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rapcb50lh有沒有輔助電加熱 是電輔助加熱,由於空調的室內室外機是按照制冷的時候設計的大小,對於冬天制熱的時候室內外溫差大,熱損失大,所以需要一個電輔助加熱器來彌補制熱的不足。說到這了我就要啰嗦一下了,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按照冬天制熱的時候去設計室內外機大小了,那是因為要是按照制熱去設計室內外機會增加兩器面積,增加空調成本,畢竟對於中國大多數地方空調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制冷的,那麼多余出來的面積就會浪費了,增加電輔助加熱就是為了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生產成本。 按照國家標准,任何相同功率下的空調所標示的制冷功率都是相同的;任何品牌的壓縮機在相同功率下所標示的額定(輸入)功率都是相同的。相同的功率絕對不可能誰比誰大。 當然,如制冷量為3000w的櫃機空調要比3000w的掛機效果要好一些,這是因為櫃機的循環風量比掛機大,但櫃機的耗電量比掛機大,因為櫃機室內風機的功率比掛機大。 在制造設計方面,相同的制冷功率下,不同的品牌所采用壓縮機的功率不同。如制冷量為3000w的“日立”櫃機空調所采用壓縮機的功率為1700w,而其它某品牌制冷量3000w櫃機空調所采用壓縮機功率為1750w,這樣在耗電方面就有所區別 空調耗電知多少
空調說明書上都標有輸出功率、輸入功率。1p空調輸出功率(即制冷能力)可達2500w,但決非耗電量是2500w。1p空調的輸入功率(即耗電量)每小時是850w-1000w,1p空調使用1小時電費僅為0.4元左右。
空調怎樣使用才能省電呢?業內人士說,耗電量與室內人數、房間密閉性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來說,空調房間密閉一定要好,使用時窗戶要關嚴,以保持冷氣不流失;室內人員進出最好不要過於頻繁;如房間光照太強,白天可拉上窗簾,擋住一部分熱量。
有人怕使用空調時間長費電,認為開一會兒關一會兒才省電。恰恰相反,空調在啟動時高頻運轉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最耗電,且損耗壓縮機,因此不要用頻繁開關來調節室溫。業內人士提醒,正確的使用方法是:設定室溫時,不要與室外溫差太大,如室外30co,室內設定25co就可以了,達到25co後,如覺得不涼,可再將設定溫度下調幾攝氏度,這樣空調高頻運轉時間短,可節電。目前市場上有些廠家推出的變頻空調就是啟動後室外機不停機,縮短高頻運轉時間,快速制冷後低頻運轉,大大節約用電量。空調運行過程中,如覺得太涼,無需關閉,只要將設定溫度調高即可。有“高效鍵”的用戶開機時可使用該鍵,使空調迅速達到設定溫度,快速制冷可節電10%。冷暖型空調制熱時盡可能風板向下,制冷時導風板水平,可促進室內空氣循環。此外,空調過濾網罩應經常清洗,否則網罩堵塞也影響制冷效果。
總上所述:空調在制冷時按照額定功率運轉,功率在1000w,耗電0.6元在保持室溫階段,壓縮機和室外風機不運轉,(變頻除外);耗電只是風機和線路版的電量,當然要看是變頻的還是普通的,風量選擇是小風量還是大風量來決定輸入的功率,一般在50--150w之間,耗電0.1元 冷保時的功率在100w左右
輸入功率,是根據空調的馬達運轉時所需的電能來決定的我想你對空調產品的認識還存有一定的誤區,要弄清空調電耗的問題並不難,首先有兩個問題要澄清。一個是我們常說的“匹”,一個是國家對空調器產品的命名和定型。首先說說匹。事實上,匹指的是空調壓縮機的輸入功率。物理上,1p=735w。由於我國已采用國際單位制,匹這個單位已經廢止不再使用了。同樣輸入功率的空調,由於廠牌不同型號不同,其輸出的制冷量差別會很大。制冷量與制冷輸入功率的比值叫能效比,這個數值表征了空調器的工作效率。制冷量相同時,能效比越高的產品就越省電。目前我國空調產品的能效比從2到3.8之間都有(不包括變頻空調)。所以,我們購買空調的依據是它的能力也就是制冷量,而不是常說的匹。下面說說空調器產品的命名。舉例說明:kfr-35gw/d其中,k表示空調器,第二個字母表示空調的結構形式;f表示分體式(c表示窗式);第三個字母表示制熱方式,r表示熱泵也就是利用壓縮機制熱(d表示電熱器制熱);35表示該空調在標准測試工況下壓縮機以額定功率連續運轉一個小時所產生的制冷量為3500w;g表示室內機為掛壁式(l為立櫃式)。