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6切面的鑽石嗎 標准圓形鑽石一般都是57/58切面的(底尖有時也可算一個切面)。不過現在有很多變種切工,比如88切面,108切面。其實大多也都是在57/58切面上進一步切割或者改良而已。 上面兩位對锆石(zircon)解釋得比較詳細了.
但我體會提問者"豆樂媽"說的"锆石",不一定指的是真的锆石(zircon), 而是指的是"合成立方氧化锆"cubiczirconia,簡稱cz).這合成立方氧化锆,由於名稱較長,在社會上一般都叫作"锆石"了.這種cz,也正是目前 作為仿鑽用得最多最廣泛的原材料.所以提問者就把這種"锆石"與水鑽 放在一起提問是不是一回事了.
可以明確地說,合成立方氧化锆(cz)的化學成分是二氧化锆(zro2),其折射率2.15(琢磨後可有類似鑽石的"火彩".鑽石的折射率為2.417),硬度 8--9,故可用以仿鑽.但其密度5.8克/立方厘米,遠大於鑽石的密度(3.52 克/立方厘米).
水鑽的成分"水晶玻璃"(也就是合成水晶),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雖然也可以用來作為仿鑽材料,但與合成立方氧化锆(cz,社會上簡稱的 "锆石")完全是兩碼事!锆石:礦物學中的锆英石,簡稱锆石。又叫錫蘭石或風信子石。它的成分是硅酸锆。比重4.2一4.7;硬度7.5一8,常透明,金剛光澤,有無色和紅、藍、黃、紫等各種顏色,而以紅色锆石是寶石中的代表。 水鑽:又名水晶鑽石,萊茵石,是飾品行業最貴的材料,世界上水鑽的產地主要在歐洲的萊茵河,所以水鑽又稱“萊茵石”。其主要成為是水晶玻璃,是將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鑽石刻面得到的一種飾品輔件,產於萊茵河北岸的最做奧地利施華洛鑽,簡稱奧鑽。它吸引陽光很充足,光澤度很好,南岸的叫捷克鑽。吸收的陽光不是很充足,光澤不如奧鑽。 所以兩者不是一回事 锆石,亦稱“锆英石”,日本稱之為“風信子石”,英文名稱為zircon。其來源一說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原意是“辰砂及銀朱”;另一說認為是來源於古波斯語“zargun”,意即“金黃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來形容來自斯裡蘭卡的綠色锆石晶體。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學分子式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還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锆石按成因分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寶石學中依據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響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將它分為“高型”、“中間型”、“低型”三種。锆石屬四方晶系。晶體形態呈四方柱和四方雙錐組成的短柱狀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質純者無色,含雜質者顏色為紅、黃、藍、紫、褐色等,最佳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紅色和藍色。具金剛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條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雙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較強,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較強的脆性。紫外線照射下,“高型”锆石呈紅色熒光。
按顏色可將高型锆石進一步劃分為:無色、藍色、紅色、棕色、黃色、綠色锆石等。由於锆石的光澤強,色散度高,硬度較大,常用於制作鑽石的代用品。已成為中低檔寶石的佼佼者。
锆石與相似寶石的區別。锆石易與鑽石、榍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它們的區別是:鑽石是均質體,在偏光鏡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紅石的雙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锆石高,往往出現“火彩”。
锆石的評價與選購。主要依據因素是顏色、淨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锆石的最為流行的顏色為無色和藍色,以藍色者價值較高。無色锆石:是寶石級锆石的最優質品種,因其色散度高,透明無色,常用做鑽石的代用品。藍色锆石:是锆石的優質品種,價值最高,以鮮艷的藍色,透明無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愛。锆石性脆,硬度比鑽石低的多,當做飾品佩帶時必須小心。
在西方人看來,佩帶紅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驅走瘟疫,戰勝邪惡。現今有些國家把锆石和綠松石一起作為“十二月誕生石”,象征成功和必勝。高型锆石是巖漿早期結晶的礦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無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藍色锆石,重208克拉,現珍藏於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寶石級锆石多產於變質巖、玄武巖中。世界上寶石級锆石主要產於斯裡蘭卡、緬甸、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國。我國的華南、華北、華東也有產出。
锆石化學組成為zr[sio4],晶體屬四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晶體呈短柱狀,通常為四方柱、四方雙錐或復四方雙錐的聚形。锆石顏色多樣,有無色、紫紅、黃褐、淡黃、淡紅、綠等,金剛光澤。無解理。摩氏硬度7.5-8,比重大,達4.4-4.8。
以無色最著名,因為極像鑽石,一直有意無意地被當成鑽石。盡管質純的锆石是無色的,雜質卻可產生黃、橙、藍、紅、棕及綠色等變種。產於泰國、越南和高棉的棕色寶石經過熱處理,可以變成受青睐的無色或藍色寶石。變回棕色的藍锆石再重新加熱又可變成藍色。在氧氣中重新加熱的藍锆石則會變成金黃色。有別於鑽石的地方在於具有雙折射現象,並可從刻面邊緣的磨損情況鑒別。有些锆石具有放射性的钍和鈾,會使晶體結構分解;衰變的锆石稱為「低質」锆石,帶有「輻射變晶」結構;沒有受損的則稱為「高質」锆石。
水鑽是一種俗稱,其主要成為是水晶玻璃,是將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鑽石刻面得到的一種飾品輔件,這種材質因為較經濟,同時視覺效果上又有鑽石般的奪目感覺。因此很受人們的歡迎,水鑽一般用於中檔的飾品設計中。由於目前全球人造水晶玻璃制造地,位於萊茵河的南北兩岸,所以又叫萊茵石。產於北岸的最做奧地利施華洛鑽,簡稱奧鑽。它吸引陽光很充足,光澤度很好,南岸的叫捷克鑽。吸收的陽光不是很充足,光澤不如奧鑽。我們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奧鑽,少部分是捷克鑽。現在一些盜版的廠家采用國產的公斤鑽,由玻璃制成以公斤議價。 水鑽的分類:按顏色分可分為:白鑽,色鑽(如粉色、紅色、藍色等),彩鑽(也中ab鑽)、彩ab鑽(如紅ab,藍ab等)。 按形狀分類可分為:普通鑽,異形鑽,異形鑽又可以分為菱形鑽(馬眼石),梯形鑽,衛星石,無底鑽。 水鑽的切面:一般的水鑽有八個切面,水鑽背面是鍍上的一層水銀皮。通過切面的聚光,使它有很好的亮度,切面越多,亮度就越好,施華洛世奇是第一個發現水晶玻璃切面的人。
锆石是天然形成的,水鑽是人工合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