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格拉漢姆•希爾/蓮花49型 福特-考斯沃斯引擎輝煌的開端,格拉漢姆•希爾駕駛裝備該品牌410馬力v8引擎的蓮花49型獲得了個人第二次世軍冠軍。這一年4月7日吉米•克拉克在霍根海姆賽道試車時撞在樹上不幸身亡。
1969傑基•斯圖沃特/馬特拉ms80 馬特拉唯一一次世界冠軍由傑基•斯圖沃特獲得,他駕駛ms80戰勝了布拉漢姆車隊的傑基•伊克斯,後者未能成為f1世界冠軍,日後卻成為了勒芒和巴黎-達喀爾兩種不同風格賽事中的風雲人物。
1970喬肯•林德/蓮花72型 f1歷史上唯一需要追授的世界冠軍頭銜。它的主人奧地利車手喬肯•林德在意大利蒙扎賽道排位賽中因事故身亡,事故原因是賽車剎車故障。他在生前所積累的積分足以使他成為當年冠軍。
1971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001 傑基•斯圖沃特為泰利爾車隊贏得了首個世界冠軍。因為馬特拉不再提供賽車底盤,曾是馬特拉車隊老板的肯•泰利爾自立門戶創立自己的車隊。他們原計劃開發v12,但最終還是選擇了v8。
1972艾默生•菲迪帕爾迪/蓮花72型 巴西車手艾默生•菲迪帕爾迪成為了當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他駕駛裝備考斯沃斯引擎的蓮花72型獲得世界冠軍時,年齡只有25歲零9個月,這個紀錄直到2005年才被阿隆索打破。
1973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006 斯圖沃特的大獎賽參賽次數停在了99上,最後一站美國站排位賽中,隊友塞維爾撞車身亡,泰利爾車隊立即退出了比賽。斯圖沃特也從此告別車手生涯。不過他的冠軍頭銜在德國站就已拿到。
1974艾默生•菲迪帕爾迪/邁凱輪m23 465馬力的m23讓邁凱輪車隊建隊十年來的首個世界冠軍頭銜。艾默生•菲迪帕爾迪獲得了四個分站的冠軍,戰勝了勞達、彼得森、斯科特、魯特曼等多位著名車手,拿下了他的第二個世界冠軍。
1975尼基•勞達/法拉利312t 裝備水平對置12缸引擎的法拉利412t戰勝都使用考斯沃斯v8的所有對手,低重心是它的致勝之道。尼基•勞達在14個分站中獲得了5個分站的冠軍,並在積分榜上領先於志在衛冕的菲迪帕爾迪。
1976詹姆斯•亨特/邁凱輪m23d 詹姆斯•亨特駕駛考斯沃斯dfv v8引擎的m23d為邁凱輪贏得了第二次冠軍。他在全部16站比賽中獲得了六站的勝利,並拿到了8次桿位。這一年尼基•勞達在紐布格林的起火事故中被嚴重燒傷。
1977尼基•勞達/法拉利312t2 烈火中永生的勞達能再度奪冠是無數個奇跡結合的產物,他能在那場事故中生存下來是一個奇跡、能夠很快康復是一個奇跡、能夠回到賽道重新比賽又是一個奇跡,而能夠奪冠更是一個奇跡了。 1978馬裡奧•安德雷蒂/蓮花79型 馬裡奧•安德雷蒂的奪冠,再一次證明科林•查普曼是多麼地充滿創造力。所謂的地面效應讓所有人為之瞠目結舌。遺憾的是地面效應很快就不被規則所允許,蓮花車隊此後也再難有作為了。
1979約迪•斯科特/法拉利312t4 南非籍車手約迪•斯科特駕駛著525馬力水平對置12缸引擎的法拉利312 t4,戰勝了包括隊友吉列斯•維綸紐夫在內的所有對手獲得世界冠軍,此後,法拉利車隊只能耐心地等待舒馬赫的出現了。
1980阿蘭•瓊斯/威廉姆斯fw07b 1980賽季的主要競爭在威廉姆斯和布拉漢姆之間展開,他們都使用考斯沃斯引擎。澳大利亞車手阿蘭•瓊斯與尼爾森•皮蓋特的對決互有勝負,當然阿諾克斯、賈布裡和魯特曼等人也不可小視。
1981尼爾森•皮蓋特/布拉漢姆bt49c 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裝備考斯沃斯dfv3.0升v8引擎的布拉漢姆bt49c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伊莫拉和霍根海姆三條賽道奪冠,並在拉斯維加斯的決戰中獲得了足以令他獲取總冠軍的第五位置。
1982科克•羅斯博格/威廉姆斯fw08 這個賽季考斯沃斯引擎最後的瘋狂。羅斯博格駕駛威廉姆斯fw08贏得了唯一一個世界冠軍,事實上他在整個賽季中只拿到了一個分站的冠軍而已。這一賽季吉列斯•維綸紐夫、帕累蒂事故遇難。
1983尼爾森•皮蓋特/布拉漢姆bt52 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裝備寶馬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布拉漢姆bt52贏得了個人第二個世界冠軍,這也是布拉漢姆車隊最後一個世界冠軍。他與阿蘭•普羅斯特的較量持續到了最後一站南非站。
1984尼基•勞達/邁凱輪mp4-2 1984賽季是邁凱輪旋風的開端。尼基•勞達加盟這支車隊後拿到了個人的第三個世界冠軍。盡管普羅斯特的獲勝場次為七次,多於勞達的五次,但勞達最終的積分還是比隊友普羅斯特高了半分。
