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前,用冰箱保存食物是不可想象的,20世紀沒有冰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在冰箱出現以前,我們一直在為食品存放時間一久就會變得不再新鮮甚至腐敗而煩惱。真正的電冰箱發明於20年代,1920年,紐約布魯克林一家平板印刷廠的一位名叫威利斯·h.卡裡爾的工程師,設計出一種能控制溫度和濕度的系統。存放皮毛的窖主和牛奶公司經理根據需要進一步改進了機械冰箱技術。大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一些體積更小的家用冰箱,這是一種噪音大,易洩漏的新發明,實際上它只是在舊式“冰盒”殼內安裝上電機和轉動皮帶,這使它的外貌看起來就像一種試驗品。
1923年,當弗雷基代爾還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分廠的時候,它引進了一種新的機械冰箱組件,並組裝成電冰箱。弗雷基代爾電冰箱的設計是把儲存易腐爛食品的“冰盒”和制冷機械部分裝進一個特制的櫃子。這種裝置安靜、方便,且結構緊湊。至此,一種新的冰箱式樣隨著到處可見的商標名誕生了。
此後,隨著生產數量劇增,冰箱價格暴跌。到1944年,約85%的美國家庭都有了機械冰箱。“冰盒”僅作為一個詞匯流傳下來。
如果沒有冰箱,不但家庭主婦要勞累得多,而且許多生活享受,包括喝威士忌加冰都要大打折扣。20世紀以前,用冰箱保存食物是不可想象的,20世紀沒有冰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電冰箱的原理
電冰箱是利用蒸發致冷或氣化吸熱的作用而達到制冷的目的。電冰箱的喉管內,裝有一種商業上稱為氟利昂,俗稱雪種的致冷劑。常用的一種為二氟二氯甲烷(ccl2f2),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的氣體,沸點為29℃。氟利昂在氣體狀態時,被壓縮器加壓。
加壓後,經喉管流到電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借散熱片散熱(物質被壓縮後,溫度就會升高)後,冷凝而成液體。液體的氟裡昂進入蒸發器的活門之後,由於脫離了壓縮器的壓力,就立即化為蒸汽,同時向電冰箱內的空氣和食物等吸取汽化潛熱,引致冰箱內部冷卻。汽化後的氟裡昂又被壓縮器壓回箱外的冷凝器散熱,再變為液體,如此循環不息,把冰箱內的熱能泵到箱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