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兩邊凹型 是為了搬運方便吧?放手用的凹槽。 這種故障叫做枕型失真。 一、行幅不正常的檢修
在ddd型水平枕校電路中,光柵的行幅大小由枕校電容兩端電壓高低決定,而枕校電容上的電壓一方面由場頻拋物波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狀態決定,另一方面由行輸出電路決定。所以,我們可以調節行幅電位器,使場頻拋物波發生變化。此時.如果行幅隨著變化(但不能達到理想狀態),說明枕校電容電壓能夠發生變化,場頻拋物波電路基本能夠工作,故障原因可能在拋物波放大偏置電路或行輸出電路;如果調節時行幅不變,那麼故障是由枕校電路引起的。
在12c總線控制式ddd型水平枕校電路中,當行幅不正常時,改變12c總線的h-wid項數據大小,如果行幅能夠發生變化,也說明場頻拋物波功放電路基本能夠工作,12c總線控制也正常,這時除了考慮場頻拋物波電路原因以外,還應該考慮行輸出電路工作情況;如果調節h—wid項數據大小時,行幅不發生變化,那麼行幅不正常的故障是由枕校電路引起。
行幅的調整是通過h—wid項數據來改變場頻拋物波功放管工作狀態進行的,所以改變h—wid項數據的大小時,測量場頻拋物波功放管基極電壓,如果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正常變化,說明用於行幅場頻拋物波控制信號正常,故障位於行輸出電路。行幅不正常的原因為行偏轉線圈、行逆程電容、s校正電容、行調寬電感、行輸出變壓器等不良。如果場頻拋物波功放管基極電壓不能正常變化,說明拋物波控制信號有問題,故障位於枕校電路,常見原因為12c總線控制電路以及場頻拋物波激勵控制電路異常。 我是車工,數控的,但是經常用焊的刀,[1]刀具是用到影響工作才磨,比如鈍了崩出口子不磨會壞刀壞產品甚至出事故,有時車的屑非正常出來要磨,有時車產品不理想也要磨,比如車刀下面或後面擦到了,平端面刀刃線不直,叫聲太大等,精車刀出現積屑瘤也要磨下,基本就這些差不多了,磨成啥樣要看你車啥東西,比如不繡鋼和鋁,刀前角就不一樣,我不知道你干這行多久了,給你推艱2篇文章,網上都有,第一篇車刀角度對車削加工的影響[ http://jiejunshijia.blog.163.com/blog/static/7953428200751510478449/ ],第二篇不銹鋼加工對刀具的基本要求[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b3%b5%b5%b6%bd%c7%b6%c8%b6%d4%b3%b5%cf%f7%bc%d3%b9%a4%b5%c4%d3%b0%cf%ec&sr=&z=&cl=3&f=8&wd=%b2%bb%d0%e2%b8%d6%bc%d3%b9%a4%b6%d4%b5%b6%be%df%b5%c4%bb%f9%b1%be%d2%aa%c7%f3&ct=0 ],`````````````````[2]磨刀竅門沒有速成的,要自己體會,有幾點還是要注意的,手要拿穩,不要太用力,不要按在一個地方磨,也不要經常按在砂輪兩邊磨平面,這樣會壞砂輪,如果可以,一只腳要踩在砂輪機,畢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不會確保砂輪機不會被震松,磨出的刀一般角度正確,面平,刃線直就可以了,磨完了要刀頭拿砂石條擦下鈍化處理,在這裡要跟你強調下刀頭倒頭倒角一定要圓,不能一邊多一邊少,也不要太大,意思下就可以了,這點在膛內孔刀上你就會明顯發現發磨正確了聲音小,光潔度高,耐用,碎屑正確排.`[3]刀在用時要輕靠輕退,不要一刀吃太多,不要出現刀變紅或聲音不對或碎屑或震動不正常,特別是車螺紋時一定要確保要刀頭上冷卻液,目前就想到這些,你做多了就知道了,至少我對手下學徒工是這樣講的,還有什麼再問題補充下,或pm我,或另發帖.我免費回你
