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25 p空調制熱和2000w油汀制熱哪個耗電正文

1.25 p空調制熱和2000w油汀制熱哪個耗電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上海、廣州等全國多個城市的1000多人報名參加,主要以散客身份為主。由於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可供參觀的現場席位最多只有2000個,且要先滿足部隊、科研單位、政府等部門人士,因而,實際普通參觀者的名額並不到2000人。

而此前媒體報道的800元門票的價格則有可能上浮。具體調價結果旅行社將於2007年9月28日公布。

據了解,這些參觀者僅限於我國國內的旅游者。目前,國外游客仍不在現場參觀的接待范圍之內。

身份知會所在地公安

據了解,我國游客只需將身份證件傳至旅行社、並交納一兩百元訂金,即可“預訂”參觀名額,而無須提供工作單位等其他信息。一旦發射中心確定了發射的具體日期,旅行社將會提前幾天通知報名者。

旅行社在收到報名者的身份證件復印材料後,會在備份後提供給衛星發射中心審核。發射中心並會就游客的身份向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核實,並通知當地公安機關,以備緊急情況時能迅速、隨時聯系到相關人士。

最多提前兩小時入場

據旅行社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嫦娥一號”發射的日期初步定在2007年10月26日前後,且具體的發射時間“極有可能在晚上”。但更確切的發射時間尚有待於相關部門的最終確定。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將在10月月底發射。

心急的游客是否可提前進入發射基地目睹“嫦娥一號”的風采呢?對此,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絕對不可能”,因為出入基地的車輛均需憑特制的通行證方可放行。而由旅行社統一組織的散客則會乘坐統一的大巴進入發射基地,“最多提前一兩個小時”。

可攜攝像機拍攝發射

發射當日,所有的游客均將在距衛星發射中心60多公裡外的西昌市區集合,然後乘坐專門的大巴進入發射中心,當晚參觀完發射盛況後再返回西昌市區。另據了解,觀景台離發射點約2.5公裡。為了滿足游客拍照留影的要求,旅行社方面透露,本次參觀將可能與以前一樣,允許游客攜帶照相機及攝影機拍攝留念,記錄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此外,為配合“探月旅游”,當地旅行社還開發設計了豐富的景點,構成“一日游”、“兩日游”等。

發射初定2007年10月24日18:05

據專家透露,衛星最佳發射時間的確定相當復雜,需對當地雷電、降水和雲量等因素進行詳細分析,並結合相關歷史資料來判斷。在航天、衛星發射、氣象、天文等多個部門反復協商下,最終確定了最佳發射窗口為10月24日下午6時05分左右。

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准備工作緊張而有序,用於發射“嫦娥1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經吊裝進3號塔的回轉平台,而“嫦娥1號”也已經進入發射區3號發射塔靜靜矗立,藍色的回轉平台緊緊閉合,呈測試狀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測試發射、測量控制等五大系統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精測細量,為確保“嫦娥1號”衛星順利發射升空進行最後的准備,目前准備工作一切順利。

據了解,為確保“嫦娥1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2號、3號發射塔都進行了數十項技術改造。目前,中心兩個塔架均具備發射“嫦娥1號”的能力。有專家評價說,升級後的3號發射塔架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射塔架之一。數天之後,“嫦娥1號”將從85米高的3號發射塔起飛,奔往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屆時世界將再次矚目中國。

“嫦娥一號”已“站”上發射塔

10月17日下午,記者驅車自西昌市城區出發,沿西南方向上泸黃高速公路。沿途,不時可見火箭雕塑以及“衛星城”等標語。約35分鐘後,汽車自漫水灣鎮下泸黃高速公路,拐上一條柏油簡易公路。當地人把進這條簡易公路稱之為“進溝”,不知是否與衛星發射基地在山溝溝有關。

發射中心17日戒備森嚴,18日可參觀

由於衛星發射在即,衛星發射中心10月17日全天禁止游客參觀。

站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石雕前,遠遠可看見一幢高大的建築。當地人介紹,那就是即將發射的“嫦娥一號”發射架。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門前,一名衛兵威嚴地站立著,另一名衛兵來回檢查過往車輛、行人的證件。

