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鐘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紀,但腕表卻只用短短130年便征服了天性迷戀時間的人類。無論是被戴在左手或者右腕,腕表所能傳達給人們的決不僅僅局限於時間信息,而是一種階層的象征和流行的指針。一款好的腕表除了能夠成為領帶之外對一個男人個人品位的象征,更可以成為超越時空的傳世之寶。 從偏於保守到力追時尚,如今手表變化節奏越來越快。不過,手表畢竟屬於需要高度專門知識的“冷門貨”,即便是愛錢不愛表的炒家,稍一入門也得講究那些機芯、做工、裝飾、鑲嵌等“古典概念”,而眼下最受人青睐的或許正是制造手表的――材質。 世界頂級十大名表,他們個個都有高貴的血統,顯赫的地位、輝煌的歷史還有就是昂貴的身價,它們的價格在人民幣6位數以上,在中國近似於一輛中檔轎車的價格。而它們在各自鐘表發展史上做出的突出貢獻,堪稱人類機械制造智慧的頂峰。
第一名:
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貴族的標志
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的創始人安東尼·百達(antoinenorbertdepatek)原為1831年波蘭反抗俄國統治的革命者。波蘭革命失敗後他逃往法國,後在瑞士日內瓦定居,開始從事鐘表業,1839年開設了百達鐘表公司。1844年,安東尼·百達與簡·翡麗(francoisczapek)在巴黎一個展覽會中相遇。當時簡·翡麗已經設計出表殼很薄,而且上鏈和調校都不用傳統表匙的袋表。這種袋表在展覽會上甚受漠視,而安東尼·百達卻深為其新的設計所吸引。兩人經過一番交談,立即達成合作的意向,就這樣,簡·翡麗加盟百達公司。1851年,百達公司正式易名為百達翡麗公司。 安東尼·百達與簡·翡麗的合作可謂珠聯璧合。安東尼·百達對藝術有很深的造詣,傾向唯美主義,在鐘表制作上追求完美與高境界。簡·翡麗則是一位天賦的設計師、發明家。這種結合,決定了百達翡麗鐘表走的是外觀精美,工藝卓越,水准超群,一絲不苟的路子和奉行“雅美、優質、可靠”的三原則。
莊嚴與勇敢的象征
百達翡麗的廠標由騎士的劍和牧師的十字架組合而成,也被稱做“卡勒多拉巴十字架”。它的由來是:1185年,西班牙一個叫卡勒多拉巴的城市受到摩爾人的侵略,勇敢的牧師雷蒙德和騎士迪哥·貝拉斯凱斯率領民眾進行殊死的抗戰,最終把摩爾人驅走。牧師(十字架)和騎士(劍),合在一起便成為莊嚴與勇敢的象征。這象征正好代表著安東尼·百達與簡·翡麗合作的精神。這個廠標從1857年便開始使用。
原創典范
百達翡麗公司精湛的制造技術,造就了許多頂級品牌表。1927年,應美國汽車大王柏加德的訂購,公司制作出了一只可以奏出他母親最心愛的搖籃曲的打簧表,當時價值為8300瑞士法郎。應紐約大收藏家格裡夫斯的要求,百達翡麗公司從1928~1933年,用了5年時間、時差、星象圖等於一身的袋表。其精妙絕倫,創下了鐘表史上的裡程碑。1985年,百達翡麗公司生產的940型號的多功能手表,有全自動、日歷、月相、閏月、自動跳日等功能,機身厚度僅3。75毫米,為同類手表中最薄的。
銳意進取
為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百達翡麗在1996年10月正式發行《百達翡麗國際雜志》,以英、法、日、中、德、意6種語言版本發行,力圖通過該雜志的內容來吸引客戶,提升企業形象。凡此種種,皆在證明百達翡麗不斷求新、求變的經營理念,使這家百年老廠依舊充滿活力,朝氣蓬勃。
早期歷程
百達翡麗公司成立後即得到一大殊榮:在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選中並買下了一只百達翡麗袋表。這只采用新旋柄的袋表懸垂在一根鑲有13顆鑽石的金別針上,琺琅藍金表蓋上飾以鑽石拼成的玫瑰。當時,女皇的丈夫伯特親王也選購了百達翡麗的一只獵表。名人購精品,百達翡麗由此奠定了其貴族化的地位。為追求產品的高境界,百達翡麗在材質選用上不惜工本。早期的百達翡麗表殼,采用的材質為純銀和18k黃金。世紀以來,大部分選用18k金(包括黃金、白金、玫瑰金等),甚至鉑金。而全鋼的表殼,到後來才有一小部分。百達翡麗表機芯則均采用高鑽數,早期的表多在15鑽以上,後來的產品以29鑽為多。60年代制作的一些性能復雜的金手表,鑽數高達37鑽,為同類表中罕見。
