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宇散熱器牌是哪個廠出的 1.大型企業優勢突出。 南通遠洋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占地21萬平方米,占用長江岸線1120米,擁有"二塢二泊"(15萬噸級"南通"號和8萬噸級"遠通"號浮船塢各一座,15萬噸級和10萬噸級碼頭各一座),還建有一個可同時系靠2艘10萬噸級和4艘6萬噸級遠洋船舶的修船錨地。在1999年著名的《亞洲勞氏海運》對亞洲最佳修船企業進行評比時,該企業僅次於韓國現代集團榮獲第二名,是跻身"亞洲修船四強"唯一的中國修船企業。目前,已形成年修船130艘的生產規模,2002年修3萬噸以上船129艘,實現產值6.64億元(名列全國第一),同比增長38.5%,銷售收入6.38億元(名列全國第一),同比增長31.8%,創匯7950萬美元(名列全國第一),人均利潤、塢修周期等指標也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同行第一。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系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與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合資舉辦的船舶制造企業,總投資2.4億美元,中日雙方各占50%;擁有30萬噸級的干船塢,占地53萬平方米,沿江岸線680米。公司面向國際市場,主要從事17萬噸級散貨輪、第五代5400標箱的集裝箱船、30萬噸級油輪等大型高精尖船舶的建造,年生產設計能力72萬噸。該企業第一艘4.7萬載重噸貨船於1998年開工投產,1999年5月8日下水。2002年完成三個船型5艘船的生產、交付。其中,5400teu集裝箱船是我國目前擁有箱位最多、裝備最先進的第五代集裝箱船,其成功建造填補了我國建造大型集裝箱船的空白;30萬噸級vlcc超級油輪稱海上"巨無霸",是迄今我國建造的最大型船舶之一。2002年公司實現了階段進度目標,造船完工量51.5萬載重噸(居全國第二),產值13.04億元(居全國第六),出口交貨值15.35億元(居全國第五),手持新船意單170.1萬載重噸(居全國第二),經濟效益突出,實現利潤1.1億元。去年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全國造船業中獲得人均造船噸位、人均產值、每噸位能耗、人均出口創匯等4個單項指標的第一。 南通中遠船舶鋼結構有限公司是中遠集團下屬的大型船舶配套企業,占地35萬平方米,占用長江岸線2240米。其前身是具有12萬噸拆船能力的"南通遠洋鋼鐵有限公司",於1998年7月更改為現名,並與世界上最大的艙口蓋公司--芬蘭麥基嘉(maegregor)集團合作建成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艙口蓋生產線,年產1.2萬噸,是亞洲最大的艙口蓋生產線。該企業2002年生產艙口蓋超萬噸,合計完成結構件2.5萬噸,銷售1.45億元。 2.地方船廠初具規模。 南通沿長江、黃海和運河各岸線還布有幾十家地方船舶工業企業(大多是民營船廠),不少已初具規模。如長江岸線港閘區內的南通亞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占用岸線1000米,占地22.6萬平方米,擁有兩座船台和一座平台;其中一號船台236米×43.5米,配備63t、250t吊機各一台,能生產3萬噸載重噸船舶;二號船台170米×42.5米配50t龍門吊2台,還有72米平台一座配50t吊機1座,設計能力全年耗用鋼板2.5~3萬噸。達標後年可造船10萬載重噸,產值3億元以上,是目前南通僅次於中遠川崎的民營船廠。通州境內的通洋船務有限責任公司,占岸線長200米,占地30萬平方米,有100米×110米鋼筋混凝土船台,承造各種規格鋼質甲板、集裝箱吊桿駁、趸船、油船、快速滾裝船年造船能力1萬載重噸。南通港閘造船廠,占長江岸線200米、占地2.5萬平方米,擁有5000噸級船台二座、1.2萬噸級船台一座,曾生產過多種駁船(包括國內最大泥駁)、拖輪、全液壓工程船等,產品得到中國船級社及英國、美國、挪威等船級社認可,並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去年生產135米油輪,造船11艘約1.6萬載重噸。啟東境內的惠港船廠,占用長江岸線200米,可按客戶的需求生產5000~9000噸級駁船以及工程船舶。沿海地帶的主要有啟東漁輪廠、如東堅鎮船廠(規模較小)。這些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將有待於自身積累、借助外力尤其是伴隨著沿江沿海大開發而不斷擴大。 