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optilon)公司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祖格市。幾十年來該公司以“舒適”和“質量”為第一要素,不斷地改進設計,經過與國外三十多家公司進行技術合作,拉鏈新品種不斷出現,其在世界各地都有設立企業和工廠,成為與美國的泰隆拉鏈公司、日本的吉田株式會社同樣著名的世界級拉鏈企業。
1953年德國首次推出了以塑料為原料制作的拉鏈,開創了非金屬拉鏈的先河。
我國拉鏈生產是在1930年由日本傳到上海的。當時,在上海城內侯家路,王和興辦起了我國第一家拉鏈廠,後來,吳祥鑫又開辦了一家拉鏈廠,1933年創辦上海三星(即華光)拉鏈廠。
1949年,我國有中小型拉鏈企業20余家,約有1000余人從業。主要靠手工操作,設備簡陋。
1958年上海三星拉鏈廠引進了德國生產的自動排米機,並進行了技術改革,將自動排米機速度從每分鐘1440轉提高到3000轉,相當於手工的230倍;拉頭生產由單頭沖制改革成十二道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50多倍;後道工序平光、刷光、洗帶、上臘、並帶、無梭織機等高效專用設備改革成功;推廣采用鋁鎂合金液體抽絲,硬質合金燒結成整體模等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了我國拉鏈行業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1958年隱形拉鏈(conceal)開始銷售。
1959年thegrand(l型)開始銷售。
1961年delrin樹脂拉鏈注塑機面世,delrin樹脂拉鏈開始銷售。
1963年efjon雙骨拉鏈開始銷售。
1971年針織布帶beulon拉鏈開始銷售。
1974年北京引進了瑞士的尼龍拉鏈(臥式)生產設備;隨著天津又引進了法國生產的八台滌綸拉鏈生產設備;不久國內如上海、浙江、湖北、廣東、等地又陸續引進德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非金屬拉鏈設備,非金屬拉在我國開始發展。
1978年漁網用拉鏈開始銷售。
1979年附翅膀的樹脂拉鏈vislon開始銷售。
1985年水密、氣密拉鏈開始銷售。
1988年joylonr軌道拉鏈開始銷售。
1989年離子電鍍拉鏈開始銷售。
1991年注射成型quicklon拉鏈開始銷售。
1992年everbright、vislon熱轉印拉鏈、注射成型(模鑄型拉鏈)開始銷售。
1993年qmeshe(quicklon)、qmate(成對quicklon)、qtouch(窗簾軌道quicklon)開始銷售。
1994年寬幅模鑄quicklon(連續注射成型)、大理開始銷售。開始銷售。從8月1日起“日本吉田株式會社”改名為“ykk”公司。
自1980年開始,特別是1995年以後,我國拉鏈生產以空前的速度發展,一大批新興的民營拉鏈企業脫穎而出,規模不斷擴大。拉鏈產品不斷增加,目前,世界上的三大類拉鏈,各個品種、各個規格基本上都能生產。1999年我國拉鏈的產量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產量超過了100億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拉鏈生產國。20世紀初,有位美國退休的足球運動員賈德森,想要設計一種一拉就ok的東西,他把這種東西取名為zip-fastener(用拉的紐扣)。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拉鏈。 不過當時賈德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真正把拉鏈應用並大量生產的是一位叫古田忠雄的日本人,他創立了聞名世界的ykk拉鏈,運用在各類服飾和器材上。美國的一個淘金者發明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