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品牌的音響好一些正文

什麼品牌的音響好一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購買音響不僅要眼觀、耳聽,更重要的是明辨,從挑選品牌、型號,不斷地奔波於搭配、比較、試聽,痛苦地在預算和理想之間作出妥協,還要通過各種雜志、互聯網翻查各種資料,拿到更多的評論,到最後還要選擇好的經銷商,畢竟市道不好,js(奸商)使用的手段層出不窮,輕者買到高價貨,重則買到假貨。本人近期也在物色適合自己的器材,積累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

因為音響買回去是給自己聽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特定音樂種類,或是古典;或是搖滾;或是民謠;或者歌劇;或者爵士等等,我相信沒有人會同時喜歡上所有種類的音樂,就算是興趣特別廣泛的人,也是會對某幾種類別的音樂情有獨鐘。而對於器材,往往只能擅長表現一定范圍的音樂種類,例如歐洲方面以英國為代表的音箱,以其醇厚、甜美的特性尤其擅長表現器材,則在動態和力量方面取勝,適合播放一些動態大的音樂,例如電影音樂、搖滾或者大場面的配樂,因而hi-fi界有“英國聲”、“美國聲”的說法,代表兩種最常見不同風格的流派。

二、挑選好的音響經銷商


我認為挑選好的經銷商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因為我們最後都要通過經銷商才能把所有器材買到手。先定一個好的經銷商,不但保證自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同時好的經銷商還會對挑選、比較到最終的購買整個過程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選擇到好的經銷商,將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買到滿意、貨真價實的器材。

a.從店面看

現在經銷商一般分成兩大類,一種是主要做“街客”的,就是不懂什麼hi-fi,僅看產品外觀的價格,銷售人員說幾句好聽的話就飄飄然掏錢的那種。這種店面一般都是裝修得富麗堂皇,擺上幾大組器材整天猛播《劉德華演唱會》之類的。如果你真的想買hi-fi就趕快逃吧,那裡是賣家具的!另外一種就是主要做hi-fi發燒友的生意,這樣的店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一般會有兩種:一種主要做零售的,這些店一般裝修都很樸素,裝修設計著重考慮的是聲學原理。一般會設專門的聽音區,隔音效果比較好,大門一關就可以將外面櫃台的聲音隔開了。這種試音室能比較好地聽出器材的“全貌”,因此這是最基本必備的條件。

b.從店員的推銷方式來看

店員的素質可以真實反映一家店的水平。可以說,現在很多常見的音響連鎖經營店,廣告做得很足,但其店員都銷都是沒有什麼hi-fi知識的,這個就不說了,即使不少銷售知名hi-fi品牌的代理店,其店員的素質依然不敢恭維。如果你看中哪款器材,提出試聽的時候,他們會問你什麼時候買,如果真的想要就可以進行試聽(奇怪,我沒有試聽怎麼能決定買呢?這點邏輯都不懂?)這樣的店純粹就是騙子。或者即使給我試聽了,隨隨便便接上就讓你聽,怎麼能聽出效果呢?說白了,這些店員就是沒有hi-fi素養。好的經銷店的店員,是非常理解和了解發燒友的購買過程和心理,知道會玩hi-fi的人沒有多次的試聽比較是不會隨便下決定的,所以他會表現得很耐心,一般要哪台器材就接哪台器材讓你聽,想聽什麼碟就放什麼碟,而且盡量會按排一個最好的環境讓你聽到器材最精彩的演繹(器材播放得不好我會買嗎?)。在你試聽的時候,除非你跟他說話,否則他不會打擾你,不會即時推銷器材如何好如何好,但會給你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在廣州,目前我覺得做得非常不錯的有好幾家,我有時候為了聽一款器材反復去打擾他們,他們都很耐心地招待我。象廣州的丫琴音響,坐落在大沙頭一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c.從經銷商負責人的談論內容看

一般經銷商老板都懂一些hi-fi知識,但懂多少就會因人而異了。店好的一般是懂行的老板,他本身就是發燒友,而且很客觀評論各種器材的情況,所以交談中可以得到許多音響和音樂的知識;相反一些不是太在行的老板只會說,這台機效果好啊,音色漂亮,層次分明等等一大推“行貨話”。還有一種是處於中間層次的老板,這部分的老板本身具有比較好看音響知識和搭配經驗,但是商業味道比較濃,往往對自己代理的器材稱贊有加,但對不是自己代表的器材廉價很低或者回避評價。這部分老板就要小心應付,要分辨其議論的真實性。我曾經了解到有一個電台音響節目的主持人,本身就是開店的,所以他在給聽眾做推薦的時候,推薦的幾種都是他自己店裡代理的產品,這算是比較有商業頭腦的老板,但最終對顧客卻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d看有否網站和自己的論壇

