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制作專賣銀器餐具的嗎? 元素名稱:銀 元素符號:ag 元素英文名稱:silver 拉丁原名:argentum 中文是將金屬金字部首,加上艮字形聲。 元素類型:金屬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屬於ⅰ類的副族元素 原子序數:47 相對原子質量:107.868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10.3 顏色和狀態:銀白色金屬 莫氏硬度:2.5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2680 [編輯本段]含量 銀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僅占0.07ppm,在自然界中有單質的自然銀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狀態。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0.0000001 [編輯本段]物理性質 密度:10.53克/厘米3(20℃) 熔點:961.93℃ 沸點:2213℃ 溶解熱:11.30千焦/摩爾 汽化熱為:250.580千焦/摩爾 反射率:91% 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延展性,延展性僅次於金,能壓成薄片,拉成細絲。1克銀可以拉成1800米長的細絲,可軋成厚度為1/100000毫米的銀箔,是導電性和導熱性最好的金屬。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4個金屬原子。 晶胞參數: a=408.53pm b=408.53pm c=408.53pm α=90° β=90° γ=90° 電子層排布:2-8-18-18-1 常見化合價:+1 氧化態: mainag+1 otherag0,ag+2,ag+3 電離能(kj/mol) m-m+731 m+-m2+2073 m2+-m3+3361 m3+-m4+5000 m4+-m5+6700 m5+-m6+8600 m6+-m7+11200 m7+-m8+13400 m8+-m9+15600 m9+-m10+18000 [編輯本段]化學性質: 銀的特征氧化數為+1,其化學性質比銅差,常溫下,甚至加熱時也不與水和空氣中的氧作用。 但當空氣中含有硫化氫時,銀的表面會失去銀白色的光澤,這是因為銀和空氣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緣故。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4ag+h2s+o2=2ag2s+2h2o 銀不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但銀能溶解在硝酸或熱的濃硫酸中: 加熱 2ag+2h2so4(濃)====ag2so4+so2↑+2h2o 銀在常溫下與鹵素反應很慢,在加熱的條件下即可生成鹵化物: 473k 2ag+f2=====2agf暗棕色 加熱 2ag+cl2=====2agcl白色 加熱 2ag+br2=====2agbr淡黃色 加熱 2ag+i2=====2agi黃色 銀對硫有很強的親合勢,加熱時可以與硫直接化合成ag2s: 加熱 2ag+s====ag2s 銀易溶於硝酸和熱的濃硫酸,微溶於熱的稀硫酸而不溶於冷的稀硫酸。 鹽酸和王水只能使銀表面發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銀薄膜。 銀具有很好的耐鹼性能,不與鹼金屬氫氧化物和鹼金屬碳酸鹽發生作用。 [編輯本段]應用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銀白色的金屬,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導電性和傳熱性在所有的金屬中都是最高的。 例如,若令汞的導電性為1,則銅的導電性為57,而銀的導電性為59,占首位。因此,銀常用來制作靈敏度極高的物理儀器元件,各種自動化裝置、火箭、潛水艇、計算機、核裝置以及通訊系統,所有這些設備中的大量的接觸點都是用銀制作的。在使用期間,每個接觸點要工作上百萬次,必須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嚴格的工作要求,銀完全能滿足種種要求。如果在銀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優良。用這種加稀土元素的銀制作的接觸點,壽命可以延長好幾倍。 元素用途: 用於制合金、焊藥、銀箔、銀鹽、化學儀器等,並用於制銀幣和底銀等方面。 銀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銀。在醫療上,常用硝酸銀的水溶液作眼藥水,因為銀離子能強烈地殺死病菌。 價格一般在70元左右/克,純度為999。硝酸銀見光或遇有機物就分解出銀。銀如果是極小顆粒就呈灰黑色。這種化合物用於鍍銀或制造其他銀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銀)是相機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銀)成粉末狀撒入雲層,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 氧化銀極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後,有時會析出有強烈爆炸性的黑色晶體。氧化銀在玻璃工業中用作著色劑。氧化銀的化學式ag2o。棕褐色立方晶系結晶或棕黑色粉末。鍵長(ag-o)205pm。200度分解,釋放氧氣。密度7.220g/cm3(25度)。見光逐漸分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銀。水中難溶。溶於氨水、氫氧化鈉溶液,稀硝酸,硫代硫酸鈉溶液。不溶於乙醇。由硝酸銀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制得。有機合成用羟基取代鹵素時用濕的ag2o作催化劑。還用作防腐劑,電子器件材料。 溴化銀的感光作用,用來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層。 白銀首飾和銀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後可以達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飾和家庭裝飾中用途很廣泛。 