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所散發出的輻射電波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依國際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在50cm距離內必須小於等於25v/m的輻射暴露量。
但是您知道計算機的輻射量是多少嗎?計算機的輻射量:1、鍵盤1000v/m2、鼠標450v/m3、屏幕218v/m4、主機170v/m5、notebook2500v/m
長年一天8h-9h的在電腦前工作,
覺得輻射很強
心理壓力很大啊~~
轉一節文章,清看看:
即便都是鍵盤,不同廠商的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不同。將鍵盤、鼠標、屏幕、主機四種不同電腦部件放在一起做比較,本身就不是科學態度。更何況,從理論上講,耗電量越大的電子產品產生電磁輻射的幾率越高。在鍵盤、鼠標、屏幕、主機四者之中,顯然是主機和屏幕更耗電。
那麼,網上盛傳的檢測數據又是如何得來的呢?林志煌推測,這可能是某些對電磁輻射問題感興趣的大學生私下檢測的結果。他告訴記者,在一些電子商場,大學生很容易買到測試電磁輻射的簡易量表,它的前端是塊海綿體,內置一個小型感應器。一旦測量者無法對鍵盤、鼠標、屏幕、主機的測量距離做到“一視同仁”,得出的結果將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要知道,就電磁輻射來說,1000伏特/米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量級,怎會出自小小一塊鍵盤?”林志煌的解釋徹底為鍵盤“洗”清了“罪名”。
盡管有關電磁波是否會傷害人體腦電波的爭論,國際上尚無定論,但林志煌提醒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一定要認准“3c”標志。這一標志表示,該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符合國家標准。對於電腦前放上一盆仙人掌就能減少輻射的“民間妙方”,林志煌則不敢苟同:“除非你在面前放一塊鐵板將電磁波反射回去,否則只能是自欺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