技藝精湛
在鐘表技術上,百達翡麗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擁有數項專利。從1851年“百達翡麗”獲第一項“旋柄上發條”專利起,重大的專利項目計有精確調節器、雙重計時器、大螺旋式平衡輪、外圍式自動上鏈轉子,以及有關平衡輪軸心裝置等。僅從1949~1979年30年間,便有40項專利,其專利之多,為名表中之最。
偉世名品
百達翡麗公司對手表的產量有嚴格的限制,每款不會超過1萬只。從公司成立到現在近一個半世紀,其總產量僅60萬只。精品加限量,使百達翡麗表極具保值功能。1989年,為紀念百達公司成立150周年而生產的紀念表,到90年代初升值4倍。而公司1953年生產的一只白金鑲鑽日月星萬年歷男表,在香港舉行的’97春季拍賣會上被一位歐洲買家以530萬港幣購得,破了萬年歷手表最高成交價和亞洲手表拍賣最高價兩項紀錄。
現代與傳統兼容
目前百達翡麗仍是全球唯一采用手工精制,且可以在原廠內完成全部制表流程的制造商,並堅守著鐘表的傳統工藝。瑞士鐘表界稱這種傳統制造手法為“日內瓦7種傳統制表工藝”,意即綜合了設計師、鐘表師、金匠、表鏈匠、雕刻家、瓷畫家及寶石匠的傳統工藝。百達翡麗深信,由這類工藝大師的巧手所制作出的名表皆為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品,而這也是百達翡麗鐘表最什得驕傲的特色。為了突破傳統,開創更理想的工作環境,百達翡麗現任總裁兼董事總經理菲利蒲·史東先生從1988年起就開始規劃與興建全新的工廠,為的是“把百達翡麗獨特的工藝及科技結合在一個屋檐下”。新工廠完工啟用後成為一個完整的“成表”工廠,工廠旁的一座舊古堡被翻修成日內瓦私人珍品收藏博物館。
第二名:
江詩丹頓(vacheronconstantin):貴族的藝術品
江詩丹頓成立於1755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鐘表制造廠,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表廠之一。 江詩丹頓傳承了瑞士的傳統制表精華,未曾間斷,同時也創新了許多制表技術,對制表業有莫大的貢獻。 1755年創始人jean-marcvacheron及後來加入的成員francoisconstantin,以其先知卓見及極致制表工藝,終在人文荟萃、人才濟濟的鐘表王國━瑞士,取得先機率先成立,以著重人文精神及歷史傳承而名聞遐迩的vacheronconstantin江詩丹頓。歷經243年的時光淘洗,如今,江詩丹頓俨然為“時間”的同義詞,更是愛表人士眼中無可取代的腕上藝術品。
歷史悠久的江詩丹頓,有著多年的制表經驗,有不少的偉世經典。但,“最小批量,最優質量,最高賣價”一直是江詩丹頓的經營戰略。如今,江詩丹頓在日內瓦的工廠年產量僅為6000只表。自1840年起,每只手表的生產圖紙、記錄、銷售日期及機芯表殼編號等資料,都完整無缺地保留在公司的檔案櫃中。他們將超群的技術,嚴格的測試,精湛的工藝與完美的造型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高貴典雅、令人贊歎不已、極富收藏價值的稀奇經典之作。在漫長的制表歲月中,經久不衰地成為名貴典雅的象征。 “馬爾它十字”為江詩丹頓之標記,原是手工制表時代用來調整發條松緊的精密齒輪。唯用其象征優越技藝與手工制表傳統。江詩丹頓的經典之作--卡裡斯泰(kallista)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手表。此表制作於1886年,原為沙特阿拉伯的哈裡德國王(kingalid)所訂購,但在制造期間哈裡德國王撒手人寰。1986年此表制成後,被一位不知名的買家用美金350萬元買去。1987年12月3日,哈裡米再度易手,被palmbeach珠寶行主人皮埃爾·裡米(pienehalini)代客買去。哈裡米聲稱,他是以美金500萬元成交的。於是,卡裡斯泰表每日升值4000美元的佳話不胫而走。不久,皮埃爾·哈裡米把這只世界上最昂貴的手表帶入美國,交與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買家。