斜槓後面的d表示帶有輔助電加熱功能,如果是bp則表示為變頻。再後面的數字或字母留給生產商自用。上面在介紹制冷量時談到了“標准測試工況”,實際上,空調的制冷量是在“房間空調器標准實驗室”裡實測得到的。實驗室裡的環境完全按照標准測試工況的要求布置。這個標准規定了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環境的干球與濕球溫度。空調在工作的時候,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實際耗電量。當室內或室外的溫度較高而相對濕度較大時,制冷系統和壓縮機的負荷會增大,壓縮機的輸入功率也會增大繼而達到最大值。如室外溫度過高時(超出機組運轉范圍),為了保護系統不至受到損壞,受保護元件控制,整個機組會停機。綜上所述,空調在家中的使用環境和測試時的標准工況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耗電量不能按標准工況時的額定輸入功率來衡量。另外,影響耗電量的因素除你談到的幾點外還有:室外機的安裝位置(通風良好,外機不被日曬),換熱器的髒污情況(髒污嚴重甚至堵塞時嚴重影響熱交換速度),制冷運轉時室內機的風速(風速最大時最省電)。為了更加節省電能,建議最好兩周清洗一次室內機過濾網,這樣可以讓蒸發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而使制冷更加迅速。影響空調耗電量的因素非常多,上面談到的不一而足。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讓你滿意。 標准測試工況如下: 制冷時室內側干球溫度:27度濕球溫度:19度 室外側干球溫度:35度濕球溫度:24度 制熱時室內側干球溫度:20度濕球溫度:不要求 室外側干球溫度:7度濕球溫度:6度 關於補充問題的回答: 計算空調的耗電量,還需要一個參數那就是運行電流。說明書上提供的是額定狀態下的,和實際運行中的電流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所以,要想做的准確,就要用鉗形電流表卡在空調電源線上進行實測,把測得的數值和輸入電壓相乘,就得到了實際運行功率。那麼,一個小時的耗電量也就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看看在一天中,空調的實際運轉時間(也就是壓縮機工作的時間)有多長,這樣就能得到比較准確的耗電量的了。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找一塊電表,把它接在空調電源回路中,這樣就可以直接知道電耗了。我想你對空調產品的認識還存有一定的誤區,要弄清空調電耗的問題並不難,首先有兩個問題要澄清。一個是我們常說的“匹”,一個是國家對空調器產品的命名和定型。首先說說匹。事實上,匹指的是空調壓縮機的輸入功率。物理上,1p=735w。由於我國已采用國際單位制,匹這個單位已經廢止不再使用了。同樣輸入功率的空調,由於廠牌不同型號不同,其輸出的制冷量差別會很大。制冷量與制冷輸入功率的比值叫能效比,這個數值表征了空調器的工作效率。制冷量相同時,能效比越高的產品就越省電。目前我國空調產品的能效比從2到3.8之間都有(不包括變頻空調)。所以,我們購買空調的依據是它的能力也就是制冷量,而不是常說的匹。下面說說空調器產品的命名。舉例說明:kfr-35gw/d其中,k表示空調器,第二個字母表示空調的結構形式;f表示分體式(c表示窗式);第三個字母表示制熱方式,r表示熱泵也就是利用壓縮機制熱(d表示電熱器制熱);35表示該空調在標准測試工況下壓縮機以額定功率連續運轉一個小時所產生的制冷量為3500w;g表示室內機為掛壁式(l為立櫃式)。斜槓後面的d表示帶有輔助電加熱功能,如果是bp則表示為變頻。再後面的數字或字母留給生產商自用。上面在介紹制冷量時談到了“標准測試工況”,實際上,空調的制冷量是在“房間空調器標准實驗室”裡實測得到的。實驗室裡的環境完全按照標准測試工況的要求布置。這個標准規定了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環境的干球與濕球溫度。空調在工作的時候,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實際耗電量。當室內或室外的溫度較高而相對濕度較大時,制冷系統和壓縮機的負荷會增大,壓縮機的輸入功率也會增大繼而達到最大值。