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計算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如何正確的對待計算機的功率,已成為我們電氣設計人員所面對的一個難題。在網上,已經有過很多次的爭論,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根據我這幾年擺弄計算機的經驗和在網上查到的一些資料,現對計算機的功率問題作一個簡要的總結,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我們所說的計算機的功率,是指電腦的總的耗電功率,其包括以下主要設備的耗電功率:1.cpu,2.顯卡,3.硬盤,4.主板,5.光驅,6.內存,7.網卡8.聲卡,9.電源的自身損耗,10.顯示器。以下是對各個設備功率的概述:
1.cpu:cpu是計算機的心髒,也是計算機的主要耗能大戶。現在intel的p4主流cpu功率最大不超過84w。對於我們做cad繪圖的來說,我們使用的cpu由於大部分時間在等待任務而且很少滿負荷運行(cpu的使用率在windos2000的任務管理中就可以看出來,一般使用是在50%左右)所以一般的情況下cpu大概工作在50w不到的樣子,p3的cpu功率最大為60多瓦,p2的cpu功率最大為三十多瓦的樣子。amd的cpu一般情況下消耗的功率要大一些。然而計算機是不斷發展的,現在intel的最新型號的cpu據說功率可以達到150w,而且使用環境的不同,處理任務的不同,相同型號的cpu功耗都不一樣。對於一般的辦公用計算機,由於處理的任務並不重,cpu絕大部分時間使用在非滿負荷情況下,cpu功率一般不會超過50w(其實很多時間我們用p4的電腦辦公,做的工作跟用p2差不多,所以功耗並不大)。而對於那些需要經常做3d效果和喜愛打游戲的玩家,cpu需要在很高的負荷下運行,功率消耗也大,而且那些電腦都是高斷電腦,很多人還愛超頻,所以cpu功率至少應計算為80w,考慮到以後發展的需要,cpu功率可以取150w。所以建議以游戲為主的高級網吧,住宅,以及需要做3d的計算機,其電腦cpu應考慮為150w(為將來打算)。cpu風扇作為cpu的降溫必備器件,功率可按5w計算。
2.顯卡:顯卡是計算機的圖形處理中心,由於不同群體對顯卡的要求不一樣,所以顯卡的耗電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十幾瓦的集成顯卡到七十幾w的高端主流顯卡都在被廣泛應用。但即使是相同型號的顯卡,使用環境不一樣,其功率也有巨大的差異,下面是引用香港網站hkepc發布的geforce6800ultra的評測:hkepc采用的是普通的電流表進行測試,之後對功率進行大約計算。在2d模式下,5v的輸入電流為1.86a,約為9.3w,而12v的電流為1.97a,約23.64w,合共32.94w。而在3d模式下,電流的波幅十分大,這全看gpu的工作量和其畫面的復雜程度,我們利用3dmark03作測試,原來最復雜的工作並不是game4的mothernature,而是fill-rate(mutiltexture)。在這個測試項目中,5v的輸入電流為3.01a,約為15.05w,而12v的電流為4.50a,約54w,合共70w。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相同型號的gpu其在處理2d圖形和3d圖形時的差距達到一倍多。對於我們一般的辦公用計算機,由於大部分使用的是集成顯卡,功耗最大為十幾瓦,一般不會超過15w即使使用的是非集成顯卡,也是用的低端顯卡,功率也不會超過20w的,建議取20w。而對於游戲為主的高級網吧,住宅,以及需要頻繁做大量3d的計算機,為了將來的發展需要,建議取100w。
3.硬盤,硬盤的功率不大,目前st硬盤的最大功率為12.5w,筆記本的只有5w左右。而且我們並不會頻繁地從硬盤中寫入和讀取數據,所以平時硬盤大部分時間工作在空負荷情況下,功率也就只有5w左右。由於將來大硬盤是發展趨勢,所以考慮到發展需要,可取硬盤功率為15w。
4.主板,主板自身消耗功率並不大,考慮到將來的發展需要,取功率為20w。
5.光驅:光驅的功率消耗一般為10w左右,考慮到以後發展,取15w。
6.內存,網卡,聲卡的耗電量很低,由於缺乏具體數據,但三者加起來總共也不會超過20w的耗電量,按20w計算。
7.電源。電源是計算機運行所需的最關鍵的設備,缺了它或者它運行不正常時都會給電腦的運行帶來不良影響甚至產生事故,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電流在經過前級整流濾波電路後兵分兩路。一路是常電,即輸出為+5vsb,它是一個待機電壓,供應給主板,也就是電源沒有啟動的時候輸出到主板的,用來負責網絡啟動、鍵盤啟動和軟啟動等,功率最大不會超過20w。但我們平時很少使用那些功能,所以一般也就幾乎不損耗功率。另一路是只有開機才能供電的電路,負責供電給cpu等上面提到的各個設備。還有,由於電源內部存在變壓器和整形濾波電路,所以,當電腦位工作的時候,只要電源接在電路上,就存在部分電能損耗。電源自身損耗估算為5瓦。
還有就是電腦電源的功率因素問題,是我們關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對於計算機和其它一切靠直流電壓工作的電子電路,離開無功功率是根本無法工作的。為了讓計算機電路能正常工作,必須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電壓。這個“平滑”工作必須由接在計算機電源整流器後面的濾波電容器c來完成。這個濾波器就像一個水庫,電容器裡面必須儲存足夠數量的電荷,在整流半波之間的空白時,使電路上的工作電壓仍不間斷,能保持正常電平。 換句話說,即使在兩個脈動半波之間無輸入電能時,uc的電壓電平也無顯著的變化,這個功能是靠電容器內的儲能來實現的,儲存在電容器內的這部分能量就是無功功率。所以說,計算機是靠無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證電路正確運用有功功率實現正常運行的。
因此可以說,計算機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無功功率,兩者缺一不可!最近美國pcmagazine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電腦的典型功率因素為0.65。
8.顯示器:顯示器可按100w計算,但隨著以後的發展,液晶顯示器會越來越普及,液晶顯示器的耗電量很低,在50w以下。
此外,電腦的音箱等外設的功率可按30w計算。
綜上所述,電腦的功率計算應該按照不同場合和不同要求來分開計算。對於一般辦公環境,電腦的功率大致為:cpu50w+顯卡20w+硬盤15w+主板20w+光驅15w+內存等20w+電源5w+音箱30w+顯示器100w=275w,如果不需要音箱和光驅的場合,大致為230w,我算的這個容量已經是按超前計算的,在目前的狀況下辦公電腦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而且目前的很多crt顯示器,由於采用了節能措施,功率不會超過85w。 另外,電腦電源由於感性負荷較多,所以對外面設備產生感應電流和漏電的可能比較大。我們在拆開電腦的時候,通常會先洗手以釋放身上的靜電,以免對設備造成危害,但由於洗手後,人皮膚的電阻會減小。所以我們每次接觸電腦的時候都會碰到強烈的漏電情況,而且漏電電流還比較大,手都會感到麻麻的感覺,所以我覺得電腦插座應該設置好保護線,最好還是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尤其是對於那些小孩有可能接觸到電腦機身的場合,更應該注意電腦的漏電保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