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關》)後以“野狐禅”泛指歪門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口頭禅】: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禅字,滿面慚惶。”(《碧巖錄》第一則)禅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禅”。“口頭禅”完全違背了禅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禅”。如:宋·王楙《野客叢書·王先生圹銘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禅,腳踏實地性虛天。”又《菜根譚》前集:“讀書不見聖賢,為鉛椠傭;居官不愛子民,為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禅。”什麼是禅? 禅學非禅:所謂禅學,譬如:研究禅法的起源、各種 公案的類別、祖師所講的語錄的意義、開悟的現象和 各種因緣的差別、祖師生平的考據,和他的禅風、度 眾的方法等等的研究,都是禅的學問。乃至還沒有明 心見性,而故做悟狀、解說祖師的公案或者語錄,這 個也屬於禅學。
禅的學術研究不是禅,因為是意識思維所得的緣故! 參禅不在學問,必須要有正確的參禅功夫,和正確的 知見,真修實參才算數。
佛法非禅,禅法非禅:佛法非禅是因為佛法裡面有聲 聞法、緣覺法、菩薩法。這三乘之法裡面又分為四種: 了義之法__稱為第一義悉檀。還有對治悉檀、為人悉 檀、世界悉檀。這些通稱之為佛法,告訴我們如何可 以了脫生死。可是一樣是佛法,其中卻有所差別。
而這些佛法從聲聞法裡面可以了脫生死、取證涅磐; 從緣覺法也可以了脫生死、取證涅磐;從菩薩的法門 明心見性,以及菩薩聲聞、菩薩緣覺一樣可以了生脫 死;這些佛法也不離為人悉檀,世界悉檀和對治悉檀, 但是這一些不是禅。
禅稱為教外別傳。在了義經裡面,關於真如佛性,世尊 和諸大菩薩說得非常多,但是卻又講真如佛性這個東西 “千聖不傳”。歷代祖師也都不明說,即使一宗一派到 他手裡快要斷了,沒有辦法再傳下去,他也寧可默然而 繼續使用機鋒,絕不明講。這就是說“向上一路”才是 禅,教外別傳才是禅。
佛法可以講得頭頭是道,真如佛性可以說得天花亂墜。 聽的人也不能分辨真假,但是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如佛性 呢?找不到!所以說來說去都是佛法,那不是禅;禅就 是真如佛性,禅就是佛法大意的總持;所以祖師說:“ 十二部經盡從這裡出去。”“這裡”就是真如佛性。
我們中國的禅__祖師禅,是釋迦世尊的教外別傳,悟了 之後明白真如、眼見佛性。證悟同樣分三關。從世尊在 西天拈花微笑,傳到中土五祖,都只有一關。到了六祖 的時候,聞他人誦《金剛經》而明心解悟,所以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還只是明心的解悟。五祖為他講《金剛經》。講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下才算一悟徹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悟的是片段,對這句話還 沒有完全的明白。悟得真,能夠成片而不間斷,才會真 正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因為此心非彼心 啊!一般的心都是有所住。只有真如這個心,才是無所 住,但是雖然無所住,卻能時時生其心。
我們講的禅__中國禅宗的禅,稱為祖師禅,不是如來禅。 如來禅的修學,要先學基本的禅法,要先修學禅定的法 門,要先修學五種神通。到達第四禅之後,觀禅、練禅、 修學完成,然後再找尋大善知識,明第一義。
但是祖師禅不是這樣修,直接從明心見性下手。所以中 國禅宗的禅__祖師禅;明心見性之後還要補修觀行的功 夫,要去做各種斷除煩惱的修行。祖師禅是般若,是智 慧。不是菩薩六度的禅定,而是菩薩六度的般若、智慧。
禅宗之禅是六度中之般若、智慧、無生智,非禅定。我 們修禅很久,如今無生智既然已經現前,接下來,要不 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來修學禅定,不離所 悟的真如佛性來修學禅定。明心見性是明白真如,眼見 佛性。真如佛性從來不生,永遠不滅所以是無生。
無生智就是明心見性,是我們學佛的首要,佛子學佛最 重要的,也是最先追求的就是無生智,它能作為我們未 來在佛法大海裡面的導航。這位菩薩因為得到無生智, 所以名為自在菩薩。
(摘編自蕭平實的著作《禅-悟前與悟後》〕 中國人習慣從自我內心尋求問題的答案,佛教傳入中國,演變出了禅,這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阿彌陀佛! 禅宗六祖慧能大師告訴我們什麼是“禅”,“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是為“禅”!
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比較知名的牌子有:聖象和匯麗
復合地板,實木地板,三層實木,它們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具體選擇那種,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 復合地板的優點是比較耐磨,穩定性一般,價格比較便宜. 實木地板的優點是環保,腳感比較好,穩定性一般,價格是比較高的. 三層實木的優點和實木比較相似,有區別的就是穩定性比實木的更強,缺點就是表面的硬度不好.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