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彩電缺綠色怎麼修正文

彩電缺綠色怎麼修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上廣電2971f彩電缺綠色,三槍電壓正常,請問怎麼維修
 
一台創佳cf2996d彩電,缺綠色,三個燈絲全亮,三個陰極有120電壓。能不能救活了。
外加燈絲電壓6,用x1k擋測柵極與rgb極之間的電阻,正常應該是5k以下,如大於15k就是老化,解決辦法:用40010uf的電解電容,用180充滿電後,+極接柵極,負極接陰極,電擊幾次就ok了。:w::w:
 
家用電一般不涉及三相電,只是單相兩線和單相三線兩種形式。兩線制中,能常是暖色線(紅、橙等)接相線(火線),冷色線(黑、藍、綠)作零線。三線制中,增加一根黃綠相間色的線作地線,這是國際上通用的顏色,與電器的外殼相接。
家用的電源插座,兩線的都是隨意插,不辨方向,彩電、碟機等黑色家電及一些塑料外殼的小電器一般都采用這種方式。三線電源插座,中間那個大的是地線(e),其下方的倒“八”形孔中,右側是接相線(l),左側是零線(n)。
兩個及多個開關控制一個燈的電路,見附圖:<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0/93/81/1436109381.14674849.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0/93/81/1436109381.14674849.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零線與火線的區分應從電源上區分,一般照明為220伏和動力380伏。可用試電筆區分火線和零線,也可通過萬用表測量。220伏為單相一火一零兩根線,多用紅色線接火線、綠色線接零線。380伏為三根火線。兩開關控制一盞燈,只需兩個單刀雙擲開關接法即可。中學物理上有相關知識,你也可到書店賣有關常用電工基礎的書看一下。為了使交流電有很方便的動力轉換功能,通常工業用電,三根正弦交流電。電流相位(反映電流的方向大小)相互相差120度。通常我們將每一根這樣的導線稱為相線(火線),通常電力傳輸是以三相四線的方式,三相電的三根頭稱為相線,三相電的三根尾連接在一起稱中性線也叫&quot;零線&quot;。叫零線的原因是三相平衡時刻中性線中沒有電流通過了,再就是它直接或間接的接到大地,跟大地電壓也接近零。地線是把設備或用電器的外殼可靠的連接大地的線路,是防止觸電事故的良好方案.火線又稱相線,它與零線共同組成供電回路。在低壓電網中用三相四線制輸送電力,其中有三根相線一根零線。為了保證用電安全,在用戶使用區改為用三相五線制供電,這第五根線就是地線,它的一端是在用戶區附近用金屬導體深埋於地下,另一端與各用戶的地線接點相連,起接地保護的作用。
火線、零線、地線的顏色
按我國現行標准,從線色上分,一般應該是火線-紅色,零線-綠色或黃色(也有的是黑色),地線是黃綠相間。如果是三相插座,左邊是零線,中間(上面)是地線,右邊是火線
用電分為動力用電和家用電.
動力用電就是常說的380伏電,多用於工廠.這種電多是三相四線.四線中三根火線,一根零線.火線是指三相四線電網abc中的任意一相,零線是指三相四線對地無電壓有電流的那一根電線,三根火線經過負載如電動機等用電設備後都經過零線形成回路,設備才能正常工作.零線在發電廠是接地的.一般情況下,三相電路中火線使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表示三根火線,零線使用黑色。
家用電是指我們常說的220伏電也叫單相電,有兩根線,一根火線,一根零線.火線經過負載如燈泡等用電器後經零線形成回路,用電器才能正常工作.這裡的零線在發電廠也是接地的.單相照明電路中,一般黃色表示火線、藍色是零線、黃綠相間的是地線。也有些地方使用紅色表示火線、黑色表示零線、黃綠相間的是地線。一般情況下紅色是火線,藍色是零線,黑色是地線.
動力電和家用電的零線雖然在發電廠都是接地的,但我們平時說的地線和零線不是一個概念.你看我們家裡的三孔電源插座,如果是正規施工,其中一個孔是火線,一個孔是零線,一個孔是地線.這裡的地線整座樓匯集後接地.這才是常說的地線.多數家用電器都要求要接地線,就是要和這根地線接在一起.
火線是帶電的,地線和零線是不帶的,家用兩插孔的插座裡有一根火線,一根零線,用電筆能測出帶電來的是火線,不帶電的是零線,三插孔的插座裡才有地線,地線要連接在用電器的外殼上,以防止電器漏電使人觸電傷亡。
