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常可見到由於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強的松和可的松等)引起眼壓增高,甚至視野缺損、視力下降而未被及時發現的病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可使眼壓升高,繼發開角型青光眼,即類固醇性青光眼。因為這種青光眼自覺症狀很輕,甚至無自覺症狀,且病情進展緩慢,所以醫生和病人常難以及時發現,甚至造成了視神經和視野不可逆轉的損害。 一般來說,連續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滴眼2周至2個月左右,就有可能發生高眼壓反應。增加用藥次數、濃度及延長用藥時間,均有增加高眼壓反應的幾率和程度。因此,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的病人需要注意定期測眼壓,警惕有繼發青光眼的可能,做到早期發現,以免視功能遭受損害。
青光眼的形成
眼的內部壓力——眼內壓——取決於房水的量。眼睛的房水系統,可以象水管總是打開的水槽,眼睛的引流管道就象與水槽連接的排水管道,知果廚房的水槽正常工作,從水管出來的水順利迅速地從水槽排出。如果眼睛的房水系統工作正常,房水生成量應正好等於房水的排出量。 青光眼是眼內壓異常升高→損傷視神經→視野缺損。青光眼的產生是眼內壓異常升高所致,而眼內壓升高通常是由於眼的泵系統異常引起,排出管道堵塞或被覆蓋,而睫狀體不斷地產生房水。換言之,水管還開著,而水槽的排水管道卻被堵塞。積聚在眼內多余的房水壓迫眼睛的最薄弱點,眼後部的視神經。如果長時間過高的眼內壓,將損害部分視神經,這種損害早期表現為視野部分損害,最終失去視力。早期視力變化非常輕微,不影響中央部分。周邊視野,是最先被影響的部分,也不易被病人發現。 青光眼通常雙眼發病,但是首先在一側眼晴表現出來。有的患者無任何不適或疼痛的症狀,也有的患者的症狀很嚴重,如:視力模糊,頭疼或眼疼,惡心或嘔吐,燈光周圍的彩虹暈及突然失去視力。 如果進行眼科檢查時,發現有眼壓升高、視野缺損及眼底血管改變,則可診斷為青光眼。青光眼的一個後果——視力喪失通常是不可恢復的,但早期診斷和細心的終生治療可幫助預防視力的進一步損害。大多數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得到控制。 由於青光眼的類型和臨床表現不同,加之個體的差異,使得青光眼的治療錯綜復雜。大致可分為藥物治療、激光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根據給藥方式不同,可分為局部用藥和全身用藥。局部應用抗青光眼藥物是眼科治療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擬副交感藥,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是毛果芸香鹼。它適用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和一些繼發性青光眼。它一般在滴藥後15分鐘開始降眼壓,可持續6小時,需每天點4次,或遵醫囑。該藥的主要副作用是調節痙攣及強直性瞳孔縮小、眼局部過敏等,全身副作用如流淚、出汗、惡心、支氣管痙攣等。第二類藥是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它的代表藥物有噻嗎心安、倍他根、美特朗等,這類藥能有效地降低眼壓,不影響瞳孔。副作用表現為過敏性睑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病變等,對有哮喘和心肺疾患的病人禁止使用。第三類是腎上腺素能興奮劑,其代表藥是阿法根。阿法根滴眼液濃度為0.2%,每天點2~3次。其副作用為口干、眼紅,對心率和血壓的影響很小。
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還有許多新藥用於治療各種青光眼,如擬前列腺素藥物適利達,這類藥物適用於治療開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壓症。濃度為0.005%,每晚滴用一次。不影響心率和血壓,很受眼科醫生和病人的歡迎。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青光眼藥物種類較多,價格不一,而且不斷有新的藥物問世,為青光眼病人提供了很多選擇的余地。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藥是需要患者與醫生之間共同密切合作的,切不可自己隨便用藥。在患者用藥治療過程中,應及時將用藥的信息反饋給醫生,讓醫生定期復查你用藥控制眼壓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藥物治療的目的。
全身用藥主要包括抑制房水生成的碳酸酐酶抑制劑,常用的是醋氮酰胺。此類藥物可通過減少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壓,效果可靠,但此藥的一種嚴重的副作用不容忽視,那就是偶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國內外均有報道。因此,服用此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同時服用等量的蘇打,以鹼化尿液,減少藥物在腎小管結晶,減少或避免腎髒損害;2服用此藥不宜時間過長;3服藥期間定期檢查尿常規,如有管型、血尿等改變,應立即停藥。
高滲脫水劑的主要代表是20%甘露醇。它具有降壓作用強、起效快的特點,可用於各種類型的青光眼,特別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引起眼壓大幅增高時。此時根據物理學原理,降眼壓的眼藥水難以滲透到眼內,全身用藥能通過血液進入眼部,甘露醇即是經過靜脈快速滴注後將眼內的水分吸收入血液中,以達降眼壓的目的。但此法不宜長期使用,高滲劑還包括尿素、異山梨醇、甘油、甘油果糖等。高滲劑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痛、意識模糊及對腎髒的影響,因此,心、腎功能不良者應謹慎應用。
青光眼可激光治療。目前臨床較常用的主要包括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激光小梁成形術及睫狀體光凝術等。
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術後恢復快、並發症少、不需住院、費用低廉等特點。近年來,幾乎完全代替了手術的虹膜切除術,用來治療閉角型青光眼的瞳孔阻滯。
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也稱激光房角成形術,主要用於增寬或開放房角,作用機制主要是激光使周邊虹膜基質收縮,牽拉虹膜根部,使房角增寬,同時受激光作用後的虹膜變薄,虹膜根部間隙增大亦有利於房水排出,使眼壓降低。近兩年,我們采用上述兩種激光方法聯合應用收到較好臨床效果。
激光小梁成形術是通過用低能量激光擊射小梁網(生理情況下房水循環的必經之路)並使其發生相應的變化增加房水排出量,主要用於開角型青光眼。
睫狀體光凝術,是用激光作用於睫狀體,而使房水生成減少,達到降眼壓目的。此手術一般僅在濾過手術失敗或不宜行濾過性手術時進行,用於各種臨床上難以控制的晚期青光眼(視功能接近或完全喪失,而眼壓仍高或有疼痛的患者),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青光眼也可手術治療。抗青光眼的手術種類很多,其目的都是通過手術降低眼壓,並減少或避免青光眼視神經損害,以保持視功能。常用的手術有周邊虹膜切除術和小梁切除術。對難治性青光眼,還可采用引流物植入術。轉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