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迷上保健電椅,要兩萬八買一個。有誰知道這幾千伏電(天津賣電椅的人介紹)的保健電椅的情況?老媽每天免費去坐,有1個多月了,說臉上瘢淺了,別的老人睡眠好了,等等,真怕上當啊! 故事背景:減負全面展開,回想減負前的學生生活。 人物:學生——劉東 劉媽媽 劉爸爸
幕啟 (劉東房間/左:一張桌子、一盞台燈、一把椅子、桌上堆積的書籍/作業。 客廳裡/右,劉的爸爸在看報紙,劉媽媽在收拾晚飯後的碗筷) 劉東正在埋頭寫作業。 劉東:(面向觀眾)哎,英語,常識加語文,弄得我的小腦袋已經有點發昏,寫完還有奧數沒完成,不是我笨,只是那些練習實在太深。瞧,這不是剛吃了晚飯,就得開燈。 繼續寫作業。 此時候電話鈴聲響,劉媽媽把雙手往圍裙上拍拍。接電話。 劉媽媽:喂,喔,是李老師啊,恩,我是他媽媽。什麼?劉東上課老打瞌睡啊,精神不好,喔。好的,謝謝你啊李老師,我知道了。再見。(放下電話) 劉媽媽:劉東,劉東,你出來下。 劉東無精打采地走出房門。 劉東:媽,什麼事啊? 劉媽媽上前,指著劉東。 劉媽媽:(生氣),瞧你這個沒精打采的樣子,你老師剛才來電話了,說你上課老走神,精神不集中,還,還打瞌睡。怎麼回事啊? 劉東低著頭解釋。 劉東(低聲):媽,我……我作業太多了。 劉媽媽:作業太多,作業太多,其他同學老師怎麼都不說。就說你精神不好(激動),你給我講清楚了! 劉東低頭,不吭聲。 劉媽媽:(向劉爸爸)孩子他爸,你也得管管啊,這樣下去,我們還能指望他考重點中學嗎? 劉爸爸:估計這孩子學習方法不對,(驚喜),瞧(指著報紙某一處)(念):學習的竅門輔導培訓班,讓孩子們輕輕松松的學習,重點中學不是夢。哈哈,孩子他媽,有了。咱孩子也去報名學學去。 劉媽媽:呀,真的呀,趕快看看,什麼時候學習。 劉媽媽湊過頭去和劉爸爸一起看著報紙。 劉媽媽/劉爸爸:(一起念),每個雙休日培訓,報名截止日期x月30號。 劉媽媽:今天是…… 劉媽媽/劉爸爸:(大喜)x月29號,哈哈,太好了。 劉媽媽:(向劉爸爸)你趕緊去打電話,替劉東報名。 劉爸爸站起身,拿電話撥號。 劉東一個箭步上前,奪下電話。不小心把電話掉到了地上。 劉東:不要,爸爸,我不去,我不去!(哭聲) 劉東的爸爸,見這個情形。 劉爸爸(生氣,打了劉東一個耳光):哼,你,(手指著劉東,劉東捂著臉,低頭)我們都為了你好,你卻這麼不聽話。 劉東:(壓制不住)你們都說為我好,可你們知道,我為什麼上課會精神不好,我困啊!每天那麼多作業,吃完了飯了就坐書桌這裡做作業,我也是孩子啊,我的童年難道就在這些無窮無盡的作業中度過?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我也累啊,我渴望好好的睡一覺,但是,一大早就得起來,匆匆忙忙趕去學校,我……我每天幻想沒有那麼多作業,沒有那麼多數學題,沒有你們布置給我的作文,(哭) 劉東跑到書桌,坐下,埋頭痛哭。 劉東媽媽和劉東爸爸,楞住了。(音樂聲響起) 劉媽媽:(向劉爸爸)他,他還是個孩子……我們…… 劉爸爸:我們是不是太自私了?…… 劉媽媽:應該給他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多點關心。 劉爸爸:給他多點關愛。哎……我們不能把它當成讀書的機器啊。 劉媽媽慢慢地向劉東走去,劉爸爸跟在後面。 