1.等到肉切不開時就該磨了. 2.買個磨刀的石頭橫著磨,這面磨完了再換一面.至少磨到可以隱隱約約 看見人影. 3.從刀把往刀尖上磨,可以省力. 4.一定要用巧勁,輕了切不開,重了又怕砸到身上. (別看我是小孩,可我奶奶是她們村有名會磨刀的人.)手工刃磨經驗篇(轉) 對於磨刀,最好的工具當然是定角度磨刀器,它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你那不鋒利的刀磨到足以吹毛斷發,削紙成絲的鋒利程度,而且不需要很高的技巧。所以當我面對家裡一堆不鋒利的刀子的時候,就在幻想等買到了定角度磨刀器的時候大干一場,然後那些刀子都以漂亮的刀刃飛快的剃下我手臂上的汗毛的畫面。 可是當我所希望得到的dmt鑽石定角度磨刀器(我喜歡鑽石表面的磨具)一直沒有到貨的情況下,我再也無法打消自己磨刀的想法。盡管這聽起來有些暴殄天物的意思(我的刀雖然都不太值錢,可是我都非常喜歡它們)。仗著自己以前磨過一些刀(都是些菜刀,小折刀,磨的倒是鋒利,可是刀刃卻是異常難看),從一堆鈍刀裡挑了一把最便宜的,開始了我的磨刀歷程。 也別說,當你手裡握著上百塊錢的折刀要比握著十幾塊錢的菜刀態度要端正多了,而且好像也比較順利。在磨到第三、四把刀的時候,我欣喜的發現,經驗已經在慢慢積累,刀刃也開始變得平整漂亮了!終於,在合適工具的配合下,我磨出了刀刃光潔,寬度一致,鋒利如剃刀的刀子! 現在我寫下這些感受,分享給同樣熱愛著刀具-這“冰冷守護者”的朋友們,並請廣大刀友指正和批評。 一.工具篇 古語有雲: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做到要如同使用定角度磨刀器一樣的效果,合適的刃磨工具是必須的。 以前總以為磨石越寬越好(市售的磨石大約都在5cm-8cm左右),現在實際使用下來覺得還是寬度在1cm-2cm左右,長度在10cm左右的鑽石表面磨石效果佳。其原因是刀具的整條刀刃線很少是直線型的,大多是有一定的弧度,在刃磨時刀刃線不能全部貼在寬磨石上,而且我磨刀的手勢是單手以刀刃與磨石成45度左右夾角進行刃磨動作(原因以下會提及),相對較窄的磨石容易控制刀刃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磨刀石市售最細的大約在800目,在這個目數下磨石的磨損還是很快的,以至於需要不斷的調整刀刃與磨石的接觸來適應磨石的磨損。而我使用的鑽石表面磨石(包括紅寶石磨棒),由於其表面基本上不磨損,所以不需要頻頻改變刀刃與磨石的接觸面。因此,有條件的朋友最好使用鑽石表面的磨石棒,其不易磨損的優點會讓你在刃磨刀具時感到輕松很多,更易快速的磨出平面度好的刀刃。 我使用的工具從粗磨到鏡面效果拋光依次是金剛什錦锉-戈博鑽石磨刀棒-紅寶石磨棒-金相砂皮。 1:金剛什錦锉-適合較大動作使用。其表面極其粗糙,吃肉效果明顯、爽快,適合刀具的改刃及開刃工作,而且幾乎可以對付任何硬度的鋼材。 2:(戈博)鑽石磨刀棒-適合粗磨使用。得心應手的磨刀工具。其基本上不磨損的鑽石表面是我喜歡用它的主要原因。其優點還有不需加油,加水,干淨方便;便於攜帶、吃肉爽快,在外出、旅游期間也能輕松、快速的磨利你的刀子。用鑽石磨刀棒磨出的刀子已經能夠對付日常使用,但是為了美觀還需要進行精磨及拋光。 3:紅寶石磨棒-適合精磨使用。由紅寶石微粒制成的磨棒,目數大約在1500左右。其特點也是不易磨損的表面。在刃磨時只需加幾滴的水就可以了。用其磨出的刀刃已經可以達到削紙成絲的地步了。 4:金相砂紙-適合拋光使用。是將刀刃部份拋光到鏡面效果而又不失其鋒利的最終工具。使用時將其裁成合適寬度、長短的條狀,墊在條狀硬物上(如鋼皮尺)使用。 二.動作篇 在有了合適的工具,我們還需要一定的技巧。舒適和正確的姿勢是刃磨質量的保證。下面將我的姿勢較詳細的寫出,但是不一定適合你,僅做參考。 坐在寫字台或是餐桌前(坐著你會省力很多。要是站著或是蹲著你會感覺這更像是一種刑罰而不是在進行一樁讓人興奮的工作,因為不久你的腰就會直不起來)。將磨棒(具)成90度角放在你的面前。為防止桌面磨損,可事先墊上報紙或是布。但是不要太厚,要是那樣的話,你會發現太厚的報紙或是布將成為你的累贅-刀尖將不斷的刺在這些東西上。 用左手牢牢的按住磨棒,固定住它,不要使它在刃磨動作中產生移動。右手把持刀具把手部位,刀尖在左上角,與磨石成45度夾角位置。