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30年前相親時人們最在意什麼?正文

30年前相親時人們最在意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30年前的我們的前輩們,
很單純的呢,才不會像現在這樣的關注房子啦車子啦,
 
在那個事實上“唯成分論”的年代,本來不屬於青年男女個人身上的符號,極大左右著年輕人的擇偶、求學、招工和其它發展。如今,在一對尚不認識的青年男女中,管你有沒有真才實學好的德行,我女孩是大學生,你男孩至少也應該是大學生,這樣才可能見面開談。在那個物質貧乏、並不以富裕和知識為榮的年代,人們崇尚的是政治地位和家庭背景被社會認可,成分不好(偏高),在社會上就像如今的文盲生活在大學、農民工混跡在都市,你抬不起頭來做人。成分不好,人們竟會在背後戳脊梁骨。成分好,社會就會高看一眼,你就可能比成分不好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如抽出去當民辦老師,到公社“吃背背子”,總之可以離開農田,賺輕松的工分。有這樣機會的人當時會很有面子和前途。如果成分好,你還有覺悟能說會道,當個大隊小隊干部更是非你莫屬。

現在叫村,當時叫大隊,本村有兩戶雇農,這樣的成分相當於現在的碩士或者博士一樣稀罕,他們總是被上級派來的工作組當名人一樣進行“開發”和“包裝”。這兩家也挺爭氣,都解放了20多年,仍然是全村最窮。在那個年代,他們就特別有資格被革命派樹紅色典型。憶苦思甜請他們上台作報告,學校訪貧問苦他們是首選,那樣的政治待遇和榮譽是一些即使勞力強比較富足家庭都望塵莫及的。只是這兩家也有差別,楊姓一家人口少,戶主(寡婦)能說會道,顯得很有覺悟。祝姓一家不光是家大口闊,而且男女主人不會理家,大隊怎麼救濟照顧,大人小孩走出來仍然是一幅乞丐樣。因為這一差別,那個寡婦先是當了大隊的婦女主任,後來又當了公社的婦女主任,沒兩年就被選為當時公社唯一一所高中的“貧協代表”,一個只有樸素感情當然還有思想覺悟卻根本沒有文化的婦道人家,就理直氣壯地代表當年的革委會,對一所高中進行管理。盡管當時的校長是一位很有魄力很有風姿很有水平的女性,但在貧協代表面前卻是耳提面命姿態。

最有趣的是,貧協代表的兒子因為家庭成分好和母親走紅的緣故,被保薦上了這所高中,而其它人多數是憑考試成績進入。當時能上高中的,一個村(大隊)每年大約只有6至7個。還不止如此,在那個極左年代,盡管學生戀愛被視為洪水猛獸,其貌不揚的貧協代表的兒子,卻成為眾多女生親近與表達愛慕的“五阿哥”,令我這樣的窮家男孩心裡好生忌妒,校內校外,方圓幾十裡都知道。

當時就出現如下婚配:窮人家的男孩找不到對象,如果不圖什麼政治前途,就找成分不好家庭的女孩。成分較高家的男孩,就找年紀比自己大,條件比較普通的女孩。成分不好家庭的男孩萬一找不到對象,父母就用男孩的姐姐和妹妹“下嫁”換親。有的成分不好的家庭逼得沒有辦法,就大著膽子與成分不好的家庭結為親家,這當然是要冒極大的政治風險的,有的就遠離家鄉到山區做“倒插門”女婿。在一些下放知青中,屬於成分不好的男女青年始終得不到招工回城的機會,成為“天涯淪落人”,善良的農民無不給予樸素的同情與安慰。
 

你們認為模范丈夫是什麼樣子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