劉媽媽推了推劉東,劉東扭扭身子,繼續嗚嗚地哭。 劉媽媽:東東,別哭了…… 劉爸爸:東東,爸爸不該打你……(伸手,撫摩劉東的臉) 劉媽媽上前抹劉東的眼淚。 把劉東桌上的作業本一本本合上,放好。 劉媽媽:東東,別寫了,今天早點休息吧。明天是六一兒童節,爸爸媽媽,帶你去動物園完去。好嗎?本 劉爸爸:對,對,東東,爸爸還帶你去超市,買好多玩具…… 劉東抬頭:真的!不是去買那些什麼練習本? 劉爸爸:不是,爸爸再也不買了。就買吃的,還有玩。 劉東:媽媽,爸爸說得是真的嗎?(懷疑) 劉媽媽:是真的,孩子,明天爸爸媽媽給你慶祝六一去。 劉東:喔,太好了,太好了!(跳起來)我好久沒去動物園玩過了,我好象去看看那笨重的大象,調皮的猴子,……(轉話題)爸爸,我還有一個願望,我今天能看電視嗎?(抬頭) 劉爸爸:走,這就去。 一家三口,坐下來。打開電視(道具) 電視裡傳來一段聲音:現在播報新聞,經教育局研究絕對,對中小學學生將實施全面減輕學生負擔的減負政策,小學生不得考試,作業不得超過x分鐘,取消早自修…… 劉東:爸爸,你聽…… 劉爸爸:爸爸聽見了…… 劉爸爸,劉媽媽緊緊抱住劉東的頭…… 劉爸爸:明天的家庭作業是—— 齊說:開開心心地去玩。哈哈。 音樂聲響起。謝幕。
布景:心理診所內牆掛一錦旗,上書“治病救人”“電椅”外置一候診長椅
人物:趙大夫(精神醫生)宋大媽范先生(母子)
大夫(著白褂,戴眼鏡)坐診中,一老婦推一中年男子入
宋:走,讓大夫看看,見了大夫就沒事了。瞧你這些天,茶飯不思,水米不進的。
范:我沒事。見了大夫哪能不開刀啊?
宋:不開刀。這大夫只治心病。
大媽伸手敲門
趙(請進):吆,大媽,您請坐。(轉對男子)先生,你好!多讓老年人做精神保健很有好處,心理衛生很重要。
范:是她要給我看病。
趙:你們娘倆到底誰有病。
范(反問道):你不是醫生嗎。我們知道還找你干什麼?
宋(坐到醫生工作台對面):大夫,這孩子最近不太對勁。不愛說話,脾氣還不好。前些日子談了個姑娘,那姑娘見了兩回面就不肯再見面了。這孩子急得呀,連家都找不著了。這不,讓他來看看。
趙:知道了。剛才一看他就有問題。處對象的事不能怪人家姑娘,(看了一下男子)人家肯見第二次面就不錯了。(頓了一下說)又是大齡青年感情受挫的問題。(側臉示意)你看,頭都大了。
宋:他還老喝悶酒,完了還撒酒瘋。
趙:瘋是瘋,這跟酒沒關系。病灶可能在這裡(指頭)。先看一下材料。有病歷嗎?
宋:沒有。只有幾年前的一份體檢報告。
大媽把材料遞給趙大夫,趙大夫接過回到座位放在桌上
趙(拿起一份材料念道)楊大偉,男,
宋:大夫,這孩子不姓楊,姓范。
趙:大媽,雖然說孩子姓不姓楊取決於孩子他爸,但孩子他爸姓不姓楊卻取決於你。姓范是吧。(自語道)這就范上了。(繼續念材料)34歲,未婚,無業,小學文化程度,曾致使一青年女子懷孕後自殺。被多次勞動改造,服刑期間,不守監規(突然停住,說道)哦,這不是你的材料。(剛才放下再拿起來時拿錯了)大媽,我想了解一下這孩子小的時候以及你們家族的情況。確定孩子在童年是否有什麼陰影或者在遺傳上是否有什麼缺陷。這孩子出生的時候順利嗎?
宋:喲,這孩子命可苦了。可以說是多災多難。那時候衛生條件差,孩子生下來的時候被羊水嗆過,哭都沒哭出來。
趙:懷孕前三個月照醫生說的做了沒有?
宋:那時候沒敢大意。他爸也在外地。
趙:孩子他爸不是什麼表哥吧?
宋(笑):那時候雖然也叫哥哥,但那也是認的。
趙:這孩子小的時候智力發育怎麼樣?
