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ku波段的本振頻率,好像有很多個,不知道那個頻率對應哪些電視節目 本振頻率是對高頻頭而言的,與衛星不相干(衛星轉發器只有c波段、ku波段之分),具體請參閱轉帖:
(一)高頻頭(lnb)的幾個基本參數 一、輸入頻率(input) 1、c波段a、3.4—4.2g;b、3.7—4.2g; a比b頻率范圍寬,a應優先選用 2、ku波段:全波段為10.7ghz——12.75ghz;其低頻段為10.7ghz—11.8ghz、高頻段為11.7ghz—12.75ghz。而低頻段為10.7ghz—11.8ghz應配合低本振9.75ghz使用 二、輸出頻率(output):如a、950—1450;b、950—1750mhz;c、950—2150mhz(c、ku波段同)一般地,應與接收機輸入頻率匹配。否則部分信號將收不到(有的機器可超范圍使用)。 三、本振頻率 1、c波段:一般c波段的本振頻率5150khz 2、ku波段:其本振有9.75ghz、10.75ghz、11.25ghz、11.30ghz等。雙本振需配合0/22khz使用 四、噪聲系數 1、c波段:用k表示。如25k、17k等,其數值越小越好。 2、ku波段:用db表示。如0.8db、0.6db等,其數值越小越好。 五、增益(gain):如60db一般地應越高越好. 例:某ku高頻頭其增益(gain)為50db、噪聲系數為0.8db,其余參數均適合收某衛星某一信號,且其信號值剛過門限,有馬賽克。在不更換天線、機器時,可換用增益為60db噪聲系數為0.6db的同本振高頻頭使用,其信號將有質的飛躍。
(二)ku高頻頭知多少 當今衛星電視正在向數字化、ku波段發展,這是開通直播衛星系統的必然選擇。
要接收ku波段衛視信號,除了必須用ku波段高頻頭外,其它設備(衛星接收機、天線等)與收視c波段時相比,並沒有特別的要求。整個ku波段覆蓋10.75~12.75ghz的頻率范圍,頻寬達2ghz。由於頻域較寬,所以世界無線電通訊委員會將ku波段劃分了五個頻率范圍,即ki~k5。
為了接收上述各頻段衛視信號,市場上出現了品種繁多、性能各異的ku波段高頻頭。首先是本振頻率各不相同,常見的有9.75ghz、10.25ghz、11.25ghz、11.30ghz幾種。此外高頻頭還有單極化、雙極化之分;單本振、雙本振之分;單輸出、雙輸出之分。市場上還有一種c/ku復合多輸出高頻頭,真是琳琅滿目,常令衛視初友不知所措。其實弄明白ku波高頻頭並不難。ku波段高頻頭除了工作頻率高、結構尺寸小外,還有一點與c波段高頻頭不同,就是其本振頻率比衛星下行頻率底一個中頻。我們知道衛星接收機的輸入頻率范圍是950mhz~1450mhz,選擇ku波段高頻頭是,只要使欲接收的衛視信號下行頻率與高頻頭本振頻率之差落入衛星接收機的輸入頻率范圍即可。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生產的衛星接收機的輸入頻率范圍早已擴展為950nhz~2150mhz。這樣選購高頻頭就有了更多的余地。例如欲接收76.5度亞太2r星上12650mhz組節目,即可選用本振(lo)=11.25ghz(或11.30ghz)的高頻頭,其中頻率輸出為1400mhz(或1350mhz),也可選用本振(lo)=10.75ghz的高頻頭,其中頻率輸出為1900mhz,當然衛星接收機應滿足950mhz~2150mhz的輸入范圍的要求。又如我們想接收148度馬星2號星上的11660mhz節目,就必須選擇含低本振(本振(lo)=9.75ghz)的高頻頭,其差頻輸出為1910mhz,接收當然沒有問題。再舉一例,去年100.5度亞洲二號星東森8套免費節目播出時,其下行頻率為12220mhz,當時不少燒友手中的高頻頭的本振是11.3ghz的,因差頻是12220-11300=920(mhz),造成衛星接收機無法接收的局面。不得已只好打開ku高頻頭蓋板,往低微調本振頻率,問題才得以解決。如改用本振(lo)=11.25ghz或10.75ghz的ku高頻頭,自然就沒有上述麻煩。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使用雙本振ku高頻頭時,衛星接收機的0/22khz參數應作相應的設定,才能在切換節目時自動選取正確的本振頻率。
關於ku波段高頻頭,目前有兩種最常見的選擇。一類是本振(lo)=11.25ghz(或11.3ghz)的雙極化單本振饋源一體化高頻頭,例如pbi-gold1040(11.25ghz),acer(11.3ghz)等,它可接收下行頻率為12***ghz的大多數ku波段衛視節目。另一類是本振(lo)=9.75ghz/10.75ghz(或10.6ghz)的雙本振ku高頻頭,例如ask(9.75ghz/10.75ghz),ap8-t2(9.75ghz/10.6ghz)等,這類ku波段高頻頭可已接收11***ghz~12***ghz的所有ku波段衛視節目(指免費節目)。筆者使用雙述高頻頭做過收視比較,總體感覺:性能不錯,穩定性也很好。尤其是目前售價僅一百多元,理當成為廣大燒友的首選。
最後還想說明一點ku波段高頻頭與天線的匹配問題。目前市場售的ku波段高頻頭,大多是偏饋天線設計的,打開蓋板後可以清楚地看到,其饋源波紋盤並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從外到內逐圈往裡收,形成約60度~70度的集波角,這樣的結構正好和偏饋天線匹配,使其高效工作,但若用於正饋天線,則可對偏饋ku波段高頻頭做點小改動(對原高頻頭絲毫無損)。我的經驗是:找一外徑適當的鋁電解電容,去掉電容器底蓋,用其外殼做成一個圈,緊配合嵌入ku波段高頻頭內圈其長度與高頻頭外圈平即可。加工完後仔細調好焦距、嫁化即可工作。試驗證明,改動後的偏饋ku波段高頻頭用於普通小口徑正饋天線,其數字衛星接收機顯示的信號強度和信號品質均有明顯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