另外,家用插座裡各孔的接線位置是有規定的,如果拆開插座可以看到,標有l標記的點是接火線的,n標記的是接零線的,地線有個專門的接地符號。不懂的人千萬還要亂接(特別是地線的位置),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地線是作為電路電位基准點的等電位體。這個定義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實際地線上的電位並不是恆定的。如果用儀表測量一下地線上各點之間的電位,會發現地線上各點的電位可能相差很大。正是這些電位差才造成了電路工作的異常。電路是一個等電位體的定義僅是人們對地線電位的期望。henry給地線了一個更加符合實際的定義,他將地線定義為:信號流回源的低阻抗路徑。這個定義中突出了地線中電流的流動。按照這個定義,很容易理解地線中電位差的產生原因。因為地線的阻抗總不會是零,當一個電流通過有限阻抗時,就會產生電壓降。因此,我們應該將地線上的電位想象成象大海中的波浪一樣,此起彼伏。
目前,我們使用的電源插座大多是單相三線插座或單相二線插座。單相三線插座中,中間為接地線,也作定位用,另外兩端分別接火線和零線,接線順序是左零右火,即左邊為零線,右邊為火線.凡外殼是金屬的家用電器都采用的是單相三線制電源插頭。三個插頭呈正三解形排列,其中上面最長最粗的銅制插頭就是地線。地線下面兩個分別是火線(標志字母為&quot;l&quot;livewire)線(標志字母為&quot;n&quot;naughtwire),順序是左零右火,(插頭背面對著自己本人時)。
地線通過深埋的電極與大地短路連接。市電的傳輸是以三相的方式,並有一根中性線,三相平衡時中性線的電流為零,俗稱&quot;零線&quot;,零線的另一個特點是與地線在系統總配電輸入短接,電壓差接近為零。三相電的三根相線與零線有220電壓,會對人產生電擊,俗稱&quot;火線&quot;。
為什麼會觸電?
有的人誤以為零線就是地線,把家用電器的接地和零線接一起,那麼火線在和零線形成回路的同時也和家用電器的外殼形成回路,使外殼帶電,尤其是在零線因故障已斷開而電源插座接地又不好的情況下更容易觸電.
1、零線:在家庭用電中,零線通常是指從變壓器接地體引出來的線,它的接電阻有嚴格的規定,必須小於等於0.5歐姆,這樣才能保證用電設備正常使用;
2、火線:是相對於零線來說的,通常家庭用電只是用三相電的其中一相,它的線電壓為220伏,它是通過零線構成回路使家用電器工作的;
3、地線:我們給家用電器接的電線,通常是為了安全和消除靜電而接的地線,它對接地電阻沒有嚴格的要求,通常是比較大的,對地電壓沒有電流通過時為零,把它做為用電器的零線是無法讓設備正常工作的;
4、中線:
就是將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與電源(發電機和變壓器)的接地線做金屬連接起來的那條線,它要求供電給用電設備的線路中的熔斷器或空氣開關,在用電設備一相碰殼時,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斷開電路,從而保護設備和人生安全;
5、家中的插座不是三相插座而是三線插座,它的中間是接地線的,兩邊是用來接零線和火線的,雖然電工手冊上也有左零右火的規定,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要求並不那麼嚴格。
照明電路裡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另一根則叫零線。火線和零線的區別在於它們對地的電壓不同:火線對地電壓為220v,零線對地電壓為0.家裡的一般是三孔插座不是三相插座,中間是接地線,兩邊是火線和零線,右邊為火線(l),左邊為零線(n).
火線和零線的區別在於它們對地的電壓不同:火線對地電壓為220v,零線對地電壓為0
中線是從發電機或電力變壓器中性點引出的線,如果它不接地就稱為中線,如果將它良好接了地(大地為零電位),此時的中線就又稱為零線了。民用電的零線和地線雖然都從同一點引出,但它們各自的功能是分開的,不能混用。比如零線和火線是用電的回路線,它們和電器的外殼是緣的,線裡流動的電流是同樣大小的,故線徑是同樣的粗細。而地線是和電器的外殼相聯的,當電器有故障時當中才有電流流通,一般沒有電流,故其線徑要細得多。零線和火線是用電的回路,故絕不能將零線接到外殼上,那會使人觸電的。
火線和零線區別
火線和零線都是帶電的線,。零線不帶電是因為電源的另一端(零線)接了地,我們在地上接觸零線的時候,因為沒有位差,就不會形成電流。零線和火線本來都是由電源出來的,電流的正方向就是由一出,經過外部設備,從另一端進.形成一個回路。零線和火線的區別就是電源的兩個端子其中的一個接了大地
零線和地線區別
1.零線和地線這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2.地線的對地電位為零。使用的電器的最近點接地。
3.零線的對地電位不一定為零。零線的最近接地點是在變電所或者供電的變壓器處。
4.零線有時候會電人,在什麼時候呢?當你的電爐子不發熱了,千萬不要以為沒電了,不會電人,錯啦!有可能存在這樣的可能,離你的電器很沅的地方n線斷開了,用電壓表一量會發現,電器的ln線都是市電的電壓!
5.地線不會電人,除非很糟的情況,設計者不懂,或者胡亂搞的產品!
6.在你的電路中有零線和地線的話,你會發現有一個高耐壓電容在他們中間。
 

索羅58mm濾光鏡多少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