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鐘表力量也在積極醞釀中,這就是瑞士,因為法國一大批新教徒工匠為逃避宗教迫害,隱居於瑞士汝拉山脈的joux山谷中。那裡一年有六個月的時間都是大雪封山,漫長的寒冬使人足不出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制作更加精密的機械裝置,如音樂盒、自動操作機械及鐘表等。到19世紀,被稱為“combiers”的山谷居民,已擁有了超過英法等國的鐘表技術,令世界其他地區望塵莫及。 積家表即是在這片山谷中誕生。lecoultre家族於1803年誕生了一個男孩antoine,他開始是在父親的鐵匠鋪當學徒,同時潛心鑽研齒輪制造技術和冶金術。1833年,他在lesentier市鎮創辦手工場,離開了家族企業。到1860年時,他的公司規模已經達到100多人,專門生產鐘表精密器件,先後推出上百種鐘表機芯,從而奠定了自己在瑞士鐘表業的地位。1903年,antoine100歲那年(當然他沒有活到那個時候,但他的確收到了一份最好的冥誕禮物),他的孫子雅各-大衛與法國精密航海講時器制造商積家(edmonjaeger)合作,成立了今天的積家表(jaegerlecoultre)廠。 從1833年公司創立至今,積家擁有無數的專利,為世界鐘表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由於積家的機芯生產極其多樣,是世上極少的機芯輸出型制表公司。特別在高檔機芯這一塊,一些其他品牌的高檔腕表由於銷量很小,因此自身的機芯產量也偏少,會選用積家生產的機芯,無形中也為積家做了宣傳。也算互惠互利吧。
積家的腕表系列與其他品牌相比並不多,但極富藝術感。這主要得益於翻轉表的發明。歐美上流社會人士一直熱愛馬、滑雪、賽車等劇烈運動,而表鏡很難承受運動中的撞擊,男士們常會抱怨一只表很難堅持完一整場比賽。1931年,積家生產出第一款翻轉表reverso。這款表只需以拇指和食指輕轉表殼,表鏡就會翻轉過去,露出堅硬的表底,以抗運動中的沖撞和震蕩。賽後,再一次輕輕地“哒”一聲,表鏡又復原。這種表是當時最好的運動表,立即風靡全球,至今熱度不減。30年代正值artdeco藝術運動如火如荼,最初用於保護表鏡的表底,成為藝術家施展自己才華的天地,各種雕刻工藝登上表底大做文章。特別是琺琅藝術家的加盟,使積家表更顯示獨特的藝術氣質。難怪1932年,印度王公maharajahofkarputala也為之傾心,向積家廠訂制了50枚繪有其琺琅肖像的腕表,成為一時佳話。1996年,琺琅彩畫大師mikolosmerczel從畫家alfonsomucha的《四季》中獲得靈感,特為reservo系列獻上四幅琺琅彩繪傑作。 此外,積家表的主要系列還有經過1000小時測試的master系列和利用溫差上弦的空氣鐘atmos。 masrecontrol1000小時腕表出廠之前,全球還沒有一只表經過1000小時測試。而這最初1000小時能將腕表任何可能存在的弱點浮現出來。腕表一經被鑒定合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