1985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mp4-2b 1985年阿蘭•普羅斯特獲得了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他駕駛邁凱輪mp4-2b獲得了五個分站的冠軍。隊友勞達、法拉利的阿爾布雷托、威廉姆斯的羅斯博格及蓮花的賽納也有不俗的表現。
1986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mp4-2c 最後一站阿德萊德,阿蘭•普羅斯特奪冠,尼爾森•皮蓋特是唯一沒有被套圈的車手。他們持續了整個賽季的爭奪就此結束,普羅斯特衛冕世界冠軍成功。這也是保時捷引擎最後一次世界冠軍。
1987尼爾森•皮蓋特/威廉姆斯fw11b 邁凱輪車隊打盹的一個賽季。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著搭載高達1300馬力本田1.5升v6渦輪增壓引擎的威廉姆斯fw11b贏得了他的第三個世界冠軍。邁凱輪在賽季後期決定1988賽季使用本田引擎。
1988埃爾頓•賽納/邁凱輪mp4-4 1988賽季是渦輪增壓賽車的最後一個賽季,除了意大利站的冠軍由法拉利車隊的博格獲得外,其余15站冠軍均被邁凱輪車隊奪得,其中賽納8次,普羅斯特7次,賽納獲得了他的首個世界冠軍。
1989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mp4-5 使用本田3.5升自然吸氣v10引擎的邁凱輪賽車勢頭不減,賽季主要競爭還是在賽納和普羅斯特兩位隊友之間展開。在最後一站日本站中,普羅斯特與賽納的賽車碰撞,前者因此確保了積分領先。
1990埃爾頓•賽納/邁凱輪mp4-5b 賽納與普羅斯特的較量,因為後者投奔法拉利而進入白熱化。賽納獲得6個分站的冠軍,而對手普羅斯特也獲得了5站。他們之間較量又是以倒數第二站的撞車而告終,這次獲得最後勝利的是賽納。
1991埃爾頓•賽納/邁凱輪mp4-6 埃爾頓•賽納的第三個世界冠軍。他駕駛本田v12引擎的mp4-6在16個分站中獲得了7站的冠軍。邁凱輪車隊八年的輝煌戰績在本賽季結束後告一段落,期間他們分別奪得七次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 1992尼格爾•曼塞爾/威廉姆斯fw14 尼格爾•曼塞爾在整個1992賽季16場比賽中獲得了9場比賽的勝利,其中開賽後的前五站他連續獲得了冠軍。這是曼塞爾唯一的一個世界冠軍頭銜,因為賽季結束後他就轉向美國的卡特系列賽。
1993阿蘭•普羅斯特/威廉姆斯fw15(b) 已經38歲的阿蘭•普羅斯特在他退役前最後的一個f1賽季中,駕駛威廉姆斯fw15b獲得了他的第四個世界冠軍頭銜。這位車手在他參加的整200場大獎賽中獲得了51次分站冠軍和33次桿位。
1994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b194 1994年對f1來說是黑暗的一年,偉大的車手賽納在伊莫拉賽道不幸去世。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正是在那場比賽中,邁克爾•舒馬赫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分站冠軍,又一位偉大的車手開始成長起來。
1995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b195 1995賽季邁克爾•舒馬赫蟬聯了世界冠軍,他領先主要對手達蒙•希爾多達33分。這一年貝納通車隊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顛峰,他們獲得了車手和車隊雙料冠軍。b195這款賽車使用雷諾v10引擎。
1996達蒙•希爾/威廉姆斯fw18 唯一與達蒙•希爾形成競爭的只有新隊友雅克•維綸紐夫。他的奪冠使格拉漢姆•希爾與達蒙•希爾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對f1世界冠軍父子。達蒙•希爾在賽季結束後就離開了威廉姆斯車隊。
1997雅克•維綸紐夫/威廉姆斯fw19 曾在伊莫拉親眼目睹父親致命事故的雅克•維綸紐夫終於實現了父親未能實現的願望——獲得f1世界冠軍。隨著希爾離開威廉姆斯,這位第二年參賽的天才車手充分表現了與其年齡不符的成熟。
1998米卡•哈基寧/邁凱輪mp4-13 法拉利和邁凱輪的爭奪沉寂幾年後再次升級。在經典的比利時站中,領先的舒馬赫與被套圈的庫塔相撞退出比賽。在鈴鹿的決戰中,舒馬赫賽車起跑時就出故障,哈基寧獲得了首個世界冠軍。
1999米卡•哈基寧/邁凱輪mp4-14 舒馬赫在銀石賽道的那場事故讓他整整休息了七場比賽,哈基寧算是比較順利地蟬聯了世界冠軍,畢竟埃迪•埃爾文對他的威脅是有限的。這一賽季法拉利總算拿到了闊別16年的車隊年度冠軍。
2000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f2000 2000賽季,已經為法拉利車隊效力五年的邁克爾•舒馬赫終於不負眾望,為車隊贏得了闊別2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