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羊絨市場已基本走出2002年以來40萬元/噸的低谷時期,一級羊絨價格上漲到70萬元/噸左右。每年全國性羊絨收購高潮通常在“五一”前後出現,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3月初就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了羊絨收購。過了“五一”,全國性羊絨收購高潮並不十分明顯。專家預計,這一價格會趨於平穩,繼續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去年,雖然我國羊絨市場已基本走出2002年40萬元/噸的低谷,但由於原料供應充足,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一直沒有出現上揚。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原絨積壓。去年全國原絨積壓量在1000噸以上。二是無毛絨積壓。據調查,去年中小分梳企業積壓待售的無毛絨保守估計為2100噸,較2002年同期新增600噸。盡管絨價在上一年的基礎上還有所下降,但買家很少,出貨有限。三是各大中羊絨深加工企業仍有大量庫存,不會大量進貨,大多數企業都在盡力規避市場風險。四是下游羊絨產品滯銷積壓。受冬天氣候的影響和保暖服裝的沖擊,企業庫存積壓較為嚴重,產銷率極不理想。五是新絨數量有增無減。六是國外原絨大量流入。近年來,蒙古國、俄羅斯、伊朗、阿富汗的山羊原絨大多流入我國進行加工,僅蒙古國的流入量就在2000噸以上,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絨進口國和世界羊絨原料中心。受今年出口退稅政策取消等因素影響,從4月開始國內羊絨價格陡然上升,並呈寬幅波動態勢。據專家分析,今年國內羊絨價格會出現回升,但漲幅有限,無毛絨價格將維持在55萬-60萬元/噸之間。據鄂爾多斯集團原料分公司經理王有志介紹,每年全國性的羊絨收購高潮一般在“五一”前後出現,而今年3月初已有一些企業開始了收購工作。目前的羊絨收購價格基本穩定,較去年有30元/公斤左右的上漲。無毛絨的價格也由去年的49萬元/噸上漲到了目前的56萬元/噸左右。無論是羊絨還是無毛絨,在目前的基礎上漲價的空間不會太大。據專家分析,以下四種因素導致今年國內羊絨價格必然上漲:一是羊絨深加工能力過剩。目前,全國有2600多家羊絨制品廠,僅鄂爾多斯、雪蓮、天山、鹿王等四大企業年需求原絨就達7000多噸。二是棉紡企業轉絨紡,需求增大。棉紡行業壓錠後,江浙一帶的一些棉紡企業已表示要向生產設備、技術結構類似的羊絨紡織業轉產,加上去年10月份以來的棉價暴漲,這種發展趨勢更為明顯,這無疑會使原絨需求量大增。三是今年國內原絨總供給量有所下降。從1995-2003年,羊絨價格低落,牧民飼養山羊的積極性一直遭受打擊,內蒙古伊盟、錫盟、巴盟等主產區已大量宰殺山羊。羊絨原料的減少必然要帶動其價格上揚。四是下游市場有望好轉,羊絨衫內外銷數量將有所增加。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羊絨制品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也在不斷擴大,羊絨制品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