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制冷劑也無法互溶。水分和不凝性氣體的存在影響了空調運行效果,所以抽真空的目的就是要將空調中系統中的不凝性氣體和水分排除。
什麼情況下抽真空
我們都知道,空調的安裝實際上就是將空調管路組成一個封閉的制冷劑循環系統以實現系統正常運轉。三種情況下需要對空調進行抽真空:
一是空調生產過程。空調室外機在出廠前需要充注了足量的制冷劑,所以在充注前需要對室外機進行抽真空。另外聯機管和室內機的制冷管路出廠前需要充注氮氣進行抗氧化保護,也需要先抽真空再注入氮氣。
空調廠家在空調生產過程中,對抽真空的標准有嚴格的要求,保證產品的出廠質量。因為空調系統絕對真空是很難實現的,所以一般需要將空調系統表壓抽到30pa以下才能充注制冷劑。
二是空調安裝過程。從工廠生產出來的空調室內機、聯機管、室外機都是獨立包裝,所以安裝時,需要將室內機和聯機管內的氮氣全部抽出。
需要注意的是,抽真空過程中,在正常操作情況下,系統內的溫度和外界環境溫度是一致的。這也是環境溫度越低,抽真空越難,速度越慢的原因。
不抽真空的危害
剛才說了,不抽真空的話,系統中肯定會有水分和不凝性氣體殘留在裡面,給空調系統帶來很大的危害。
水分是空調制冷系統中的最大殺手,水分混入制冷系統會產生以下危害:
首先,潤滑油與水分作用會生成酸,對銅管具有腐蝕作用,進而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
其次,銅被腐蝕後,銅離子游離在制冷劑中,經過壓縮機時會被鐵置換出來,造成“銅鍍”現象,損壞壓縮機;
再次,制冷劑中混入水分會造成膨脹閥閥口或毛細管內結冰,導致制冷劑無法流通,空調無法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冰堵”現象。
不凝性氣體的存在對系統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現在:
1、不凝性氣體壓縮比很小,被壓縮後,會使系統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同時升高,制冷量下降;
2、壓縮機排氣溫度升高,耗電量增加,空調的能效比會隨之降低;
3、空氣中的氧氣混入系統會氧化銅管,影響室內機的換熱效果;
4、同時由於排氣溫度過高可能導致潤滑油碳化,這些碳化物經過膨脹閥閥口或毛細管時容易造成堵塞,導致制冷劑無法流通,空調無法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髒堵”現象。
5、潤滑油碳化會影響潤滑效果,在氧氣和高溫的作用下,甚至會引起壓縮機的爆炸。
標准的抽真空方法
以空調安裝過程為例,標准的抽真空方法是:在空調聯機管接上後,在室外機粗角閥處接上真空泵接頭,通電開始抽真空。正常的抽真空時間應保證在10分鐘以上,保證室內機和聯機管內的不凝性氣體基本排除干淨,以達到最佳的真空度。
事實上,現在大部分安裝工在安裝空調時都是采用排空法來對管路中不凝性氣體和水分進行排除。
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聯機管與室內機連接、固定,然後將聯機管中的低壓管與室外機粗角閥相接。接下來,開啟室外機中粗角閥,制冷劑蒸汽就會順著低壓管路流到室內機,同時隨著制冷劑的增多,室內機中的氮氣等氣體順著高壓管路被排除,在安裝人員確定氮氣等氣體基本被排除以後,再將聯機管中的高壓管與室外機細角閥相接,擰緊納子完成安裝。
采用排空法有兩方面不利,首先,很難確定室內機管路內的氣體是否排除干淨;其次,這種方法排除氮氣很不徹底,通常都會存在殘留的氮氣在系統中。
如果采取這種方法,系統中或多或少難免有水分和不凝性氣體存在,那麼這樣的空調一運轉就會帶來上面所分析的種種危害。
編輯從各方面了解到,由於空調的安裝是個又髒又累的苦活,甚至具有很高的危險性,所以這方面從業人員往往很不穩定,安裝人員當中新手比較多。技術水平不專業、技術不熟練是行業裡常見的現象,加上排空法安裝是簡單易學的安裝技術,所以運用也比較普遍。 另外,由於空調安裝工的工資收入與安裝量成正比,所以為了能在一天內安裝更多的空調,安裝人員當然不願意花很多時間放在給空調抽真空上,他們更願意采用排空法安裝。
再者,家電制造企業在這方面的監督力度非常欠缺也是導致安裝人員不規范操作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品牌都推出了r410a環保冷媒空調,這種新冷媒空調要求在充注制冷劑前必須進行抽真空,否則對制冷能力影響會非常大。雖然在空調安裝位置都貼了警告標貼,但由於很多廠家都沒有把這方面的提示傳遞給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會有些安裝人員投機取巧、簡單了事,而結果,就像那則新聞中報道的那樣,空調損壞不說甚至出現事故。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