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計顯示的體溫是否要加幾度?
旅行社通過外聯招徕客源,而做好接待前的准備工作,則由計調承擔。計調是計劃調度的簡稱,擔任計劃調度作業的人員,在崗位識別上被稱為計調員、線控、團控、擔當等,業內簡而通稱“計調”。主要任務是按接待計劃落實團隊在食、宿、行、游、購、娛等方面的具體事宜,以確保行程、日程正常進行。 計調其實分為兩種,對做國內線路的叫計調,而做出境的叫op(operation)。計調的工作聽起來好像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很容易說明,這工作就有點像調度又有點像後援,當旅行社負責拉業務、組團的外聯人員,把聯系好的游客名單拿來時,之後的工作就交給計調了,他會負責這個團的行程安排、住宿交通的保障以及價格核算等等。說得再具體一點,計調其實做的就是操作和聯絡工作。比如高先生,他主要做出境游,當外聯把名單交給他後,他就會把名單發給旅游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然後等他們把計劃發回來,當然其中還有許多需要協調的問題,比如住宿標准,交通方式等等。地接社方面也有專門的計調,他們就會具體到與航空公司聯系機票、聯系客房、派車接送旅客等等。客人交給導游他們也不能閒著,隨時都要解決旅游過程中的問題,直到把客人安全的送回出發地。 如何成為計調? 1、去考導游證,從基層干起,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考試,考前可參加培訓班,長期班6個月,短期班3個月或1個月,考試科目包括基礎導游知識、旅游法規、漢語言文學以及口試(景點知識的抽簽考試); 2、對旅行社操作流程摸清楚後可以接觸一些外聯和地接計調的工作; 3、開始做國內長線團,這時候就需要獨擋一面了,一干人等的吃、行、住、用以及安全問題就都在你身上背著呢; 4、更上一個台階,接手涉外出境團的業務,出了國門問題就更錯綜復雜,到時就能真切感受“鞭長莫及”的滋味了。 計調工作“五化”法 計調是旅行社完成地接、落實發團計劃的總調度、總指揮、總設計。“事無巨細,大權在握”,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自主性、靈活性。如果說“外聯”是辛勤的采購員,那麼計調就是“烹饪大師”,經他們的巧手要把“酸、甜、苦、麻、辣、鹹”的不同滋味調制出來以滿足不同團隊的“口味”,確實需要一定的技巧。計調人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錯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人性化。 計調人員在講話和接電話時應客氣、禮貌、謙虛、簡潔、利索、大方、善解人意、體貼對方,養成使用“多關照”、“馬上辦”、“請放心”、“多合作”等“謙詞”的習慣,給人親密無間,春風拂面之感。每個電話,每個確認,每個報價,每個說明都要充滿感情,以體現你合作的誠意,表達你作業的信心,顯示你准備的實力。書寫信函、公文要規范化,字面要干淨利落、清楚漂亮,簡明扼要、准確鮮明,以贏得對方的好感,以換取對方的信任與合作,一個優秀的計調人員,一定是這個旅行社多彩“窗口”的展示,它像“花蕊”一樣吸引四處的“蜜蜂”紛至沓來。 二、條理化。 計調人員一定要細致地閱讀對方發來的接待計劃,重點是人數、用房數,有否自然單間,小孩是否占床;抵達大交通的准確時間和抵達口岸,核查中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對方,迅速進行更改。此外,還要看看人員中有否少數民族,或宗教信徒,飲食上有無特殊要求,以便提前通知餐廳;如果發現有在本地過生日的游客,記得要送他一個生日蛋糕以表慶賀。如人數有增減,要及時進行車輛調換。條理化是規范化的核心,是標准化的前奏曲,是程序化的基礎。 三、周到化。 “5定”(定房、定票、定車、定導游員、定餐)是計調人員的主要任務。盡管事物繁雜缭亂,但計調人員頭腦必須時刻清醒,逐項落實。這很像火車貨運段編組站,編不好,就要“穿幫”、“撞車”,甚至“脫節”。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做到耐心周到,還要特別注意兩個字。第一個字是“快”,答復對方問題不可超過24小時,能解決的馬上解決,解決問題的速度往往代表旅行社的作業水平,一定要爭分奪秒,快速行動。第二個字是“准”,即准確無誤,一板一眼,說到做到,“不放空炮”,不變化無常。回答對方的詢問,要用肯定詞語,行還是不行,“行”怎麼辦?“不行”怎麼辦?不能模稜兩可,是似而非。 四、多樣化。 組一個團不容易,往往價格要低質量要好,計調人員在其中往往發揮很大作用。因此,計調人員要對地接線路多備幾套不同的價格方案,以適應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時留下取得合理利潤的空間。同客戶“討價還價”是計調人員的家常便飯。有多套方案,多種手段,計調就能在“變數”中求得成功,不能固守“一個打法”,方案要多、要細、要全,你才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縱然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 五、知識化。 計調人員即要具有正常作業的常規手段,還要善於學習,肯於鑽研,及時掌握不斷變化的新動態,新信息,以提高作業水平,肯下工夫學習新的工作方法,不斷進行“自我充電”,以求更高、更快、更准、更強。如要掌握賓館飯店上下浮動的價位;海陸空價格的調整,航班的變化;本地新景點,新線路的情況,不能靠“聽人家說”,也不能靠電話問,應注重實地考察,只有掌握詳細、准確的一手材料,才能沉著應戰、對答如流,保證作業迅速流暢。 計調人員不僅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要先學一步,快學一步,早學一步,以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從各種渠道獲得最新的資訊,並付諸研究運用,才可以“春江水暖鴨先知”。虛心苦學、知識化運作其實是最大的竅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