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行業標准,這對便器節水是一個有力的舉措。一位建材銷售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排水量為8升的普通馬桶銷路不好,6升以下的節水型馬桶比較受歡迎,其中,“兩檔式”雙鍵馬桶(可根據需要沖出3升或6升水量的馬桶)已成為主流產品。
通過雙鍵馬桶控制水量可以節約多少水呢?岳宗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每個家庭3口人計算,每人每天沖水4次,以9升馬桶為例,每月用水約為3240升;如果用3/6升馬桶則為每月1350升,不僅能節省1890升自來水,還能減少1890升污水的排放。
節水龍頭:開啟20萬次不跑冒滴漏
北京節水管理中心的資料顯示,家庭因為水龍頭沒關緊而“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是驚人的。據測定,“滴水”在一個小時裡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個月裡可集到2.6噸水。如果是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個月可集水12噸。
推廣節水龍頭在內的節水器具刻不容緩,但情形不容樂觀。以北京為例,目前全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的總普及率只有30%,市場上仍有節水龍頭“睡大覺”的情況存在。
岳宗文說,具有特殊功能的龍頭也並非都節水,無論是雙控式、感應式、腳踏式或自閉式的特殊功能節水龍頭,都應先看龍頭的質量。
“水龍頭質量好壞關鍵在閥芯。目前市場上的水龍頭主要采用橡膠閥芯、球閥芯和不銹鋼閥芯,其中不銹鋼閥芯是新一代閥芯材料,具有密封性好、使用期長等特點。另外,好的水龍頭應該是整體澆鑄,放在手裡感覺較沉重,敲打起來聲音沉悶,如果聲音很脆,極有可能是不銹鋼材料制成,這種龍頭的質量要比銅制龍頭差一個檔次。”岳宗文說。
岳宗文說,龍頭是否節水主要通過龍頭的水流量數據來判斷。一般來說,一個節水龍頭的流量為9升/分鐘,使用開啟20萬次不會跑冒滴漏,按一般生活使用頻率至少可以使用5年。
岳宗文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成立了相關的節水龍頭認證單位,節水龍頭可以通過帶有“節”字認證標志辨識。另外,有些高檔品牌的水龍頭通過增加水流中的空氣含量和壓力,也就是“柔化系統”,減低水龍頭的實際水流量,達到節水的目的。但這種水龍頭也有長期使用後容易出現敏感度下降等問題,要比普通水龍頭難維護,對此消費者要斟酌。
改掉不良用水習慣:能節水70%左右
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費水習慣很多。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再削皮;沖洗後再摘擇蔬菜;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不關水龍頭;停水時忘關水龍頭,來水時水流沒人管;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等等。節水專家分析,只要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不僅為自己省了錢,也為社會節約了水資源。
家庭節水有哪些妙招?我們綜合了一些專家的意見:
一水多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將洗衣等生活廢水收集起來,用作沖廁、拖地等,如此,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可節水1噸左右。
用洗米水、煮面水洗碗筷,可節省生活用水及減少潔精的污染;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洗水來澆花、洗車;用養魚的水澆花,還能促進花木生長。
用洗滌靈清洗瓜果蔬菜,需得用清水沖洗幾次,才敢放心吃。可改用鹽浸泡消毒,只沖洗一遍就夠了。
覺得廁所的水箱過大,可以在水箱裡豎放一塊磚頭或一只裝滿水的大可樂瓶,以減少每一次的沖水量。但須注意,磚頭或可樂瓶放得不要妨礙水箱部件的運動。但是,這些填充物體有時會阻礙實物沖淨、沖遠,或導致水管堵塞,產生安全隱患。尤其6升以下的馬桶,就沒必要安放這些東西。
馬桶或洗手盆釉面的質量會影響到用水量,釉面細膩平滑,釉色均勻一致,吸水率小的產品,沖洗時可以省水,一次就沖洗干淨。可以通過實驗驗證,例如在釉面滴上紅色液體數滴,數秒鐘後用濕布擦干,釉面無髒斑點的為佳。
在水箱中滴入幾滴食用色素,等20分鐘(要確定這段時間內沒人使用馬桶),如果有顏色的水流入馬桶,就表示這水箱在漏水。
將所有水龍頭關緊並確定這段時間無人用水而水表仍在動,就表示屋內或地下水管在漏水;水龍頭關緊後仍滴水,要速換橡皮墊。
將全轉式水龍頭換裝成1/4轉水龍頭,縮短水龍頭開閉的時間就能減少水的流失量;
冬季要特別注意檢查水管和預防水管破裂:雨季洪水沖刷掉的覆蓋沙土,冬季之前要補填上,以防土層過淺凍害水管;屋外的水龍頭和水管要安裝防凍設備(防凍栓、防凍木箱等);屋內有結冰的地方,也應當裹破麻袋片、纏繞草繩;一旦水管凍結了,不要用火烤或開水燙,那樣會使水管、水龍頭因突然膨脹受到損害,應當用熱毛巾裹住水龍頭幫助化凍。
淋浴時用低流量蓮蓬頭,或加裝緩流水龍頭氣化器。
洗澡改盆浴為淋浴,並使用低流量蓮蓬頭,避免長時間沖淋;多人洗澡時,一個接一個連接不要間斷,可節省等待時熱水流出前的冷水流失量。
洗車使用有栓塞管嘴的水管或用水桶及海綿抹布擦洗。
控制適量的洗滌物,避免洗衣機及洗碗機中洗滌物過多或過少;選擇有自動調節水量的洗衣機,洗衣清洗前先脫水一次,可節省用水及清洗時間;如果將漂洗的水留下來做下一批衣服洗滌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至40升清水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