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滬渎,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饑死, 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46.孔僕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 服,竟日涕泗流漣,見者以為真孝子。 47.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 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 之哭,辄為淒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 韓後果為吏部尚書。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 48殷、謝諸人共集。謝因問殷:「眼往屬萬形,萬形來入眼不?」 49人有問殷中軍:「何以將得位而夢棺器,將得財而夢矢穢?」殷曰:「官本是臭 腐,所以將得而夢棺屍;財本是糞土,所以將得而夢穢污。」時人以為名通。 50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诘,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 少。 51支道林、殷淵源俱在相王許。相王謂二人:「可試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淵源崤、函 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遠之;數四交,不覺入其玄中。相王撫肩笑曰:「此自是 其勝場,安可爭鋒!」 52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 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讠於)谟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 人深致。」 53張憑舉孝廉,出都,負其才氣,謂必參時彥。欲詣劉尹,鄉裡及同舉者共笑之。張 遂詣劉,劉洗滌料事,處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張欲自發無端。頃之,長史諸賢來 清言,客主有不通處,張乃遙於末坐判之,言約旨遠,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真長延之 上坐,清言彌日,因留宿至曉。張退,劉曰:「卿且去,正當取卿共詣撫軍。」張還船,同 侶問何處宿,張笑而不答。須臾,真長遣傳教覓張孝廉船,同侶惋愕。即同載詣撫軍。至 門,劉前進謂撫軍曰:「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選。」既前,撫軍與之話言,咨嗟稱 善,曰:「張憑勃□(穴卒)為理窟。」即用為太常博士。 54汰法師雲:「『六通』、『三明』同歸,正異名耳。」 55支道林、許、謝盛德,共集王家,謝顧諸人曰:「今日可謂彥會,時既不可留,此 集固亦難常,當共言詠,以寫其懷。」許便問主人:「有莊子不?」正得魚父一篇。謝看 題,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敘致精麗,才藻奇拔,眾鹹稱善。於是四坐 各言懷畢。謝問曰:「卿等盡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謝後粗難,因自敘其 意,作萬余語,才峰秀逸,既自難干,加意氣凝托,蕭然自得,四坐莫不厭心。支謂謝曰: 「君一往奔詣,故復自佳耳。」 56殷中軍、孫安國、王、謝能言諸賢,悉在會稽王許,殷與孫共論易象妙於見形,孫 語道合,意氣干雲,一坐鹹不安孫理,而辭不能屈。會稽王慨然歎曰:「使真長來,故應有 以制彼。」即迎真長,孫意己不如。真長既至,先令孫自敘本理,孫粗說己語,亦覺殊不及 向。劉便作二百許語,辭難簡切,孫理遂屈。一坐同時撫掌而笑,稱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來,與共語,便使其唱理。意謂王曰:「聖人有情不?」 王曰:「無。」重問曰:「聖人如柱邪?」王曰:「如籌算,雖無情,運之者有情。」僧意 雲:「誰運聖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馬太傅問謝車騎:「惠子其書五車,何以無一言入玄?」謝曰:「故當是其妙處 不傳。」 59殷中軍被廢,徙東陽,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遇見一道人,問 所谶,便釋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論,人謂莫不研究。殷乃歎曰:「使我解四本,談不翅爾。」 61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 靈鐘東應,便是易耶?」遠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見婿,孚送弟俱往。時永言父東陽尚在,殷仲堪是東陽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義,乃與仲堪道齊物,殷難之。羊雲:「君四番後當得見同。」殷 笑曰:「乃可得盡,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後一通。殷咨嗟曰:「僕便無以相異。」歎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雲:「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64提婆初至,為東亭第講阿毗昙。始發講,坐裁半,僧彌便雲:「都已曉。」即於坐 分數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講。提婆講竟,東亭問法岡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彌那得 已解?所得雲何?」曰:「大略全是,故當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與殷荊州共談,每相攻難。年余後但一兩番,桓自歎才思轉退,殷雲:「此 乃是君轉解。」 66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67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司空鄭沖馳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札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 神筆。 68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訾,思意不惬。後示張公,張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谧,谧見之嗟歎, 遂為作敘。於是先相非貳者,莫不斂衽贊述焉。 69劉伶著酒德頌,意氣所寄。 70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將讓河南尹,請潘岳為表。