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燒餅機器哪裡買正文

燒餅機器哪裡買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學家王清任,古人類學家賈蘭坡,著名作家叢維熙,著名土壤學家李連捷,著名歷史學家趙光賢,著名書法篆刻藝術家孫竹,著名詩人、書法家旭宇,電影藝術家沙蒙,雕塑家、中國畫畫家劉小岑,表演藝術家郝振基等等.


【城市環境】

唐山是震後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分區明確,市政設施配套,環境清新優美,現代化水平較高。城市自來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污水集中處理率、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100%、97%、65%和83%,均居全國同等城市領先水平。1990年唐山在全國第一個榮獲聯合國“人居榮譽獎”,2004年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唐山交通四通八達。與北京聯合建設的京唐港,已與國內外12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跻身全國港口20強;曹妃甸深水碼頭已全面開工建設。京哈、京秦、大秦三條干線鐵路和京榆、唐秦、京唐三條國道穿境而過,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西外環四條高速公路交織成網,環城立體互交,構成了現代化交通網絡。


【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唐山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由於1976年大地震的原因,改革開放初期,唐山處於邊恢復邊建設的時期。1986年恢復建設基本完成後,唐山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1988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實現第一個翻番;1994年實現了第二個翻番;1996年跨入全國綜合實力50強。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27億元;全部財政收入226億元。農業農村經全面發展,果菜、乳業、瘦肉型豬、板栗、花生、水產品六大龍型經濟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率55%。工業已形成煤炭、鋼鐵、電力、建材、機械、化工、陶瓷、紡織、造紙等10大支柱產業,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四個高新技術產業群體扎實起步。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唐山現有開灤、唐鋼、冀東水泥、機車車輛、三友鹼業、唐山陶瓷等一大批大型骨干優勢企業。對外開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格局。2005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5.04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4.61億美元。全年進出口總額26.4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1.97億美元。產品出口到韓國、美國、日本等169個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先後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衛生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國家榮譽稱號。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2005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0488元和4582元。


【未來發展】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唐山今後的發展面臨著良好機遇。省委、省政府對唐山的發展寄予厚望,要求該市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成為區域經濟中心。我們決心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港口及海洋優勢,抓住曹妃甸工業區開發建設的空前機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務實,奮勇爭先,深入實施外向帶動、科教興市、城鎮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發展環境,保持社會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構建和諧唐山,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走在全省最前列的目標不懈奮斗。

2006年,唐山市國稅收入總量繼續位居全省第一位,位居全國城市第19位。較2005年的第21位前移了2位。超越了濟南、沈陽、長春、西安、哈爾濱等副省級省會城市和大連、廈門等計劃單列市。2006年,全市國稅系統共組織稅收收入184.18億元,占年計劃的105.25%,同比增收28.85億元,增長18.6%。