經銷商一般很少有網站,做得好的也不多,可能不少經銷商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網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個平台,讓顧客和銷售商有一個溝通的平台,敢開網站敢開論壇的,說明非常重視顧客的反饋意見,也重視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這種經銷商是值得依賴的。象天津愛hifi音響平價屋音響店,老板叫趙立明兄,不僅僅是做生意,還專門開網站普及音響知識,他的論壇相當的火,而且對待每一個來看音響的朋友都非常熱情,據說為人和人品相當有口碑\發燒友對其的評價很高。還有北京的老關,自己做膽機出了名,但價格一點也不漲,用料反倒越來越好,現在開了網站和公司,影響越來越大。

三、不要迷信所謂的“名牌”

名牌往往是質量和實力的促進證。在音響界,各種名牌有許多,在不熟悉每個名牌下面產品系列的特性時,往往把名牌等同於“靓聲”,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誤區。現在音響市場還很不規范,許多音響廠商往往就是只炒作品牌,不做品質,往往做出一大堆牌子響亮的“音響家私”,例如會開設很多專賣店和概念店。另外,一些國內廠家原來在hi-fi的路線,開始把目標客戶轉向非發燒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銷售門面的裝修和過分追求器材的外觀,器材的內部質素並不見有太大的飛躍。而某些外國很有名氣的品牌,也開始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其素質相對原廠貨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相反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牌子(可能在hi-fi界已經比較有名氣,但業界以外的人知識不多),由於其注重提高素質大大多於注重品牌的炒作,反而可以制作出“靓聲”的產品,進口的器材更加是這樣,一些少人知道的牌子往往才是好東西,所以品牌要考慮,很多朋友都喜歡買老的音箱和2手進口音箱,我在天津愛hifi音響平價屋看見很多喜歡買2手音箱的人,這樣的人似乎比較了解其中的原由,看來近幾年出產的音響的確不如以前的了。

四、不要相信外表

好的器材外表不一定好看,通常很簡練,對音質提升沒有用的功能能省就省,但制作工藝一定會好。“好看”永遠不等於“靓聲”。

五、不要比價格

對於音響器材,價格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基素質,10000元的器材當然會比1000元的器材好很多,但是賣5000元的器材就不一定比賣4500元的器材要好,檔次越接近的器材更加是這樣。因為每個廠商的設計水平不一樣,所用元件不一樣,零件進貨渠道不一樣,成本控制水平不一樣,銷售渠道費用不一樣,廣告投入不一樣等因素,造成水平接近的產品往往市場價格相差很大,因此不要迷信價格,一定要去聽和比較。而同一品牌下的情況相對好一點,定位高的器材用料方面一般都會比定價低的要好,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不排除廠家故意提高價格以提升某一款器材的檔次,用料可能都是差不多的貨色。尤其要特別注意一點,購買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個比較常見的價格心理誤區,具體是當你看中一款器材,比如8000元的一對音箱,而且你覺得自己有經濟能力進行這筆投資的時候,往往你的購買思維就被目前這件器材鎖定了,當你去聽另外一對賣6000元的音箱時,往往由於自己的購買思維被銷定以及價格心理的影響,很多時候會認為6000元的音箱各方面都不及8000元的箱子。由於你買得起8000元的箱子,錢沒有花盡總覺得不舒服,自然最後就會選擇8000元的音箱。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購買定性思維,我剛才已經提到,價格貴的不一定真的比價格低的好,或者可能是各有長短,因此買的時候,盡量不要帶著“價格”這個有色眼鏡去感受器材。
 現在好的牌子還是挺多的吧,惠威hivi,山水sansui,博士bose,jbl音響,索尼sony這些就挺不錯的.要是想了解更多好的音響品牌的話你可以上去maigoo十大名牌網了解下音響的品牌排行吧。看看哪些牌子的市場占有率高些。
 

影碟機品牌排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