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選用原則,安裝與管理 生產與銷售
第四條漏電保護器的設計、制造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准。凡執行企業標准或行業標准的,均不得低於國家標准。
第五條生產企業需具有保證產品質量的技術文件、工藝、設備、生產環境條件、質量檢驗手段、管理制度及售後服務措施。
第六條生產企業經所在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後,應履行產品認證手續,並應具有國家有關部門授權的檢驗機構所出具的產品型式試驗報告。
第七條生產企業必須設立安全質量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檢驗人員。對出廠的產品,必須逐台進行安全性能檢驗,並出具產品合格證。
第八條漏電保護器必須經安全檢驗合格,並具有認證標志,方可銷售。銷售單位對其經銷的產品應有銷售服務措施。
第九條任何單位、商店經銷漏電保護器,必須經工商部門登記,並報當地勞動部門備案,接受監督檢查。
使用范圍與選用原則
第十條觸電、防火要求較高的場所和新、改、擴建工程使用各類低壓用電設備、插座,均應安裝漏電保護器。
第十一條對新制造的低壓配電櫃(箱、屏)、動力櫃(箱)、開關箱(櫃)、操作台、試驗台,以及機床、起重機械、各種傳動機械等機電設備的動力配電箱,在考慮設備的過載、短路、失壓、斷相等保護的同時,必須考慮漏電保護。用戶在使用以上設備時,應優先采用帶漏電保護的電器設備。
第十二條建築施工場所、臨時線路的用電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第十三條手持式電動工具(除ⅲ類外)、移動式生活日用電器(除ⅲ類外)、其它移動式機電設備,以及觸電危險性大的用電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第十四條潮濕、高溫、金屬占有系數大的場所及其它導電良好的場所,如機械加工、冶金、化工、船舶制造、紡織、電子、食品加工、釀造等行業的生產作業場所,以及鍋爐房、水泵房、食堂、浴室、醫院等輔助場所,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第十五條應采用安全電壓的場所,不得用漏電保護器代替。如使用安全電壓確有困難,須經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批准,方可用漏電保護器作為補充保護。
第十六條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超過30ma的漏電保護器,在其他保護措施失效時,可作為直接接觸的補充保護,但不能作為唯一的直接接觸保護。
第十七條選用漏電保護器,應根據保護范圍、人身設備安全和環境要求確定。一般應選用電流動作型的漏電保護器。
第十八條當漏電保護器作分級保護時,應滿足上下級動作的選擇性。一般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小於下一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或是所保護線路設備正常漏電電流的2倍。
第十九條在不影響線路、設備正常運行(即不誤動作)的條件下,應選用漏電動作電流和動作時間較小的漏電保護器。
第二十條選用漏電保護器,應滿足使用電源電壓、頻率、工作電流和短路分斷能力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選用漏電保護器,應滿足保護范圍內線路、用電設備相(線)數要求。保護單相線路和設備時,應選用單極二線或二極產品;保護三相線路和設備時,可選用三極產品;保護既有三相又有單相的線路和設備時,可選用三極四線或四極產品。
第二十二條在需要考慮過載保護或有防火要求時,應選用具有過電流保護功能的漏電保護器。
第二十三條在爆炸危險場所,應選用防爆型漏電保護器;在潮濕、水汽較大場所,應選用密閉型漏電保護器;在粉塵濃度較高場所,應選用防塵型或密閉型漏電保護器。
第二十四條固定線路的用電設備和正常生產作業場所,應選用帶漏電保護器的動力配電箱;建築施工與臨時作業場所用電設備應選用移動式帶漏電保護器的配電箱;臨時使用的小型電器設備,應選用漏電保護插頭(座)或帶漏電保護器的插座箱。
安裝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漏電保護器安裝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認證標志、試驗裝置,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停止安裝。
第二十六條漏電保護器的保護范圍應是獨立回路,不能與其他線路有電氣上的連接。一台漏電保護器容量不夠時,不能兩台並聯使用,應選用容量符合要求的漏電保護器。
第二十七條安裝漏電保護器後,不能撤掉或降低對線路、設備的接地或接零保護要求及措施。安裝時應注意區分線路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工作零線應接入漏電保護器,並應穿過漏電保護器的零序電流互感器。經過漏電保護器的工作零線不得作為保護零線,不得重復接地或接設備的外殼。線路的保護零線不得接入漏電保護器。
第二十八條在第14條規定的場所,必須設置獨立的漏電保護器。不得用一台漏電保護器同時保護二台以上的設備(或工具)。
第二十九條在安裝不帶過電流保護的漏電保護器時,應另外安裝過電流保護裝置。采用熔斷器作為短路保護時,熔斷器的安秒特性與漏電保護器的通斷能力應滿足選擇性要求。
第三十條漏電保護器經安裝檢查無誤,並操作試驗按鈕檢查動作情況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十一條各級勞動部門負責對安裝使用單位進行安全監察,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檢測檢驗站負責在用漏電保護器的常規檢測。常規檢測每年應進行一次,檢測的項目為絕緣電阻、試驗裝置性能和動作特性等。
第三十二條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漏電保護器運行安全的監督,並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條對在用漏電保護器的管理,應有明確的分工。對漏電保護器運行動作情況,包括正常動作、誤動作、拒動作等,都要記錄和統計分析。
第三十四條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檢查等應由電工負責進行。對電工應進行有關漏電保護器知識的培訓、考核。內容包括漏電保護器的原理、結構、性能、安裝使用要求、檢查測試方法、安全管理等。
第三十五條回路中的漏電保護器停送電操作,應按倒閘操作程序及有關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第三十六條運行中的漏電保護器發生動作後,應根據動作的原因排除了故障,方能進行合閘操作。嚴禁帶故障強行送電。
第三十七條使用者應掌握漏電保護器的安裝使用要求、保護范圍、操作及定期檢查的方法。使用者不得自行裝拆、檢修漏電保護器。
第三十八條漏電保護器發生故障,必須更換合格的漏電保護器。
第三十九條對運行中的漏電保護器應進行定期檢查,每月至少檢查一次,並作好檢查記錄。檢查內容包括外觀檢查、試驗裝置檢查,接線檢查,信號指示及按鈕位置檢查。
第四十條檢查漏電保護器時,應注意操作試驗按鈕的時間不能太長,次數不能太多,以免燒壞內部元件。
第四十一條漏電保護器的檢修應由專業生產廠進行、檢修後的漏電保護器必須經過專業生產廠按國家標准進行試驗,並出具檢驗合格證。檢修後仍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漏電保護器必須報廢銷毀,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回收利用。
第五章監督檢驗與處罰
第四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要對管轄區內的生產企業建檔建卡,對生產企業的漏電保護器產品安全性能實施監察。對產品安全性能不合格的企業,應及時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限期整改。
第四十三條勞動部門認可的特種電器安全檢驗機構,應配合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實施對漏電保護器產品安全性能的監督檢驗工作。
第四十四條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的項目為:驗證絕緣電阻和介電性能;驗證動作特性;驗證試驗裝置的性能;驗證溫升;驗證過電流保護特性(僅適用於具有該項功能的漏電保護器);驗證輔助電源中斷時漏電保護器的性能等。
第四十五條凡違反本規定,進行生產、銷售、安裝使用的,視情節輕重由勞動部門責令停產停銷或限期整改,並按規定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
第四十六條凡因產品安全性能不合格,或不按照本規定安裝使用而造成火災、爆炸、人身觸電傷亡事故的,應追究生產或使用單位的法律責任,並由其負責賠償經濟損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