦皆以山取名。這是因為此四艦原系戰列巡洋艦,一九三零年間換裝改列為戰列艦後,仍然保持原名。 重巡洋艦:重巡洋艦以日本的名山取名,如「青葉」、「古鷹」等重巡洋艦艦名都是山名。 例外的是「最上」級的四艘「最上」、「三隈」、「熊野」及「鈴谷」和「利根」級的兩艘「利根」及「築摩」重巡洋艦都是日本的河名。這是因為此六艦最初設計時,受制於一九三零年倫敦海軍裁軍條約,以輕巡洋艦姿態魚目混珠。二戰中未被擊沉的「高雄」號是一艘重巡洋艦,但此高雄不是台灣南部的大城,而是京都西北的山名。 輕巡洋艦:輕巡洋艦用日本的河名取名;如「北上」、「川內」等輕巡洋艦艦名都是河名。 輕巡洋艦中有兩艘艦名十分特別:「鬼怒」及「神通」,這也都是河名。這兩艘「令鬼發怒」、「神通廣大」的軍艦,在二戰中碰到不信鬼神的美國海軍,厄運難逃,如同絕大多數的日本軍艦一般送沉海底。 絕大多數日本軍艦用兩個漢字取名,不過也有用三個漢字或一個漢字的軍艦。輕巡洋艦中就有三艘用三個字取名:「阿武隈」、「阿賀野」及「五十鈴」,也都是河川名。 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的艦名第二字用龍、鳳、鷹、鶴等飛禽,第一字基本上是一個形容詞;如「蒼龍」、「瑞鶴」、「大鳳」、「飛鷹」等。航空母艦中「加賀」及「赤城」也屬例外,前者是省名,由戰列艦改建;後者為山名,由戰列巡洋艦改建。日本最大、命運最壞的「信濃」號航空母艦也是因為由戰列艦改建,所以用「信濃」省名。以「鷹」取名的航艦都是由商船改建的小型護航航艦。 航空母艦艦名有下例幾艘艦名似乎不按牌理取名:「千代田」及「千歲」兩艘,後者是城名,前者是東京宮殿名;可能是因為這兩艘軍艦是由水上飛機母艦改列的原因。此外要注意的是「龍骧」及「鳳翔」是航空母艦;但是「天龍」及「龍田」則為輕巡洋艦。我猜測這是因為此四艦在二零至三零年代下水時,日本海軍尚未采用航艦命名法則。 雖然一般來說,各國海軍以同種名字為同型軍艦取名時易於了解該艦型別;不過,一個外人如果不悉該國國情或地理,又怎能以艦名猜測型別?上邊日本的巡洋艦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美國的軍艦艦名也是一樣,譬如「巴的摩爾」軍艦,如果你不知道那是城名,焉能猜到它是一艘巡洋艦呢?基本上,日本的大型軍艦數目有限[戰列艦十二艘、重巡洋艦十八艘、輕巡洋艦二十六艘,航空母艦二十五艘],因此只要牢記部分這些艦名後,判斷艦型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是對於一個不懂日文的人,如果要分辨日本驅逐艦的艦名就不十分容易了。二戰中日本使用的各型驅逐艦超過一百多艘。日本的一級驅逐艦[類似美國的「陽字號」驅逐艦]及二級驅逐艦[類似美國的「太字號」護航驅逐艦]一般采用雙名,使用兩個漢字。第二字用「風花雪月」、雲、雨、波、潮、霧、霜等天候自然名稱,第一字采用一個形容詞或另外一個名詞,如:秋月、春月、早潮、夕潮,島風、岸風等。因此雖然一樣是件殺人利器,日本的驅逐艦的艦名頗富詩情畫意。 一級驅逐艦中使用風字號的最多,總共有三十八艘之多。因此,有些風字號的艦名取法似乎十分牽強,不得不佩服參謀的豐富想像力及其語言造詣。這裡試將同類艦名分門歸列如下: 第一字用常見形容詞的艦名:「春風」、「秋風」、「朝[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