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昌迪加爾市律師迪內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 [注: 簡介 女兒 nv er daughter古時稱千金 一般指直系血統的親生女孩子,專指女性。有時不是直系血統或沒有血緣關系,但得到認可的女性,且也可稱為女兒。] ,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 [注: 拼音是ér zǐ英文為:son 兒: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兒張口哭笑。“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兒”的字大都與“人”有關。] 凱沙夫·拉姆,而現在拉姆已經80歲了。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 [注: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同時代或略晚,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後裔。] 已經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102歲了。黛維現在的身體 [注: 廣義指人或動物的整個生理組織,有時特指驅干和四肢。 價值層面上的身體是公輩的活生生的血肉之軀,是公輩職能的正在承擔者,是操守義務的正在履行者。] 依然很結實,她現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面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醫院。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 [注: 青春[名詞],青春[油畫作品],青春[電影]] 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凶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 [注: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時間極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純淨的事物。-chaolu] ,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 [注: 平均壽命正文 某種粒子產生後到衰變時為止平均存在的時間,簡稱為壽命。當粒子運動速度很快甚至接近光速時,由於相對論性的效應,其平均壽命將比粒子靜止時的長,表現為同一種粒子的平均壽命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 [注: 指規定的某一個限度中最高的界限。-shangxian] 。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 [注: 磨損是零部件失效的一種基本類型。通常意義上來講,磨損是指零部件幾何尺寸(體積)變小。 零部件失去原有設計所規定的功能稱為失效。] 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