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的內容比女性要多。一般情況下女性擔心的是婚後短期的、當前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和公公、婆婆、小姑及其他家庭成員關系的處理和協調;因為不會做家務,而擔心別人挑剔自己。
屢次“出逃”的賈女士的例子比較典型。她“出逃”的原因是覺得自己無法承擔婚後生活,在家的時候她是被照顧者,而對方家庭中的父親經常生病,未來的婆婆又不是很會做飯,她擔心到新“家”後,要學的東西很多,要去照顧別人,覺得自己可能做不來,怕別人挑自己的理。
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她和她的愛人進行了比較坦白的溝通,她的愛人承諾說可以幫助她慢慢地適應,並幫她建立起了信心。婚後,她才發現婚姻並非像她想得那樣,很多事順理成章地就適應了。
趙燕說,在她適應婚姻前,那種緊張和恐懼是無法避免的,是一種不良的心態。有時,想結婚的那一方突然聽到要取消婚禮,一想再有三四天就結婚,突然不結了,就會想對方是不是根本就不愛我,是不是現在後悔了?頭腦一亂,往往就沒法再溝通了。這時就需要心理醫生稍稍給他們一些幫助,幫助他們放松,找一個場合跟對方充分地交流和溝通。這種情況大多不需要醫生介入太多,因為他們本身感情沒有什麼問題,可能只是溝通得不夠徹底。
恐婚之男人篇
男性對婚姻的焦慮是對自己能不能承擔起家庭重擔的能力持懷疑態度,主要考慮的是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在結婚的前幾天,他們會覺得婚後那麼多事都得自己“扛”,要“頂天立地”了,突然覺得自己“罩不住”了,主觀結論就是整個擔子一下子就落在肩上了,無法承擔。
有些男人還會想到與女方父母的關系和未來孩子出生後的問題。有些人在看到他的同事結婚以後很快就有了孩子,光孩子買尿布錢、奶粉的錢兩口子都負擔不起,就會想,我們結婚後有孩子怎麼辦呀?另外,不能總顧小家,還得孝敬父母,過去經常請他們吃飯,請他們外出玩,現在還請不請他們呀?不請是不孝順,請他們會不會在經濟上負擔不起?因此,男人恐婚的“病源”主要是“放大”了生活的壓力。
恐婚的症狀及解決方法
恐婚症對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影響,通常“症狀”是煩躁、脾氣比較急、愛發火,有的人會沉默寡言,不願多說話,進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如果擔心不適合未來的生活,在討論結婚前,經常到對方家裡坐坐,了解他(她)的家人,或者和他(她)多談談他的家人,直接或間接地了解未來的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等,這個過程也是心理適應的過程。
對婚姻持久性懷疑和恐懼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能夠去跟對方溝通交流,進而打消這種疑慮。無論出任何事,類似他突然不願意結婚這種事,可能你覺得很不舒服,但不要急著否定雙方的感情,還是要多問問他(她),可能他(她)有其擔心和顧慮的原因,他(她)的擔心未必是多余的,有時可能是很實際的。如果協調好,對婚後的生活也是很有利的。
1獨身自由 2買房買車 3身孩子養孩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