3.配套企業小有名氣。 南通的船舶配套工業已擁有三十余企業,除南通中遠船舶鋼結構有限公司外,單單原屬中船總公司配套歸口廠的就有南通航海機械廠、南通交通機械廠、南通昭和機械有限公司、南通申通機械廠、中船(南通)船機廠、通州非標設備廠、如皋順達船舶冶金廠、海門華海水上救生設備有限公司、南通東方船用設備有限公司、南通大榮潤滑設備有限公司、利達密封件廠等十多家。其中,南通航海機械有限公司采用模塊化設計,推出十多種模塊新品為出口船和軍船配套,經濟效益良好;申通機械廠開發了已獲得專利的針刺管三大系列產品,不僅用於艦船,而且大量用於礦山、電站、機組,打開了一條船用配套專業廠生產非船產品的通道;中船(南通)船用機械廠,依靠科技進步和現代管理,開發生產了熱交換器、海水濾器、消音器、壓力水拒、泥箱、油濾器、滑油磁性濾器、散熱器、軟管盤車等系列產品。近年來又與科研單位研制了板式熱交換器、機艙行車、廚房污物粉碎機、膜空分制氮機、燃油加熱濾器等產品。現已正常為南通"中遠川崎"配套,2002年工業產值達4000多萬元;南通高欣金屬陶瓷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先進熱噴塗工藝技術已為南通遠洋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大型遠洋船舶修理中的機械零部件修復實現了成功的技術服務;南通交通機械廠研制的qn6004船用多功能機床,一機五種功能,成功地將傳統機械裝備為船用;東方船用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船用液壓聯軸器系列專利產品,技術領先,達到當代船用配套件先進水平。南通航海機械有限公司還研制了自淨濾器、液壓支撐和核水二次淨化裝置等新產品,這些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品為企業增強了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南通鋼結構件業頗有特色,已初具規模的企業30家左右。這些企業的主要特點為場地大,起吊能力強,焊接設備先進。從產品上可分為重型鋼結構和輕型鋼結構兩類。重型鋼結構除中遠船舶鋼結構有限公司外,南通虹波機械廠等也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生產基地;輕型鋼結構中以通州大通鋼業有限公司為代表,該企業獲鋼結構二級資質證書,還擁有建築施工承包一級資質證書,在國內外享有很好的信譽和影響。另外"通州蛟龍"、"通州海通"、"南通環宇"、青龍港船廠等10多家鋼結構企業也都各有千秋,目前這些企業總的生產能力約在25~30萬噸左右。至2005年,銷售額約達15億元以上。 4.船舶勞務享譽華夏。 南通是"钣焊之鄉",船舶勞務輸出聞名全國,上海、大連、廣州、南京、青島、天津十多家大船廠都有南通的勞務大軍,計1。2萬人。從大連船廠vlcc超級油輪50%的焊接由南通牌勞務大軍承包,到特大規模企業上海外高橋船廠首選進去的勞務工人也用"南通牌",就足以證明南通船舶勞務大軍的影響和實力。 當然,南通船舶工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為:一是地方企業在裝備水平、管理水平、企業規模諸方面與中遠企業差距甚遠,與之配套的企業和產品還不多,短期內很難出現中遠企業帶動地方企業高速發展的局面;二是國產化裝船率水平很低。目前日本國產化裝船率已達99%;韓國次之也達到85%以上,中國僅30%左右,南通則更低。除艙室機械、消防救生設備、煙火信號、錨鏈、推進器等略有優勢外,在舾裝乃至船機、船電、通訊導航等方面十分薄弱,其它方面幾乎還是空白;三是部分地方性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企業資金、人才短缺現象比較嚴重,少數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第四,管理體制尚未健全,行業指導有待加強。目前全市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企業布局范圍較廣,分屬於不同地區和部門,容易相互分割、各行其事,尤其是上一輪機構改革中已撤消市船舶工業公司,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強化行業管理的有關組織、協調、規劃、監督、服務等功能,並充分發揮船舶工業協會的作用。目前,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因經費短缺等原因,其功能、作用尚未完全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