【悠久歷史】

唐山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據考古證實,在遠古時代,唐山的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爪村文化遺址距今約45000年,孟家泉人的發現,至今有約17000年,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在灤縣的東灰山,遵化的君子口等處都有發現.自50年代起,唐山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0多處,今唐山市內的大城山,遷西的西寨村、遷安的安新莊三處遺址具有代表性,它說明人類文明的歷史時期當時在這裡已經開始。90年代後考古發現進一步證明,唐山人在這塊土地上早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灤河流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唐山在商周時代屬北方侯國孤竹國的地域,當時,人們由木炭燒制、條混盤築的方法制作三足、平底陶器,已經會制作和使用青銅器,孤竹國伯夷、叔齊的故事流傳至今。戰國時唐山為燕國轄地,當時社會生產力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經濟和文化向前發展一大步,有了多且精的陶器、銅器。武器和生產工具銅制、鐵制並見。秦漢時唐山為右北平郡、遼西郡、屬幽州。西漢時已經開始學習種植水稻,興修水利,同時也使冶鐵、鑄鐵、煮鹽業發達起來,設官吏專門統管鹽鐵。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山地區仍分屬幽州的右北平郡和遼西郡,聚居在這裡的各民族相互取長補短,實現著民族文化的融合。隋朝把漢代的州、郡、縣三級行政改為州、縣兩級,今唐山地區東部屬北平郡。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親率10多萬唐軍東征高麗(統治區在今遼河以東及朝鮮半島北部)。經過半年多的苦戰,雖然奪取了十幾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城時,遇到了高麗軍隊的頑強抵抗,久攻不克,糧草將盡。遼東早寒,草枯水凍,唐太宗於九月下令班量。太子李治從長安千裡來迎。
唐太宗率3000騎後入臨渝關(今山海關),在今灤縣一帶和太子相遇。此時,唐太宗所穿的戰袍已舊敝不堪,為他獻上了新衣。之後又途經今唐山回都。唐太宗率軍途經唐地,曾在大城山上屯駐,以後此山遂名"唐山",這是唐山得名的開始。後來的《永平府志》、《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灤洲志》、《天下郡國利病書》等史志對此有過記載。大城山下的成鮮水(今陡河)遂名"唐溪"意為唐山腳下的河水;河上建橋名曰"唐山橋"。唐山橋西一業形成的村莊稱橋頭屯(今路北喬屯)。
唐太宗東征在今唐山地區留下了許多有關地名的傳說。釣魚台。傳說唐太宗東征駐兵唐山時,曾到今大城山北側河岸邊觀賞風景,放線垂釣,後這裡稱釣魚台,名稱沿用至今。晾甲山。相傳唐太宗率將士行軍,適值大雨滂沱,將士铠甲盡濕,於是在大城山東1公裡處山丘上晾铠甲,後人遂將該山稱作晾甲山(晾甲坨),後又演變成亮甲山(亮甲坨)。今稱賈家山,在唐山鋼鐵公園院內。三跳澗。在今遷安市東15公裡處,相傳唐太宗東征時普躍過此澗。澗帝有試劍石。擂鼓台。今灤縣西百裡,相傳唐太宗曾在此學習擂鼓動御敵。謊糧坨。在今灤縣城南25公裡,相傳唐太宗以此謊敵。唐山土城。在今市區內,遺址無考。亮甲店。在今玉田縣城東南11公裡處。相傳唐太宗東征時遇雨,晾甲於此,故名,後用諧音稱亮甲店。還有曬甲坨、曬甲嶺、廒裡井、擋駕莊、馬棚峪、石臼坨島等。唐朝出於屯兵和積糧的需要,在今唐山一帶建了許多城池,如平安城(今遵化平安城)、萬年城(今遷相三屯營北)、平州城(今盧龍縣)、馬城(今灤南馬城)等,還建築了一些要塞。又修建了興唐寺(在今唐山南郊)、淨覺寺(在今玉田)等寺廟。唐山原來是一個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城市。清政府為了開發煤鐵礦,光緒二年(187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諧同美國礦師馬立斯到開平鎮勘測,勘察結果很好。唐廷樞向李鴻章報告,認為要雇用洋匠,采用西法,開采煤鐵,大有作為。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主持開平煤礦的開采工作。因而當年建立開平礦務局,在橋頭屯買地造房,購置機器。隨著煤礦的發展,人口增多,商賈繁盛,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
1898年,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二十世紀初,唐山從工業鎮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1928年,唐山鎮改稱唐山市,仍屬灤縣八區管轄。i938年1月正式建市。1948年12月唐山解放後,成立唐山市人民政府,屬冀東區。1949年8月為省轄市,1958年改屬唐山專區,1960年地市合並改為省轄市,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地市合並,撤銷地區,今下轄2市、6縣、6區及兩個國有農場,總面積共有13472平方公裡。

唐山不僅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近現代史上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時.唐山各縣就在京津義和團的影響下,成立了“義和團”、"紅燈照",有力地抗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1911年12月著名的灤州起義,有力地配合了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重要組成部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唐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展示了作為革命領導力量和中堅力量的風采。隨著馬克思主義在唐山的傳播,1922年唐山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唐山地區組織,有組織有領導地開展革命斗爭。開灤五礦工人同盟大罷工,成為中國第一次工運高潮中最重要的罷工之一。玉田農民武裝暴動,是北方農民第一次舉起土地革命的紅旗。抗日戰爭時期,舉行了著名的冀東抗日暴動。解放戰爭時期,唐山人民又成為支援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的主要後方基地,冀東人民動員人力、物力、財力以"傾家蕩產"的巨大犧牲精神,全力支援了兩大戰役,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曹妃甸地處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帶狀沙島,為古灤河入海沖積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因島上原有曹妃廟而得名。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是曹妃甸最明顯的自然地理特征,為大型深水港口建設和臨港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被譽為“國寶之地”。

開發建設曹妃甸是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順應國家能源、交通發展戰略,調整優化我國北方地區重化工業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環渤海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引領現代工業走循環經濟之路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從1992年開始啟動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先後完成了50多項工作成果和科研課題,聘請14名院士和3500多名專家、學者反復論證、研討和優化,為國家科學決策提供了大量科學翔實的依據和定性結論。曹妃甸工程先後被河北省、唐山市列為“一號工程”;2005年10月,被列為國家首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2006年3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曹妃甸工業區初步規劃面積為310平方公裡,將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華北、西北、東北)、面向世界,充分發揮地理區位、深水大港、資源組合和產業後發等優勢,認真組織實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動”戰略,大力構築現代港口物流、鋼鐵、石化和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用地、環保六大基礎支撐體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現代工業先行區、腹地發展龍頭帶動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創新區、與國際市場接軌高開放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區。今後五年,工業區計劃完成開發建設投資1500億元左右,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70億元以上,港城建成區面積達到90平方公裡。
唐山地處環渤海灣中心地帶,南臨渤海,北依燕山,屬於燕山山脈。
 

上一页  [1] [2] 

現在買什麼相機好點?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