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利dz15系列塑殼式斷路器 在夜晚見有紅光,但無燒焦的味道! 是否正常? 世界上最早的斷路器出現於1885年,它是一種刀開關和過電流脫扣器的組合。 1905年,具有自由脫扣裝置的空氣斷路器誕生了。 1930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弧原理的發現和各種滅弧裝置的發明,逐漸形成了目前的機構。 50年代末,電子元件的興起,就產生了電子脫扣器 20世紀末,由於小型化電腦的發展和普及,又有智能型斷路器的問世。 中國萬能式斷路器的發展 第一代是二十世紀50年代的仿蘇聯a15、a2050的dw1、dw2和改進後的dw0型(額定電壓ac380v、額定電流200~1500a) 第二代是1958年自行設計的在dw0基礎上更新的dw10系列(同時代的還有dw5系列),其額定電壓為ac380v,dc440v,額定電流200~4000a; 第三代是年代末開發、80年代投放市場的dw15和dwx15(限流型),其額定電壓有ac380v、660v、1140v,額定電流200~4000a;80年代初、中期,我國相繼從日本和德國引進ah和me型的萬能式斷路器 第四代是90年代中研制成功並投產的dw45型智能型萬能式斷路器。 塑料外殼式斷路器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我國首次研制投產的是仿蘇(a3100)的dz1系列塑殼式斷路器(40年代中期水平); 60年代末期,針對dz1體積過大,短路分斷能力偏小等缺陷,行業集中了幾個主要廠家,對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形成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代產品dz10系列; 80年代初又開發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產品;與此同時,上海華通開關廠、嘉興電氣控制設備廠分別從美國西屋(westinghouse)電氣公司和日本寺崎電氣公司引進具有80年代初水平的技術,生產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進入90年代,又推出了cm1系列(常熟開關廠)、tm30系列(天津低壓電器公司)、jxm2系列(嘉興電氣控制設備廠)、hsm1系列(杭州之江開關廠)、s系列(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杭州之江開關廠、上海華通開關廠等組成的ott集團) 六七十年代,小規格電流的塑殼斷路器有dz5-10、dz5-20、dz5-25、dz5-50、dz15-40、dz15-63等,它們的短路分斷能力在1~5ka 塑料外殼式斷路器(mccb電動機保護型) 六七十年代我國自行設計、開發的dz5-20(短路分斷能力380v,1.5ka)、dz15-40、dz15-63(短路分斷能力380v,3ka) 80年代引進國外技術制造的m611、3ve1(有多種附件),m611、3ve1的短路分斷能力大抵在380v,3ka左右。 1994~1995年,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與喜興電氣控制設備廠共同開發了dz35系列電動機保護型塑殼式斷路器(型號為dz35-25和dz35-63兩種)。短路分斷能力:dz35-25為380v,3ka、35ka、50ka(後兩種加裝限流部件),dz35-63為380v,3ka;dz35-25的體積為dz5-20的43.13%,dz35-63的體積為dz15-63的50.7%。dz35系列斷路器帶有模塊式的輔助觸點、分勵脫扣器、欠電壓脫扣器和斷相保護等附件。 功率大於30~200kw電動機保護型斷路器有:cm1、tm30、hsm1、jxm2和s型等的產品供予選擇。 小型塑殼式斷路器(mcb)現在也有適應小功率電動機保護的產品,如c45ad(天津梅蘭日蘭公司)和px200cd(嘉興電控廠)等。 家用或類似場所用過電流保護斷路器 我國最初的家用或類似家用場所保護的是仿蘇(aii-25)的dz4-25(二極)塑殼斷路器,但性能不高。 60年代中期國內開發了dz5系列(二級) 70年代末引進德國技術生產了s060系列 80年代中後期,天津梅蘭日蘭公司的c45n和嘉興電控廠引進德國f&g公司的px200c相繼問世,使家用保護斷路器上了一個新台階 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漏電保護器) 我國在五六十年代,在一些電力系統維修廠生產了電壓型漏電保安器。由於它的檢測線圈(或檢測繼電器)串接在變壓器中性點與接地極之間,接地極電阻變化無常,造成精度差,此外,檢測線圈容量不夠,結構簡陋,防雷效果差,便逐步退出了應用。 60年代後期,我國第一台電流動作型電子式漏電保安器dz5-20l誕生(主開關是dz5-20斷路器)。 70年代中後期,全國聯合設計的新型(dz15l-40、dz15l-63)電流動作型電磁式漏電斷路器試制成功,其殼架電流有40a、63a兩種,額定電流6~63a,漏電動作電流(iδn)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電動作時間<=0.1s),短路分斷能力為380v,3ka和5ka。dz15l系列是經過國家級鑒定的。 80年代又有dzl16、dzl18、dzl29、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流入市場,但大部分是電流動作型電子(集成電路)式漏電斷路器(帶過載、短路保護和不帶過載、短路保護) 80年代中期,嘉興電控廠、遵義長征電器八廠又引進德國f&g公司的技術生產了fin型(不帶過載、短路保護)(in有15,40,63a;iδn有30,100,300,500ma)和fi/ls型(帶過載、短路保護)(in有2,4,6,10,20,25,32a;iδn有30,50,100,300ma)的漏電斷路器。 90年代初,天津梅蘭日蘭公司生產了vigic45ele(電子式)、vigic45elm(電磁式)、viginc100等漏電斷路器,漏電動作電流(iδn)30ma,快速型(viginc100,iδn有30ma、300ma和500ma幾種,快速動作型)。 oot集團,於1999年開發試制了s-l系列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規格有63,100,200,400,630,800a等,漏電保護用脫扣器采用電子與電磁混合型,漏電動作電流有30,100,300,500,1000ma等,動作時間有快速型(<=0.1s)和延時型(最大1.5s),斷路器還有過載和短路保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