據當地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10月16日和10月1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正常對游客開放。

此外,“嫦娥一號”發射前,附近方圓四公裡之內的居民將撤離,2.5公裡內的居民必須撤離出該區域。據稱,此舉是為預備火箭發射萬一失敗,避免對附近居民造成人員傷亡。

“嫦娥”發射架下,燈光閃爍

10月17日,記者進入發射中心附近區域,距最近的衛星發射架不過200米遠。站在發射中心南面的半山腰上,可見發射中心三面環山:左側是牦牛山,右側是峽谷口,對面的山峰較小,當地人尚未為其取名。

記者看到,高大的2號發射塔和3號發射塔分隔在兩個區域。亞洲最高的2號發射塔,固定架和移動塔處於分開的狀態,分別矗立在一條鐵軌的兩頭。

最為顯眼的是即將發射“嫦娥一號”的3號塔。和2號塔不同的是,3號塔是全封閉的,從外面看就像一座沒有窗戶的大樓,樓頂上方是一部巨大的橘紅色吊車。

據航天專家評價,升級後的3號發射塔架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射塔架之一。另外,分布在發射基地各處的6個避雷塔尖高聳入雲,最長的約有70層樓高。

據了解,截至10月17日下午,用於發射“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和“嫦娥一號”都已經吊裝上發射塔,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

記者看到,基地內車輛、人員來回忙碌著,“嫦娥一號”發射架下,數盞電燈分外閃亮,如發射時噴射出的火焰一般。

此前,為確保“嫦娥一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2號、3號發射塔都進行了數十項技術改造。目前,中心兩個塔架均具備發射“嫦娥一號”的能力。

觀景平台屋頂用鐵皮搭建

花800元錢,可在指定區域觀看“嫦娥一號”發射盛況。記者昨日了解到,組織觀看此次衛星發射的西昌金英旅行社已停止接收報名和預報名。昨日中午,記者來到該旅行社,工作人員正緊張地通知全國各地交納訂金的游客。

“我們通知這些游客於23日趕到西昌。”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說。記者發現報名前去觀看衛星發射的武漢游客寥寥數人。

據了解,金英旅行社受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委托獨家辦理國內外游客參觀手續。該旅行社開設了衛星基地旅游紀念品專賣店,成立了衛星基地講解隊。

記者還提前探訪了“嫦娥奔月”觀景平台。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看到“觀景平台”為一棟四層樓房。

屋頂上用鐵皮搭建了錯落有致的兩層“觀景平台”。“衛星發射時,在這裡就可以看到火箭扶搖升空的情形”,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站在樓上,遠望正前方,隱約可以看到“嫦娥一號”發射架的雄姿。——這裡距發射基地剛好4公裡。


嫦娥一號”將利用上海造”激光眼”拍下首張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不論“嫦娥”奔月還是登月,首先要制作一張月球地圖,這是每個制訂探月計劃國家的必答題,有望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也不例外。

記者獲悉,該星搭載上海科研人員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計,將承擔我國首位“探月攝影師”之責,為世人拍下第一幅擁有較高精度的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首只太空“激光眼”

作為“嫦娥一號”最重要的載荷之一,這台激光高度計的正樣產品目前已裝星。在上海可以見到其初樣產品,“身長”30厘米,“體重”15公斤,看上去像是一台放在鐵盒子裡的攝像機,但它“拍”的東西可不是平面影像,而是三維立體的。令專家自豪的是,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以往科研基礎上,僅用兩年時間便按時交付這只“激光眼”,關鍵部件全部實現國產,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並即將成為我國首台發射進入太空的激光高度計。

激光拍照“掐秒表”