如室外溫度過高時(超出機組運轉范圍),為了保護系統不至受到損壞,受保護元件控制,整個機組會停機。綜上所述,空調在家中的使用環境和測試時的標准工況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耗電量不能按標准工況時的額定輸入功率來衡量。另外,影響耗電量的因素除你談到的幾點外還有:室外機的安裝位置(通風良好,外機不被日曬),換熱器的髒污情況(髒污嚴重甚至堵塞時嚴重影響熱交換速度),制冷運轉時室內機的風速(風速最大時最省電)。為了更加節省電能,建議最好兩周清洗一次室內機過濾網,這樣可以讓蒸發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而使制冷更加迅速。影響空調耗電量的因素非常多,上面談到的不一而足。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讓你滿意。 標准測試工況如下: 制冷時室內側干球溫度:27度濕球溫度:19度 室外側干球溫度:35度濕球溫度:24度 制熱時室內側干球溫度:20度濕球溫度:不要求 室外側干球溫度:7度濕球溫度:6度 關於補充問題的回答: 計算空調的耗電量,還需要一個參數那就是運行電流。說明書上提供的是額定狀態下的,和實際運行中的電流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所以,要想做的准確,就要用鉗形電流表卡在空調電源線上進行實測,把測得的數值和輸入電壓相乘,就得到了實際運行功率。那麼,一個小時的耗電量也就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看看在一天中,空調的實際運轉時間(也就是壓縮機工作的時間)有多長,這樣就能得到比較准確的耗電量的了。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找一塊電表,把它接在空調電源回路中,這樣就可以直接知道電耗了。 汗!~ 我想你對空調產品的認識還存有一定的誤區,要弄清空調電耗的問題並不難,首先有兩個問題要澄清。一個是我們常說的“匹”,一個是國家對空調器產品的命名和定型。首先說說匹。事實上,匹指的是空調壓縮機的輸入功率。物理上,1p=735w。由於我國已采用國際單位制,匹這個單位已經廢止不再使用了。同樣輸入功率的空調,由於廠牌不同型號不同,其輸出的制冷量差別會很大。制冷量與制冷輸入功率的比值叫能效比,這個數值表征了空調器的工作效率。制冷量相同時,能效比越高的產品就越省電。目前我國空調產品的能效比從2到3.8之間都有(不包括變頻空調)。所以,我們購買空調的依據是它的能力也就是制冷量,而不是常說的匹。下面說說空調器產品的命名。舉例說明:kfr-35gw/d其中,k表示空調器,第二個字母表示空調的結構形式;f表示分體式(c表示窗式);第三個字母表示制熱方式,r表示熱泵也就是利用壓縮機制熱(d表示電熱器制熱);35表示該空調在標准測試工況下壓縮機以額定功率連續運轉一個小時所產生的制冷量為3500w;g表示室內機為掛壁式(l為立櫃式)。斜槓後面的d表示帶有輔助電加熱功能,如果是bp則表示為變頻。再後面的數字或字母留給生產商自用。上面在介紹制冷量時談到了“標准測試工況”,實際上,空調的制冷量是在“房間空調器標准實驗室”裡實測得到的。實驗室裡的環境完全按照標准測試工況的要求布置。這個標准規定了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環境的干球與濕球溫度。空調在工作的時候,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處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實際耗電量。當室內或室外的溫度較高而相對濕度較大時,制冷系統和壓縮機的負荷會增大,壓縮機的輸入功率也會增大繼而達到最大值。如室外溫度過高時(超出機組運轉范圍),為了保護系統不至受到損壞,受保護元件控制,整個機組會停機。綜上所述,空調在家中的使用環境和測試時的標准工況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耗電量不能按標准工況時的額定輸入功率來衡量。另外,影響耗電量的因素除你談到的幾點外還有:室外機的安裝位置(通風良好,外機不被日曬),換熱器的髒污情況(髒污嚴重甚至堵塞時嚴重影響熱交換速度),制冷運[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