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6年6月份購買了山東淄博陶瓷科技城的商鋪, 與開發商簽了十年的承租合同,合同規定每年按房價的10% 給付租金,一年付一次,應於2009年6月份付租金。 直到12月份都沒付。不知還有沒付租金的朋友嗎?我們如何處理? 請知道的朋友給予回復,謝謝! 淄博的陶瓷要數淄川,你可以去淄川轉轉,那裡別的沒有,只有陶瓷。 2005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世界瓷磚大會舉行成果發布會 ·銀企洽談會新聞發布會暨信貸授信簽字儀式舉行 ·展會上的“十萬個為什麼” ·陶博會熱了陶瓷館 ·中國名牌戰略論壇召開 ·淄博信息港工作人員忙於網上報道 ·世界頂級演講家聚首淄博論陶瓷 ·對外經貿洽談會招商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2005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世界瓷磚大會開幕式隆重舉行 淄博的陶瓷還可以把,目前,全市陶瓷企業已達280家,從業人員10萬人,擁有固定資產43億元,總資產達70億元。2001年,全市日用陶瓷總產量5.59億件,比1949年增長30倍;建築陶瓷從無到有,2001年達到30284萬平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65.65億元,比1949年增長2599倍;實現銷售收入66.03億元,比1953年增長24454倍,實現利稅81995萬元,比1953年增長8205倍。陶瓷產量、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出口創匯等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各大陶瓷產區中名列前茅。
2000年,淄博陶瓷實現利潤7850萬元,且這些利潤全部為新瓷種創造;陶瓷出口3·58億件,占日用陶瓷總產量的66·54%,創匯7851萬美元,為淄博第三大出口創匯行業。無論是新瓷種、新產品、科技成果,還是經濟效益、發展速度,淄博都位居全國五大產區首位。
淄博陶瓷業何以能創造出如此佳績?“這是淄博陶瓷‘新裂變’的結果。”淄博市委書記閻啟俊這樣回答。
從“單一”到“多元”
陶瓷是淄博的“臉面”。
淄博陶瓷企業曾有過輝煌的過去。博山陶瓷廠、淄博瓷廠、福山瓷廠、淄博美術陶瓷廠、淄川陶瓷廠……這些在全國陶瓷業規模居前的國有老企業,為淄博贏得了知名度。但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這些老企業全面告急,陷入低谷。從1995年國有骨干企業淄川陶瓷廠破產開始,到2000年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企業博山陶瓷廠破產,淄博原有的13家國有和集體陶瓷企業只剩下3家。
淄博陶瓷怎麼了?市委、市政府經過全面分析國內、國外行業發展狀況,實地考察學習景德鎮等地的經驗,認為過去產權單一,經營機制不活,造成個頭越大,包袱越重。他們決定從產權制度入手,本著“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宜民營則民營”的原則,通過出售、轉讓、股份合作制改造等形式,實現產權的多元化。產權制度的改革,使“大個兒”變小,但變活、變強了;使“小個兒”變大,變壯了。
博山陶瓷廠原是淄博陶瓷業的骨干企業,在破產之前,有正式職工5000多人,卻要養活離退休職工2700多人。高達2億元的長期債務負擔,光支付利息每個月就達40萬元。去年破產後,職工自發組建15家民營企業,租賃經營或買斷經營原企業的資產,不到半年生產經營就恢復了正常。
華光集團原是13家國有陶瓷企業中規模最小的一家,就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不點”,以股份制改造為契機,不僅成為我國陶瓷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通過兼並、控股等方式,輸入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措施,使9個停產、半停產的大中型企業得到新生,企業也因此發展成為全國陶瓷行業綜合效益最高的“航空母艦”。
從“量變”到“質變”
單純依靠傳統日用陶瓷,產品結構調整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要,是老陶瓷基地的通病,淄博也不例外。
造成這樣的局面原因很復雜,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有些企業沒有吃透市場,僅僅在“量”上做文章。或今天生產個圓的,明天改個方的,後天再變成其他什麼形狀。淄博陶瓷業在結構調整中,改變這種僅在日用陶瓷產品數量和外形上做文章的老模式,打破行業界限,向領域多元化、產品高檔化、技術高新化發展。