銀幣曾經作為銀本位制國家的法定貨幣,盛行一時。但隨著貨幣制度改革、信用貨幣的產生,銀幣逐漸退出了流通領域。目前鑄造的銀幣主要是投資銀幣和紀念銀幣。 銀離子和含銀化合物可以殺死或者抑制細菌、病毒、藻類和真菌,因為它有對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親生物金屬。 [編輯本段]來源 銀礦主要有輝銀礦,其次是角礦,也有自然銀。由銀礦與食鹽和水共熱,再與汞結合為銀汞齊,蒸去汞而得銀。或由銀礦以氰化鹼類浸出後加鉛或鋅使銀沉澱而制得。 [編輯本段]歷史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 銀白色,光澤柔和明亮,是少數民族、佛教和伊斯蘭教徒們喜愛的裝飾品。銀首飾亦是全國各族人民贈送給初生嬰兒的首選禮物。近期,歐美人士在復古思潮影響下,佩戴著易氧化變黑的白銀鑲淺藍色綠松石首飾,給人帶來對古代文明無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國內,純銀首飾亦逐漸成為現代時尚女性的至愛選擇。銀是古代就已經知道的金屬之一。銀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開采銀礦,由於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公元前1780至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規定,銀的價值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紀,日本金、銀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銀最早用來做裝飾品和餐具,後來才作為貨幣。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白色金屬,銀的化學符號ag,來自它的拉丁文名稱argentum,是“淺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稱是silver。銀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碾壓成只有0.00003cm厚的透明箔,1g重的銀粒就可以拉成約2km的細絲。 月亮般的金屬——銀 銀,永遠閃耀著月亮般的光輝,銀的論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國也常用銀字來形容白而有光澤的東西,如銀河、銀杏、銀魚、銀耳、銀幕等。 我國古代常把銀與金銅並列,稱為“唯金三品”。《禹貢》一書便記載著“唯金三品”,可見我國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發現了銀。在大自然中,銀常以純銀的形式存在,人們便曾找到一塊重達13.5噸的純銀!另外,也有以氯化物與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鉛、銅、銻、砷等礦石共生在一起。 元素輔助資料: 銀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狀態,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一般認為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學教程》中也談到自然銀,曾經發現的最大銀塊重13.5噸。 天然銀多半是和金、貢、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最初由於人們取得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在大約公元前1780-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規定,銀的價值是金的兩倍。甚至到17世紀,在日本銀和金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而銀的開采卻以礦山勞動和一般比較高度的技術發展為前提。因此,雖然銀不那麼絕對稀少,但是它最初的價值卻相對地大於金的價值。” [編輯本段]研究 到13-14世紀,我國和歐洲都發展起灰吹法檢驗金、銀。這也是一種分離金、銀中雜質的方法,又稱烤缽冶金法。這種方法是將待檢驗的金、銀試樣或采得的金、銀放置在用動物骨灰制成的缽中加熱,鉛和其他雜質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風吹去,部分滲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銀。這樣可以計算出試樣或礦金中含金、銀的量和純度。這種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學中。 銀在我國古代稱為白金。西方古代人們用月亮的符號來表示銀,拉丁文中,“銀”是argentum,來自希臘文argyros(明亮)。因此,銀的化學元素符號是ag。 銀離子和含銀化合物可以在殺死或者仰制細菌、病毒、藻類和真菌,反應類似汞和鉛,但目前的背後原理亦未解開。因為它有對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親生物金屬。我國內蒙古一帶的牧民,常用銀碗盛馬奶,可以長期保存而不變酸。據研究,這是由於有極少量的銀以銀離子的形式溶於水。銀離子能殺菌,每升水中只消含有一千億分之二克的銀離子,便足以使大多數細菌死亡。古埃及人在兩千多年前,也已知道把銀片覆蓋在傷口上,進行殺菌。現在代,人們用銀絲織成銀“紗布”,包扎傷門,用來醫治某些皮膚創傷或難治的潰瘍。 銀不會與氧氣直接化合,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奇怪的是,1902年2月,在拉丁美洲古巴附近的馬提尼島上,銀器在幾天之內都發黑了。後來查明,原來火山爆發了,火山氣中含有少量硫化氫,它與銀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銀。平常,空氣中也含有微量的硫化氫,因此,銀器在空氣中放久了,表面也會漸漸變暗,發黑。另外,空氣中夾雜著微量的臭氧,它也能和銀直接作用,生成黑色的氧化銀。正因為這樣,古代的銀器到了現在,表面不象古金器那麼明亮。不過,含有30%钯的銀钯合金,遇硫化氫不發黑,常被用來制作假牙及裝飾品。 銀在稀鹽酸或稀硫酸中,不會被腐蝕。但是,熱的濃硫酸、濃鹽酸能溶解銀。至於硝酸,更能[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