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品牌的床和床墊好?買床時需要注意什麼?正文

什麼品牌的床和床墊好?買床時需要注意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品質提高
2,衛生的睡眠環境。乳膠寢具使大腸桿菌以及螨蟲等細菌微生物無生存環境,並且在抑菌和殺菌方面有突出表現
3,睡眠過程中轉身等動作,在乳膠床墊上不會產生聲音,非常安靜的床墊
4,國際上公認的高端床墊材料,集多種有益特點於一身。
品牌的話給樓主推薦2個馬來西亞的品牌,因為馬來西亞的乳膠在世界范圍內屬於特產級的,品質非常好。
1,ritonia(雨棠)
2,aslitah(愛绮夢)
 
【為什麼要選用天然乳膠寢具】
1、天然乳膠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佳制作枕頭和床墊的高級原材料
2、天然乳膠具有天然抗菌特性,有效預防塵螨、細菌的滋生
3、先進的talalay(特拉蕾)加工工藝,蜂窩狀結構設計,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4、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標准五分區,能緩解和減輕頸椎疼痛,有效促進睡眠
5、無靜電、超靜音,確保睡眠環境
6、經久耐用、永不變形


【如何識別天然乳膠和合成乳膠寢具】
目前市場上關於乳膠寢具的說法有些混亂,一些人工合成的泡沫、海綿枕也被稱之為乳膠枕;乳膠也有合成乳膠及天然乳膠之分,購買時應詢問和了解清楚。
1、聞:天然乳膠會散發淡淡的乳香味道,這種味道是乳膠本身的氣味,是無毒無害的,是其他合成乳膠都不具有的特性。
2、看:天然乳膠寢具有幾千個蜂巢式氣孔,比其它纖維容納更多的空氣。這些孔可以排出人體排出的余熱及潮氣,可天然通風,提供最佳的天然空調系統,使寢具裡面的空氣保持新鮮和健康。
3、摸:手感舒適,猶如嬰兒皮膚般嫩滑舒適;乳膠寢具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與空氣氧化,顏色漸漸變黃,這是正常現象。
4、壓:乳膠寢具用手壓下去會迅速的反彈,有很好的支撐性,普通海綿則較軟,彈性差。

【如何選購品質優良的天然乳膠寢具】
天然乳膠寢具是新近幾年逐漸流行開來的一種綠色環保家居產品。那麼對我們廣大的對此還不十分了解的消費者來說,怎樣選購到品質優良的天然乳膠寢具呢?
1、原料的產地
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天然乳膠原料產於東南亞地區,占據世界產量的90%以上,產地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其中尤以馬來西亞的品質為最佳,這是由日照強度和海洋氣候的天然結合而決定的。
2、是否100%天然乳膠
合成乳膠來源於石油提煉和化工合成,天然乳膠來源於橡膠樹。唯有真正的天然乳膠才會散發淡淡的乳香味,更加親近自然,成本更高,其他材質是沒有的。
3、生產工藝
國內、外絕大多數正規乳膠產品都是dunlopillo(鄧祿普)生產工藝(有些小的加工廠和非正規廠家使用“液態直接注模”方法),由於成本問題(由talalay兄弟發明的talalay生產過程耗資巨大,結構復雜),目前國外只有英、美、馬來西亞等國幾個廠家采用talalay(特拉蕾)工藝進行生產,特拉蕾工藝的產品質量更好,但成本高,價格比較貴。
4、寢具的密度
枕頭最佳密度在40-45間,太大太小都不好。床墊的最佳密度在70-80左右。
5、真正的乳膠枕是有幾千個蜂巢式氣孔,比其它纖維容納更多的空氣。
6、手感,用手觸摸,舒適感覺猶如嬰兒皮膚。

【乳膠寢具的清洗、保養和收藏】

清洗:
1、可用水清洗:乳膠寢具最方便的就是可水洗,天然乳膠寢具易於進行手工清洗,盡量不放進洗衣機或其它機器設備洗滌,乳膠很柔軟容易被絞爛。
2、手洗時,以擠壓方式進行。由於產品清洗時會吸附大量水分,重量倍增,取出水面時,不可抓取一小角部分拉上移動,寢具吸水過重會撕裂,必須如同豆腐般,捧住重心和大部分體積,小心地取出水面。
3、洗淨後,以干毛巾或其它會吸水的材料,配合雙手壓干,避免強烈陽光直接曝曬。如欲加快晾干時間,懸掛後,建議每隔2-3小時,以手擠壓下方,可將多余的水分排出,並以電風扇吹襲。
保養和收藏:
有些人會習慣曬枕頭,但對天然乳膠寢具,我們並不建議,因為天然乳膠寢具經常日曬容易老化,造成表面粉末化。
1、產品顏色:天然乳膠寢具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與空氣氧化,顏色漸漸變黃,是正常現象,不需特別擔憂。
2、乳膠產品收藏時:不壓重物、不要置於潮濕空間。
3、若消費者使用真空袋收藏產品時,盡量不要存放超過六個月,當取出時若發現產品無法回覆原形,只要放置一、二天,產品即可自行回彈。
參考資料:
www.shandongrujiao.com

        
www.ningxiarujiao.com

 
席夢思咯,不過他們已經破產了。現在市場上好點的牌子有慕思、慕思凱奇,市場上賣的最火爆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如何購置窗簾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