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錢是幾克 有人說一錢等於5克,這對不對?現在的重量和以前藥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以前一斤等於16兩,一錢不等於5克,應該是3.125克。我父親生前是一名老中醫,所以我對這些換算比較熟。一斤是十六兩,一兩是十錢,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錢=3.125克。
通常來說,一公斤等於兩市斤,也就是說一斤等於500克,一兩等於50克,一錢等於5克,查詢《現代漢語詞典》,“計量單位表”中,斤、兩、錢的換算關系就是這樣的。讀者說的以前一斤等於十六兩,也是對的,成語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那麼,把“錢”換算成“克”究竟該怎麼算?
問題補充: 什麼情況下會丟失魂魄呢?要找回來的話怎麼找呢?有特定的人或時間地點嗎?丟失比較久的能找回來嗎?為什麼人不會死去呢?誰能告訴我呢?
1、你所說的“丟失魂魄”一般老百姓常說的“嚇著了”。比如:自己在聚精會神思考某一件事時,突然被發出的某種響聲嚇了一跳,或者在沒有思想准備的情況下突然撞上了一個人等都能嚇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身體很虛弱的情況下,去火葬場、太平間看到屍體,也會在不知覺中嚇著。 2、人在嚇著時,有的睜不開眼、有的犯困、有的腦袋昏昏沉沉、有的發呆等症狀。如果真是嚇著了,最好找會收嚇著的人收收,收好了精神狀態肯定會恢復如初的。 3、收嚇著的方法很多,樓上的人都說了一些方法,我有一位朋友收嚇著與眾不同,不用見嚇著的人,只要告訴他嚇著人的姓名、在什麼方位,收完准好。有時,別人打電話說家裡的孩子老是哭鬧嚇著了,請他收收,經他一收孩子果然好了。而且,這個人的人品非常好,從不收別人的錢財物。總之,不管那種方法,只要收好了就行,就像看病,不管是中醫,西醫還是針灸、按摩,能把病看好就是神醫。 4、當然,有些人不相信,說這些都是迷信。其實,這不是迷信。因為,人們能看得到的東西(顯態的),就說它存在,看不到的東西(隱態的),就說他不存在,是迷信。讓我說,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真要嚇著了,還是找人收收吧。 確實丟了,就想辦法找回來。 能丟就能找。電影裡是這樣演的一邊拿著那人衣服和引魂幡一邊走一邊喊***回----來----吧------後邊一個人回應道‘回來了’就可以了漢語中有"失魂落魄",生活當中應該有這種現象?
我曾見過一個小孩子從床上跌下來,就有點傻傻的. 小褓姆卻見怪不怪.她說她的老家就說這是小孩子 把魂兒丟了.所以只要安撫小孩子,並叫著他的名字 說xxx回來吧,xxx回來吧,即可.小孩子的家長們 就如此這般的做了一通,果真見效.小孩子又恢復了 他的活潑可愛.