“激光眼”的制圖形式非同一般,不是靠成像,而是靠“秒表”。激光高度計會向月球不斷發射和接收反射回來的激光,並不斷精確計時。“嫦娥一號”有了它,就好似向月亮表面一個接一個派出“光速短跑隊員”,這些“運動員”一觸到月面就即刻原路返回;激光高度計根據其“跑步”成績,就能實時計算出其所跑距離,從而分辨出月面哪高、哪低,哪是山脈、哪是盆地,最終得到各處的實際海拔,合成為一幅帶有月球高程的完整地形圖。

按計劃,在“嫦娥一號”進入環月階段後,激光高度計便開始工作,不論月球表面是白天還是黑夜,也不論衛星處於正飛還是側飛,都將長期開機,在200公裡軌道高度上,每隔一秒發射一束激光。就這樣,“嫦娥”像繞絨線球一樣,圍著月亮轉了一圈又一圈,留下一個個激光“足印”,把月表狀況統統掃描下來。

為後期著陸打基礎

激光高度計技術不僅將為後期探月工程打基礎,還將延伸至其它深空探測領域。美國科學家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火星探測器上都采用了這種激光高度計,通過不同顏色來標定不同高度,火星地貌簡潔形象地展現出來,這也為火星探測器選定最佳著陸點提供了極有價值的依據。

據透露,我國已開始著手火星和小行星探測論證,這類“激光眼”有望在其中發揮作用。

“嫦娥1號”將在10月24日下午6時許發射升空。有關天文空間研究方面的專家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據專家透露,衛星最佳發射時間的確定相當復雜,需對當地雷電、降水和雲量等因素進行詳細分析,並結合相關歷史資料來判斷。在航天、衛星發射、氣象、天文等多個部門反復協商下,最終確定了最佳發射窗口為10月24日下午6時05分左右。

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准備工作緊張而有序,用於發射“嫦娥1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經吊裝進3號塔的回轉平台,而“嫦娥1號”也已經進入發射區3號發射塔靜靜矗立,藍色的回轉平台緊緊閉合,呈測試狀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測試發射、測量控制等五大系統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精測細量,為確保“嫦娥1號”衛星順利發射升空進行最後的准備,目前准備工作一切順利。
據了解,為確保“嫦娥1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2號、3號發射塔都進行了數十項技術改造。目前,中心兩個塔架均具備發射“嫦娥1號”的能力。有專家評價說,升級後的3號發射塔架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射塔架之一。數天之後,“嫦娥1號”將從85米高的3號發射塔起飛,奔往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屆時世界將再次矚目中國。

嫦娥一號如果發生異常,可用激光摧毀

火箭裡有的部件有兩個或三個,允許一個或者兩個零件是壞的,不影響整個火箭的正常工作。還有的設備是“雙點雙線的冗余”等。

另外,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技術人員還為火箭“減輕負擔”(專業上稱之為“降額設計”),采取雙線設計,留有余量,保證線路安全。一般可以為設備降一半的負擔。
據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2003年以來,做了一些相關系統級的冗余,主要是控制系統的冗余。

記者了解到,火箭飛行時,有一個測量系統測量其位置、速度等。其計算機設備采用3個cpu的。據介紹,火箭包括控制系統(類似轉向等設備)、結構系統(承載)、動力系統和測量系統。
異常運行超過安全范圍火箭將被擊碎

當前,針對“嫦娥一號”的發射安全工作,已做到萬無一失。在人員疏散方面,由當地政府負責(本報曾作詳細報道)。其他安全方面,由部隊和科學家們負責。

不僅如此,“基地已做好應付最壞打算的技術准備,而且非常先進和成熟。”昨日,參加漫水灣“發射安全”會議的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針對火箭升空可能出現的萬分之一可能性的兩種故障情況,發射基地都做好了全力技術保障。”

一種情況是,長征三甲火箭在噴火起飛時,因某種不可預知的原因,突然停滯不動。一旦出現這種苗頭,整個系統的應急預案就會快速啟動,消除可能發生的所有危險。據稱,該技術處於世界絕對領先地位,可完全防患於未然。

另一種情況是,當火箭正常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西威變頻器有沒有拷貝功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