潘雲:「可作耳,要當 得君意。」樂為述己所以為讓,標位二百許語,潘直取錯綜,便成名筆。時人鹹雲:「若樂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樂之旨,則無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詩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溫雅,乃別見孝悌之性。」潘因此 遂作家風詩。 72孫子荊除婦服,作詩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淒然, 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廣甚辯給,而摯仲治長於翰墨,俱為列卿。每至公坐,廣談,仲治不能對; 退,著筆難廣,廣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並能言理,亦有辯讷之異。揚州口談至劇,太常辄雲:「汝更思 吾論。」 75庾子嵩作意賦成,從子文康見,問曰:「若有意邪,非賦之所盡;若無意邪,復何 所賦?」答曰:「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76郭景純詩雲:「林無靜樹,川無停流。」阮孚雲:「泓峥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 文,辄覺神超形越。」 77庾闡始作揚都賦,道溫、庾雲:「溫挺義之標,庾作民之望。方響則金聲,比德則 玉亮。」庾公聞賦成,求看,兼贈贶之。闡更改「望」為「俊」,以「亮」為「潤」雲。 78孫興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見此張緩。」於時以為名賞。 79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雲:「可三二京、四三 都。」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謝太傅雲:「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 而不免儉狹。」 80習鑿齒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為荊州治中。鑿齒謝箋亦雲:「不遇 明公,荊州老從事耳!」後至都見簡文,返命,宣武問:「見相王何如?」答雲:「一生不 曾見此人。」從此忤旨,出為衡陽郡,性理遂錯。於病中猶作漢晉春秋,品評卓逸。 81孫興公雲:「三都、二京,五經鼓吹。」 82謝太傅問主簿陸退:「張憑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當是丈夫之 德,表於事行;婦人之美,非诔不顯。」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賢人論,長史送示真長,真長答雲:「見敬仁所作論,便足參微 言。」 84孫興公雲:「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85簡文稱許掾雲:「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 86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范榮期,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 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辄雲:「應是我輩語。」 87桓公見謝安石作簡文谥議,看竟,擲與坐上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88袁虎少貧,嘗為人傭載運租。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 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詠五言,又其所未嘗聞,歎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 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 89孫興公雲:「潘文淺而淨,陸文深而蕪。」 90裴郎作語林,始出,大為遠近所傳。時流年少,無不傳寫,各有一通。載王東亭作 經王公酒垆下賦,甚有才情。 91謝萬作八賢論,與孫興公往反,小有利鈍。謝後出以示顧君齊,顧曰:「我亦作, 知卿當無所名。」 92桓宣武命袁彥伯作北征賦,既成,公與時賢共看,鹹嗟歎之。時王□(王旬)在 坐,雲:「恨少一句。得『寫』字足韻,當佳。」袁即於坐攬筆益雲:「感不絕於余心,溯 流風而獨寫。」公謂王曰:「當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93孫興公道:「曹輔佐才如白地明光錦,裁為負版绔,非無文采,酷無裁制。」 94袁彥伯作名士傳成,見謝公,公笑曰:「我嘗與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彥伯 遂以著書。」 95王東亭到桓公吏,既伏閣下,桓令人竊取其白事,東亭即於閣下另作,無復向一 字。 96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辍筆,俄 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雲:「當令齒舌間得利。」 97袁宏始作東征賦,都不道陶公。胡奴誘之狹室中,臨以白刃,曰:「先公勳業如 是!君作東征賦,雲何相忽略?」宏窘蹙無計,便答:「我大道公,何以雲無?」有誦曰: 「精金百煉,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長沙之勳,為史所贊。」 98或問顧長康:「君筝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後出相遺。深識者, 亦以高奇見貴。」 99殷仲文天才宏贍,而讀書不甚廣博,亮歎曰:「若使殷仲文讀書半袁豹,才不減班 固。」 100羊孚作雪贊雲:「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輝。」桓胤遂以書 扇。 101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戶前,問:「古詩中何句為最?」睹思未答。孝伯詠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為佳。」 102桓玄嘗登江陵城南樓雲:「我今欲為王孝伯作诔。」因吟嘯良久,隨而下筆。一坐 之間,诔以之成。 103桓玄初並西夏,領荊、江二州、二府、一國。於時始雪,五處俱賀,五版 並入。玄在聽事上,版至,即答版後,皆粲然成章,不相揉雜。 104桓玄下都,羊孚時為兖州別駕,從京來詣門,箋曰:「自頃世故睽離,心事淪蘊。 明公啟晨光於積晦,澄百流以一源。」桓見箋,馳喚前,雲:「子道,子道,來何遲!」即 用為記室參軍。孟昶為劉牢之主簿,詣門謝,見雲:「羊侯,羊侯,百口賴卿。」 105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
http://www.bangwotao.net/
淘寶賤貨排行榜,幫我淘。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