近幾年來,淄博的高檔瓷從無到有,研制出了以滑石為主要原料的乳白瓷、象牙黃瓷、魯青瓷,以長石為主要原料的高長石瓷,以當地焦寶石為主要原料的各種色瓷,以石英為主要原料的高石英瓷和以骨粉為主要原料的骨灰瓷等新瓷種。這些新陶瓷產品,一改原來“粗老笨重”的面貌,或以質細胎薄見長,或以色澤悅目取勝,加之工藝精湛、裝飾新穎、造型獨特,深受國內外用戶的好評。
密切追蹤國際潮流,依托山東省硅酸鹽研究設計院、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淄博大力發展高技術工業陶瓷。在結構陶瓷方面,他們開發出了微晶氧化鋁耐磨陶瓷、氧化锆增韌陶瓷、精細碳化硅陶瓷等高技術陶瓷產品。其中氧化锆增韌陶瓷具有高強度、高韌性以及良好的耐磨損、耐腐蝕性能。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平均售價為普通陶瓷的3倍。在功能陶瓷方面,開發出了陶瓷系列傳感器。這種產品融合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陶瓷技術、集成電路技術、pmf信號傳輸技術,可承受金屬材料難以勝任的嚴酷環境;在特殊高級耐火材料方面,研制成功了輕質節能築爐材料模塊,這種新型輕質節能築爐材料可用於多種工業窯爐,具有材料性能好、容重小、節能效果明顯、施工方便等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淄博高技術工業陶瓷創造的利潤占陶瓷行業利潤總量的70%以上。
“九五”期間,淄博平均每年有500多個新花色、新品種投放市場,傳統陶瓷產品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高檔瓷、高技術陶瓷、高級耐火材料、陶瓷裝飾材料、陶瓷機械交相輝映,實現了傳統陶瓷升級換代、高科技陶瓷大發展的瓷種“質”變,發展空間大大拓寬。
從“低價”到“高值”
博山電瓷廠原來主要生產傳統低壓電瓷產品,市場銷路不好,去年引進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開發的國家“863計劃”技術成果,與對方合資成立博航電子陶瓷公司,生產氧化鋁陶瓷基片。氧化鋁陶瓷基片是各類電路元件的承載片,技術含量高,價格昂貴。但通用的“流延法”生產,污染重,成本高。他們采用獨特的“水基凝膠法”,成本只有前者的10%,還基本沒有環境污染。用行家的話說,就是現在"一提包"賣出了過去日用陶瓷"一火車廂"的錢。
過去靠低價推銷,千辛萬苦還壓庫;如今靠科技創新,即使高價還顧客盈門。干了一輩子陶瓷的山東省陶瓷公司經理王爾孝對此深有感觸:“技術含量的增加,不僅使淄博日用陶瓷出口量大增,而且使單件換匯由原來的平均20美分提高到現在的40美分。”
以刻瓷為代表的淄博藝術陶瓷,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原先由於技術、資金等原因,淄博藝術陶瓷的發展與景德鎮等地相差甚大。差距就是發展潛力。近年來,一些藝術陶瓷人才紛紛辦起了工作室,充分發揮個人的藝術創造力和市場開拓力,將現代技術和化工原料融入藝術陶瓷中,提高藝術陶瓷的檔次。淄博藝術陶瓷迅速崛起,在全國和世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
新材料作為高技術陶瓷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市場需求量大,而且附加值高,是世界陶瓷強國競相發展的目標。為此,淄博市把突破的重點放在陶瓷新材料上。山東省硅酸鹽研究設計院作為全國第一家省級陶瓷技術中心,研制成了合成骨粉及制瓷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是我國陶瓷行業的最高獎。華光集團利用該材料生產的合成骨瓷“長江”17頭咖啡具,每套市場價高達上千元,比一般細瓷高出10到15倍。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高檔熔融石英陶瓷基地,形成了高檔精細氧化鋁材料等7大材料體系,精細高檔氧化鋁陶瓷耐磨制品等3種產品通過了國際質量認證,這些產品的市場價格是同等產品的數倍。
目前,淄博市制定了"十五"陶瓷發展規劃,將安排重點高新技術項目20項,總投資達8億多元,使高技術陶瓷的規模生產優勢進一步顯現。
產權的裂變,產品的裂變,科技的裂變,為淄博這個古老的瓷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怎麼聯系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