宋:那時候窮,我因為產後也沒什麼營養,孩子斷奶過早,沒吃的。長的也沒現在好看。走路說話都比別的孩子晚。五歲了,連玩具都不會玩。上小學的時候勉強升入了二年級,但還是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勸退了。
趙(手持電筒走到男子面前):看,這孩子的坐相就不如一般孩子精神。(大夫用電筒照照男子的眼睛,再叫男子張開嘴巴,也照了照。邊照邊對觀眾說)科學的基本活動就是觀察。
(看看男子的頭自語道)腦容量也不小啊。給他做個精神鑒定吧。讓我問他幾個測試題看看。
趙大夫端出一個裝有蘋果和梨的盤子
趙(指著蘋果對男子):這是什麼?
范(看了一眼,扭頭,不屑):你這不是耍我嗎?
趙:告訴我這是什麼。
范:蘋果。
趙:這又是什麼?(指梨)
范:梨。當我小孩啊?
趙(自語):看來還分得出來。目前問題還不是很明顯。(再問)吃西紅柿炒雞蛋時你是先吃西紅柿還是先吃雞蛋?
范(稍大聲道):我是西紅柿和雞蛋一起吃。(對觀眾,得意)耶!
趙:說你是精神病你會承認嗎?
范:不會。
趙:(對觀眾)症狀找到了!按常識就知道,瘋子永遠不知道自己是瘋子。
趙:你是不是看誰都有病?
范:是。特別是你。
趙:根源就在這裡。病情基本敲定了。(轉向大媽)在瘋子的眼裡只有瘋子。(接著問)你是拿破侖嗎?
范(生氣道):我是耶稣!
趙(一拍桌子):確診了!(拿出一個七巧板伸給男子說)去,玩去。要喝汽水嗎?(男子不理會,坐到一邊的長椅上。大夫對大媽):這孩子別的沒什麼事,就是意識有些混亂。也就是在認知在出現了問題。臨床上稱為精神異常。也就是說這孩子在精神上已經殘廢了。我推斷這孩子是發生了顱內損傷,或者是大腦發育不完全,也就是大腦右半球發生病變導致心智發展嚴重滯後。
宋;這孩子平時除了比較孤僻,沒什麼反常啊
趙:這種病人說發病就發病,好的時候跟沒事一樣。很可能是間歇性的
宋:那怎麼辦?
趙:馬上送醫。這孩子得趕緊治。再拖下去很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
宋:幸好我帶他來看看。這孩子就是不肯看醫生。
趙:是這樣,由於這類病人沒有自知力,因此不會主動求醫。再發展下去就是癡呆。
宋:那能治好嗎?
趙:這個不用擔心。從人類歷史來看,這種病在石器時代就有了。古代西方人對待這種病人的辦法是處死。比如火燒,活埋,用石頭打死。這類病人如果治療不徹底或不及時,會導致精神永久失常。不過,這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生活部分自理。
宋:那太殘忍了!
趙:現代的方法人道多了。現在牛得了瘋牛病都是無害化處理——人道毀滅。我本人就從事精神方面的工作,致力於人格領域的研究。治療這類病人就是精神醫學的任務。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經提供了治愈的可能。你要相信科學。這是在精神病史上很重要的一個病人,為精神醫學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樣本。
范(在一旁聽到了大夫跟大媽的談話說):這不扯的嘛?胡鬧什麼呀?
趙(對男子):你覺得我對你的情況了解得怎麼樣?你對這次治療有信心嗎?給自己一點時間,會好起來的。我們沒有放棄你。
范:我好得很。你想忽悠誰呀?
趙:他試圖通過不誠實的回答來抗拒治療。
范:你這個庸醫,害死人啊。
趙:看來跟他已經無法進行有效的交談。他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范:你再胡說八道我抽你啊。
趙(對大媽):跟這類病人打交道是很危險的。精神病人因為行為紊亂,一般都具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會走向毀滅他人和自我毀滅。這類病人以前是要進收容所的。這人竄到社會上是要影響社會治安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將會成為建設和諧社會潛在的不安定因素。新出台的治安管理條例規定這類人是要強制管理的。
男子沖過來要打人
趙(邊躲邊喊)瘋了,不可挽回地瘋了!這孩子沒法要了。
轉了兩圈,在大媽的阻止下。男子停了下來。
趙(把大媽拉到一邊):到了不治不行的時候了。要知道這類人犯罪是不負[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