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版納芯寶效果怎麼樣正文

版納芯寶效果怎麼樣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版納芯寶效果怎麼樣
 
3歲小孩扛得動一根大木頭 差點成為“運七”飛機的材料要說3歲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徑40厘米粗的大木頭,也許不會有人相信。不過記者卻在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內,親眼看到一名身體瘦小的傣家少女,雙手各用兩根手指提著一塊20厘米寬、6厘米厚、1.3米長的方木在草地上輕盈地跳著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長兩米,直徑達40厘米的大木頭輕輕地舉在頭頂盡情玩耍。
  植物園的鄒壽青教授解釋,這是地球上最輕的木料——輕木,不要看剛才小伙耍來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實就3歲小孩也能扛起來。可就是這“輕如鴻毛”的輕木卻不簡單,差點成了我國著名的“運七”飛機的材料。
  丟入池塘水上漂
  一般的木頭放在水上是浮著的,但輕木放在水上卻是漂著的。輕木原產南美和中美州,其密度只有0.16至0.2之間,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來,就真的是“輕如鴻毛”了。
  怕記者不信,文質彬彬的鄒壽青順手就抱起一大根木料,笑盈盈地扛在肩上,隨後又拿上一塊方木帶著記者來到一個清澈如鏡的池塘邊,將方木丟下水中。果然一大塊木料入水後,竟然像泡沫一樣漂在水面,幾乎沒有吃水痕跡。
  據鄒壽青介紹,1965年,因為我國航空事業的需要,當時有關部門從厄瓜多爾引進了這批輕木,在海南、廣東、廣西和西雙版納試種,准備作為制造飛機木質部分的原料。當時由於氣候和台風等因素,這種只適宜在700米海拔溝谷雨林種植的熱帶樹種,只有西雙版納試種成功,並分別在景洪和勐侖發展了3000畝的種植規模。而其余3個地方的試種均以失敗告終,當時正好從南京林業大學畢業的鄒壽青被分配到植物園後,就一直從事輕木的種植和研究工作。
  只可惜後來由於文革等原因,這批輕木沒有成為制造飛機的原料飛上藍天,最終成為上海一家熱水瓶廠的瓶塞。
  差點跻身“運七”飛藍天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輕木再次引起了航空設計師的興趣。”鄒壽青說,當時我國著名運輸機“運七”設計組的一名設計師通過中科院,找到了鄒壽青教授,希望植物園能夠提供大量的輕木,用於“運七”的制造。
  由於在文革時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西雙版納保留下來的輕木,無法滿足“運七”生產批量提供的要求,而最終與“飛上藍天”的機遇擦肩而過。
  不過卻在省體委的支持下,鄒壽青教授的輕木研究成果於2001年再次得到了施展的舞台。省體委因為發展航模項目的需要,在西雙版納種植了200畝輕木,因為在航模賽事中要勝出,就必須使用輕木做原料以減輕自重。
  “雖然最終兩次都沒有實現飛上藍天的夢想,不過到底開始和航空沾點邊了。”鄒教授說,由於“養在深閨人未識”,至今我國每年需進口數千立方的輕木,每方高達5000元,而航空大國美國,成為了地球上最大的輕木需求國。
  “輕如鴻毛”一身寶
  假如在20攝氏度的室溫中,往數百度高溫的鐵板、或者零下10度的冰塊上鋪上輕木後,用手摸在輕木上,它的溫度肯定還是20攝氏度的常溫;若在一間放著震耳欲聾音響的房間中央隔起輕木板,人在沒有音樂的另一端聽起來肯定是靜悄悄的。
  鄒教授說,單以這樣絕佳的隔熱和隔音吸音效果,就算不用來制造航空產品,用於航模和教學用具,甚至生產達到“冬暖夏涼”效果的隔熱地板,市場前景也非常的廣闊。
  “這是一種速生的熱帶樹種,每年可以生長3至4米高,直徑可增長10厘米,3到4年即可采伐,循環輪種,經濟效益不可限量。”鄒教授算了一筆賬說,按每畝種27株算,4年成本不超過2000元,卻可以收益3萬余元,發展輕木種植比起目前版納大規模發展的橡膠種植,收益高出3倍,且見效也快1至2年,實在是一種快速生錢的發財樹。
 
什麼是普洱茶?