在刃磨左側刀刃時(刀尖向上,刀背向己時的位置,下同)大拇指按於刀身上,其余四指握住刀把;刃磨右側刀刃時大拇指按於刀背防滑槽的位置,食指按於刀身,其余三指握住刀把。這種姿勢可以更容易的固定刀具刃磨角度。之所以采用單手握刀是因為使用雙手時由於有兩股力量作用於刀上,作用力不平衡而造成刀刃表面不平,易出現凸面。 刃磨的時候手感很重要,用力均勻,不要輕手輕腳。如果感覺很順滑,那就是刀刃的平面已經全部貼在磨具上了,此時最好。如果感覺澀澀的,就說明刀刃只是部分在磨具上打磨,這時候就需要停下動作,觀察刀刃的被打磨部分,再調節打磨角度,直到確認全部刃面貼在磨具上打磨。此時記下刃磨角度,最好的辦法是記住刀背和磨具之間的距離,然後一邊刃磨一邊慢慢前進、後退刀身,直至磨到刀刃的每一個部分,每一種磨具都是采用這種姿勢。這裡有一個小訣竅:在磨左側刀刃時想象成在削磨具,磨右側刀刃時想象成在刮磨具,這樣會控制角度會容易一些。刃磨時需要經常觀察刀刃,以確定刃磨程度,便於控制刃磨質量。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平直的刀刃容易打磨,我就不說了。在遇到曲線刀刃的時候(如水滴型刀尖)這樣處理:刀刃打磨角度不要變,就是刀身橫向與磨具形成的夾角不能變,然後刀身自刀把位置慢慢抬起,刀身慢慢後退,直至磨到刀尖為止。在遇到凹型刀刃(如modmkv刀刃根部)時,需將磨具表面處理成圓弧形狀以配合凹型刀刃,手勢不變。打磨的時候行程一定不能長,要短,我打磨的時候行程大約才5mm左右,來回磨動,這樣角度容易控制。 最後就是刀具鋒利度的判斷,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判斷: 1:將刀刃迎向光源,慢慢轉動刀身,仔細觀察刀刃反光情況,尚未鋒利的刀刃會有白色點狀或是線狀反光,鋒利的刀刃則沒有這些現象。 2:用大拇指輕輕的橫向刮過刀鋒,感覺毛拉拉的,隱隱有“沙沙”聲音的是鋒利的表現,如果感覺較光滑,則尚未鋒利。 3:將一張紙(如作業本的紙,再厚就沒有意義了)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然後徑向用刀削,鋒利的刀應該很輕松的將紙一切為二,若有靠刀身撕裂而不是切開紙的現象出現,則說明刀還不是很鋒利。 4:用刀剃手臂上的汗毛,如果輕松的將汗毛剃下,說明刀已經非常鋒利了。 當你磨出一把鋒利,刀刃漂亮的刀子時,那種辛苦一場終有所報的滿足感是多麼地讓人陶醉! 基本上我的經驗也就這麼多了,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刀友多多指正。並希望我的拙作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將刀具使用,保養的經驗心得拿出來,以飨天下刀友。 磨刀通則: 1、不管磨什麼刀或用何種工具(lansky,spyder., 磨石…whatever),磨刀第一要件就是磨時要保持刀刃的固定刃角,這需要練習,但有一個老手都知道的小竅門就是磨前先用奇異筆先將刀的開刃區塗黑,再拿去輕磨幾下後,檢視刃區,若角度正確,則黑色將完整被磨掉,若否,自己觀察mark區後調整角度,抓到角度後就將感覺記起來,後續依此感覺磨刀。此方法新老手都適用,因為不同刀有不同角度,就算是專業磨刀師可能也要依不同刀之角度來調整感覺。 說到這邊,有一個迷思大家可以思考,是否每一支刀都要保持原出廠時的開刃角?從收藏者觀點,此點勿庸置疑。但從使用者觀點,我倒覺得值得商榷,我通常會依照自己的用刀習慣,來改變刃角,使刀能在手中做到最大的應用,但前提還是「就算你要改變刃角,你還是要保持固定改變後的刃角角度」。 2、當你可以在磨刀時固定刃角後,開始進入最關鍵程序了:磨的程度。磨刀是一種削薄磨去刀刃材料以制造新的鋒銳刃區(edge)過程,因此磨石的功能就以此為依歸,粗磨是進行上述過程,制造出鋒刃,細磨是去除粗磨過程中產生的毛邊,光則是更進一步加強細磨的功能。由此可知,刀磨的好不好關鍵在[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