獨具匠心超常設計
江詩丹頓以工藝聞名全球,擅長復雜機械表的制造。以lescomplications系列的新表saltarello為例,表底的透明水晶,方便佩戴者欣賞到機械運作的動感美,由於制作要求高,所以此款名表限量發行。jumpinghour的設計更是精湛,它以12時的窗口展示時間,半圓環顯示分鐘,被人們稱為跳時表,十分罕見。
大師的琢磨,時光的考驗
托爾比朗(tourbillon)表系是江詩丹頓的又一傑作。那可透過水晶藍寶石表面來欣賞的,造型設計精密優雅、獨特的動力儲存顯示器,充分展現了時光運動的深邃奧秘。精典之作托爾比朗完美再現了江詩丹頓的座右銘:完美就是一切。精湛工藝奠定了江詩丹頓的創造與制作原則,正因如此,江詩丹頓的每一件成品都要經過數年錘煉,那每一個刻度都體現出大師的精雕細琢。
第三名:
愛彼(audemarspigeut):堅持百年傳統
1875年,兩位青年才俊juleslouisaudemars與edwardaugustepiguet在鐘表制造藝術的發源地瑞士,攜手開創鐘表制造的輝煌事業,1881年正式注冊“audemarsbiguet&cie”愛彼表廠,從此,在國際表壇展開一部經典傳奇。 愛彼表創辦人audemars與piguet一直碎心於制表藝術憑著無窮創意與獨到眼光,專注研制超薄機械零件,如鳴響報時器、日月星盈虧、計時馬表、兩地時間顯示、溫度測量器及指南針等,創制出精密復雜的機械表,屢獲殊榮。在1889年舉行的第十屆巴黎環球鐘表展覽會中,愛彼表參展的grandcomplication陀表,具備問表、雙針計時器及恆久日歷功能,精湛設計引來極大回響,聲名大噪,享譽國際,為愛彼表在表壇樹立了崇高的地位。時至今日,愛彼表在audemars與piguet家族第四代子孫的領導下,成就驕人,深獲鐘表鑒賞家及收藏家的推崇,成為世界十大名表之一。 愛彼表采用的鑽石全部經過嚴格挑選,無論顏色還是清晰度都是最上乘的水平,真正作到完美無缺。然後經由經驗豐富的珠寶工藝師精心鑲嵌,在精確掌握時間的同時,盡顯你非凡的魅力和優雅的風度。
愛彼表在每一只表後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以示負責保證。為維持瑞士作為鐘表王國的美譽不墜,在瑞士設有鐘表學校,以培養鐘表界所需的鐘表人才。一個學徒必須在鐘表學校中先修完四年的課程,才能取得合格鐘表匠的資格,不過若要成為一個愛彼表廠的師傅,則必須要再多花費兩年時間,才有資格被派到超薄機械部門工作。愛彼表廠堅持以老師傅的一雙手來打造手表的傳統,百年如一日。愛彼的售後服務在世界各名牌表廠中是相當知名,即使是零件已經停產二十年,只要查詢存有制造數據,愛彼表廠仍可以為客所修護,達到品質世代保證的目的。
第四名:
寶玑:200載的不滅光芒
a.l.寶玑有許多重大發明。但對鐘表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陀飛輪。 今日,由於使用方式改變,制造物料的不同,調速裝置的發展,陀飛輪在提供最准確的時間方面已經無法估優勢。但,它對後惡化思維的啟迪,卻永遠曠古铄金。 一直以來,人們刻意謀取的,是機械如何與轉動的星體同步,得出相同的運轉時間。但寶玑大師卻看到了反作用的影響。地球在自轉時產生的地心吸力,使擺輪的擺幅上下不一致,需要另一種相反的力量將它控制。陀飛輪的面世,令這一理想成為現實。人們所形容,這可以補償擺輪和游絲產生不穩定的表”。 這項以旋轉產生反作用力的裝置,在法國共和9年和月7日(公歷1801年6月26日)得到專利。根據現時所知,1801年之後的幾年,寶玑一直在尋求作品[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