“普洱茶雲南省地方標准”是這樣定義的: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

首先,我們對為這個定義而作出努力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似乎從來沒有任何一種茶類象普洱茶這樣身世復雜,也從來沒有任何一種茶類象普洱茶這樣外表粗樸簡約而內質變化萬千,所以"什麼是普洱茶"這樣看上去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並不簡單。"地方標准"的定義就有這麼些問題:

1、不利於原產地保護。想,把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原料大車大車拉到非洲美洲加工,做出來的不是普洱茶嗎?但是,聽說過茅台酒在其他省開分廠嗎?況且,雲南大葉種完全可以引種到非洲美洲,你說人家生產的不是普洱茶?但是,為何雲南宜良生產的寶洪茶,又是小葉種,加工工藝完全是龍井工藝,香氣指數還在綠茶中最高,為何人家就不讓你叫龍井茶?
2、加工工藝問題:"後發酵加工成"這裡指的只是人工發酵,即先發酵再制成品形狀;實際上,發酵本身也就是加工;
3、普洱茶分青餅熟茶兩類:如果只是熟茶叫普洱茶,那人工發酵技術是1973年才有的,是不是1973年以前沒有普洱茶?
4、如果承認1973年以前是有普洱茶,(這一點我想誰都不好意思否定),只是不應該叫普洱茶而是青茶或綠茶(這一點似乎有道理),但是,這意味著,要麼是我們割斷了歷史,要麼是歷史犯了錯誤?只是有一點,如果普洱茶名來源於普洱地名(有好多說法另文討論),但是人工發酵技術是在昆明搞出來的,為何不叫昆明茶,要叫人家普洱茶?
5、如果只是熟茶叫普洱茶,那青餅、青磚不叫普洱茶的話,到市場上走走,您立刻會發現,這種說法一點也不尊重現實;紅印黃印你說它是青茶綠茶,商家肯定會說你是茶盲——同時這又意味著,要麼是我們無視現實,要麼是現實錯了。
6、"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這樣的文字說的是質量較好的普洱茶的效果,如果確確實實是普洱茶(盡管只是該定義說的熟茶),但質量較次的普洱茶,湯色完全可以紅濃,但卻並不一定明亮;"陳香"二字之外,我們看不出這和紅茶有多大區別。
7、不管自然還是人工,發酵過程並非一次性完成;從生產加工到流通存放,直到被消費的最後一刻,發酵一刻也未停止;所以,"越陳越香"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沒有這一點,普洱茶沒有今天這個樣子,更不會有明天拭目可待的輝煌。

說了半天,這時會有人問:你說人家沒說清普洱茶,那你說說看。

——好,沒問題,定義的目的是確定本質;雖然定義本身並沒有確定的定義。但是一個定義既要反映事物本質,又要堅持和邏輯和現實的統一;至少,要堅持三條原則:

1、歷史與現實統一原則:我們尊重客觀現實,又不割斷歷史;(這裡順便說說"傳統普洱茶與現代普洱茶"之分也不好。這種說法有意無意割斷了歷史,所謂傳統並非僅僅屬於歷史:如果民間作坊手工制茶是傳統,機器揉捻機器壓餅哪裡不現代了?
2、實用理性原則:要有利於原產地保護;
3、約定俗成原則:"名者實之賓也。"歷史和現實沒錯,青餅也是普洱茶沒錯。生普、熟普的說法大家都已經接受,是事實,只是普洱茶不同其他產品,每片普洱茶真正成品是直到被喝掉的那一刻。

所以,什麼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雲南原產地的大葉種曬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緊壓茶兩類;成品後都還持續進行著自然陳化過程,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普洱茶與黑茶的區別

