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賓館有兩層每層樓有36個房間我每層主干線上接三個一分支每個分支下接一個12分配器可以嗎 煤氣和電卡應該都不是實名制的,而是與房間號對應的。即一套房對應一張煤氣、電卡。
電卡,一般是到銀行購電,個別的是到所屬物業購電。 煤氣,就要問您的物業或鄰居了。(回龍觀地區有些是在郵局為煤氣卡充值)
北京電力的服務熱線是95598、北京燃氣的服務熱線是96777。 您可以電話咨詢、確認一下。
有線電視,不知道原來的房主有沒有留下以前繳費的存折。如果有存折,也可以不過戶,直接使用原來的存折繳費即可。 如果需要過戶,應該到所屬營業廳辦理。石景山好像有古城、魯谷、首鋼3家營業廳。具體位置地圖請參見歌華有線官網:
http://www.bgctv.com.cn/khfw/khfwwd/
不知道您的具體位置。您可以直接電話咨詢歌華有線客服中心96196,確認所屬營業廳及其過戶手續。 郵輪實際上是客輪 因為定期往返兩地運送郵件,班期很准,因此又把這種定期的班輪稱為郵輪. 游輪是不定期的,和現在旅行團一樣,由旅行社和游輪公司協商發船時間.郵輪的前世今生
cruiseship的中文名即可是“游輪”也可為“郵輪”。游輪是指裝備較為齊全的生活與娛樂設施、用於游覽的輪船;郵輪的原意是指海洋上定線、定期航行的大型客運輪船。隨著航空業的出現與發展,這種跨洋型的郵輪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台。現在所說的郵輪,實際上是一種在海洋中航行的游輪。
現代郵輪與原意郵輪的根本區別在於兩者的定位完全不同,原意郵輪是海上客運工具,其定位是把旅客運送到大洋彼岸,其生活娛樂設施是為了給旅客長達十幾天甚至數十天的行程中提供舒適與解悶;而現在所說的郵輪,其生活娛樂設施是海上旅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時郵輪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而上岸是為觀光或完成海上旅游。
現代郵輪具有五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浮動的度假村”,星級賓館客房、休息、游玩、購物、娛樂及會務的設施一應俱全。二是“移動的微型城鎮”,包括水、電、垃圾處理、固定及移動電話、有線電視等在內的各類市政設施應有盡有。三是“無目的地的目的地”,乘客所要感受的就是這種海上的、充實的休閒娛樂方式,上岸觀光僅作為一種調劑。四是高技術的集合體,一艘大型郵輪的高技術含量比飛機還高,如衛星導航系統、環保系統、海水淡化系統、電子控制系統都代表著當前世界科技的前沿技術。五是投資巨大,一艘載客量為2000人的郵輪,其造價就達4億美元左右。
現代郵輪在20世紀30年代已出現,但1962年北美郵輪乘客才達到了28.4萬人,1969年達到了56.9萬人,因此,作為一個產業,現代郵輪產業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北美誕生的。它是一種邊緣產業,由運輸業、觀光與休閒、旅行業三個產業交叉構成的,究其實質是一種海上觀光與休閒業。
郵輪產業thecruiseindustry誕生至今,經歷了30多年的強勁增長,它一直是國際旅游業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一項業務,平均以8%-9%的速度增長,而國際旅游業的增長速度為4%左右。郵輪產業的82%集中在北美市場,因此,北美市場的增長情況基本上代表了國際郵輪產業的增長情況。
截止2002年底,國際上共有265艘郵輪,總排水量為9310766噸,船員總數為112125人,最大載客能力為248857人。2002年實際航行的郵輪為223艘,載客能力為11358203人,實際載客最為1030萬人,上客率為90.5%,銷售收入估計為154億美元,人均消費1500美元。可見,國際郵輪產業發展已較為成熟,但主要市場仍然在北美與歐洲,而亞太地區的發展還很緩慢。
郵輪航行的主要區域為加勒比海-百慕大、地中海、亞洲-南太平洋、阿拉斯加、墨西哥西海岸與西北歐等。至2002年底,全世界共有郵輪公司近百家,其中在國際郵輪協會(clia)登記的有56家,其他有40家。在這56家郵輪公司中,各公司所擁有的郵輪數差異較大,主要郵輪旅游產品為時尚型與尊貴型,兩者共占89%。在以航期長短而確定的郵輪旅游產品中,6-8天的航期最受歡迎,超過50%,最大的郵輪公司一家擁有26艘郵輪,而小的郵輪公司只有一艘郵輪,無論是郵輪數量還是載客能力,都差異很大。
目前在國際郵輪產業中,前四大郵輪公司是嘉年華公司、皇家加勒比海郵輪公司、p&o公主郵輪公司與麗星郵輪公司。四大郵輪公司的載客能力占整個郵輪產業的80%,呈現明顯的寡頭壟斷結構特征。
郵輪供給產業的結構情況基本相似。在郵輪建造產業中,產業集中度也很高,基本上為歐洲的一些造船廠所壟斷。就國家而言,主要有德國、意大利、芬蘭與法國。在郵輪建造中,高質量與即時交貨是非常重要的;隨著郵輪越來越大與越來越復雜,郵輪建造經驗與專長日益重要,而建造廠當地的分包商與供應商條件也日益重要。
發展郵輪產業的四個理由
全球性是一個國家鼓勵支持發展郵輪產業的第一個理由。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真正具有全球特性的產業並不多,而郵輪產業一開始就意味著是全球性產業。
全球性是發展郵輪產業的第一個理由。郵輪產生之初就把連接七大洲的整個海洋作為運營舞台,對郵輪產業而言,國家概念並無實質性內容,如環球郵輪基本上可以在世界上任何碼頭停靠。二是主導的方便旗(foc)體制。郵輪的投資主要是歐美與亞洲人,但其注冊地卻多是巴哈馬、巴拿馬、利比利亞與百慕大這些方便旗小國。方便旗體制導致郵輪的運作中幾乎不受任何國家的政策影響;同時也使得郵輪產業只能有國際郵輪產業,而很難說某國的郵輪產業。三是公海中航行的無約束性。郵輪停靠碼頭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公海中航行,各國的規則對其都沒有絕對的約束性,因此,絕大多數的郵輪上都設有賭場,且都是在公海中開放。四是船員與乘客的國際性。一艘大型郵輪上的船員與乘客共達3000人左右,他們來自於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一次郵輪航行嚴然一個小聯合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