黑茶是以小葉種茶樹粗老鮮葉為原料,制成的初制毛茶;普洱茶是以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自然發酵陳化,或人工渥堆後發酵而制成的再加工茶類。黑茶與普洱茶的外形,內質有著本質的不同。黑茶主要做成緊壓茶供邊銷,屬於邊銷茶;普洱茶有各種規格的散茶和各種形狀的緊壓茶,可供邊銷、內銷和外銷。

以上材料足以說明,普洱茶不是黑茶。

普洱茶六奇

1.產地奇:經歷了由地名命名而發展為專門茶類的一種茶葉。普洱茶原是產於雲南普洱府所在地,並在普洱集散的茶葉。
2.品種奇:茶樹鮮葉為普洱茶變種,即雲南大葉種茶樹的鮮葉。
3.原料奇: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而成。後發酵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存放,長時間的緩慢自然發酵,這樣變成的普洱茶,叫傳統普洱茶;一種是用曬青毛茶經過人工促成後發酵辦法生產的普洱茶及其壓制成型的各種緊壓普洱茶,叫現代普洱茶或熟普。
4.形狀奇:普洱茶除散茶外,緊壓成型的普洱茶有各種形狀,有如小藥丸、圓球、象棋、沱茶、圓餅;大如南瓜、巨型餅、樹筒、屏風、大匾等等。
5.品質奇: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特點,與茶貴新、酒貴陳的特點背道而馳。如儲存保管得當,可儲存一百年左右。
6.飲用奇:如在茶館用蓋碗或紫砂壺沖泡陳年普洱,可泡20泡。

雲南普洱茶的上述特點,也使普洱茶成為可具收藏鑒賞的古董,這是任何茶類都不具備的特性。因此,普洱茶完全有資格,也完全應當成為一種獨立的茶類,即普洱茶類。

根據《中國茶葉大詞典》對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的定義,基本茶類是茶鮮葉經過

不同制造過程形成的不同品質成品茶的類別。再加工茶類是以基本茶類的茶葉原料經再加工而形成的茶葉產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類中的曬青綠茶為原料,經過渥堆後發酵而形成的再加工產品,因此,不能歸於黑茶類。根據陳椽教授編著《茶葉通史》中對茶葉分類的理論:“茶葉分類應該以制茶方法為基礎。從這種茶類演變到那種茶類,制法逐漸革新、變化,茶葉品質也不斷變化,因而產生了許多品質不同,但卻相近的茶類。由量變到質變,到了一定時候,就成為一種新茶類。

從茶類發展的先後看,普洱茶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是唐朝樊綽撰的《蠻書》,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於11世紀前後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後,按照茶類發展的先後來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類。

普洱茶是所有茶類中,唯一由基本茶類的曬青綠茶,經渥堆後發酵再加工,變為與曬青綠茶品質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茶類。普洱茶比六大茶類中的黃茶、白茶、的數量要大的多,黃茶的年產量不過10噸,白茶的年產量不過1000噸,普洱茶的年產量在5萬噸左右,按照陳椽教授的解釋,由量變到質變,普洱茶完全可以成為一種與其他茶類不同的一種新茶類。台灣茶學研究所所長蔡榮章先生最近也同意將普洱茶獨立歸為一類,與綠茶、烏龍茶、紅茶合並為四大茶類。

喝普洱茶的理由

一是普洱茶的好處已經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知。普洱茶是惟一的後發酵型的茶,它的茶鹼、茶多酚等在長期後發酵過程中被分化掉了,因此品性溫和,對人體不刺激,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內脂肪、毒素的消解和轉化。

二是生活越好,與脂肪的斗爭就越成為人們的一大任務。而普洱茶的“刮油”功效是遠近聞名。連魯迅先生小時候吃過大餐後腸胃不適,都會掰一小塊普洱茶沖喝。現在困擾都市人的肥胖、“三高”等問題,普洱茶都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如排毒、養胃、消炎、降低膽固醇、消脂去膩、美容減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幾乎可以“獨步茶林”。喝一般的茶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傷胃、失眠、多尿等,普洱茶不但不會出現,反而

[1] [2] [3] 下一页

從網上買東西到哪個網站買,掏寶網可信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