(說明一下,這純屬個人見聞與佛教無關.)昏昏欲睡,悶悶不樂.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是我媽告訴我的後來叫一叫就好了,反正有很多種方法,不過現在接受了科學思想的一批人不會相信,也就漸漸沒人提了,如果你要找魂魄的最好請教一些老同志,有過帶孩子經驗的都知道吧.人處於癡呆狀態但是和正常人沒什麼太大區別不流口水,腦袋昏昏沉沉的。我真實的經歷。那就會陷入不平衡,人就會不健康,需要求醫問藥終日游走在兩界之間不得善終.一般的時間短的話媽媽幫忙叫叫就行。時間長的話要知道當時被嚇時的地點,晚上十二點的時候拿著他的衣服去事件發生地叫,然後就回家。江衣服蓋到他身上讓他睡覺就行了,記住回來後一直到轉天太陽出來前大門就不要再開了!嚇的我一身雞皮疙瘩 感覺我是那種魂都丟了自己還不知道的喊驚吧?把他們招會來.念佛經,自念或請人代念!!或念佛!念法!念僧!!<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大藏經>>個人認為,我國古人所謂的丟魂喪魄,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奪精氣”。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摘錄: “……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穩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
所以,若害怕丟魂喪魄,應為大人小孩常誦《藥師經》及持藥師灌頂真言及名號。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招魂········有本小說叫《七界風月》主角就少了1魂1魄暈,,什麼叫少魂魄,就是陰氣太盛,如此,為病者念頌佛經回向,最好念頌<<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最適合的,念完後,頌回向偈,稱:以此頌經功德.回向病者~~~南無地藏王菩薩<三稱>
不要相信什麼法術 自古以來有一種說法,人擁有三魂七魄,所以經常用嚇掉了魂來形容人的不正常狀態。大部分時候人丟魂只是因為驚嚇,當然也有的是嚴重的刺激所致。
傳說人丟一個魂魄,就會處於低迷狀態,丟兩個魂魄就會開始生病,三魂盡失後也就沒了性命。
至於魂魄到底是什麼,曾經有一個科學試驗,在人死亡的瞬間,體重會突然減少幾克,有什麼東西剝離了我們的身體,那丟失的部分是什麼,也許和魂魄有關。
通常專業巫師可以幫助找回魂魄,她們念著咒語,親吻那些丟魂的人,儀式通常會很長時間,安靜時依稀能聽到靈魂的聲音。 如果你真的丟掉了魂還是可以嘗試請專業巫師處理,過去我都曾經有過如此現象發生,其結果還真的找回來了。 如果掉魂可日誦三遍,連誦三日《般若波羅蜜》心經即可還魂。 全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找精神科大夫,可以治療人大腦思維混亂,治好所謂“丟魂症”,至於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不要相信。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求神不起作用,心態才是真.人的沒魂沒魄都代表一種情緒,或喜或怒,若丟其1,2那麼你就不會高興或悲傷了把一只鞋子放在枕頭下枕三天。 胡說八道.人身上只有元神和副元神.精神病人其實他沒有病的.就是因為他的主元神不愛主管那個身體了.所以浪浪散散.不過有一只辦法最有效了.用電棍.電他一次.等他再犯神經的時候把電棍拿出來.保證馬上就好.馬上有沒病了.前幾天我的小孩就被嚇著了,找農村的老人要了一張拘魂單,上面都是我不認識的字,燒了之後就好了,有些事還是相信的好.要看具體情況,具體魂魄,但在3天之內必須找回,否則丟點東西丟魂魄,是不可能的。 那其實是一種心理反應。 人們常說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爬起來。 其實就是某個環境使你主意識失衡,如被鬼 片嚇著了,就是主意識失衡,通常會自己恢 復平衡,因為有“那是電影”的主意識心理 暗示。 但如果潛意識失衡,由於潛意識心理暗示不 受主意識的控制,那就需要有外來的心理暗 示為其尋求平衡。而且如果長期的潛意識失 衡,會成為精神病患者。《傷城》中梁朝偉 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個潛意識失衡的人,他曾 一度放棄報仇,但當他發現仇人立即就又決 定報仇。
所以不要相信魂魄之說。一般沒有這種事吧..有點迷信了 用聖器招魂 一市錢=5克 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呢: 有人說一錢等於5克,這對不對?現在的重量和以前藥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以前一斤等於16兩,一錢不等於5克,應該是3.125克。我父親生前是一名老中醫,所以我對這些換算比較熟。一斤是十六兩,一兩是十錢,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錢=3.125克。 通常來說,一公斤等於兩市斤,也就是說一斤等於500克,一兩等於50克,一錢等於5克,查詢《現代漢語詞典》,“計量單位表”中,斤、兩、錢的換算關系就是這樣的。讀者說的以前一斤等於十六兩,也是對的,成語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那麼,把“錢”換算成“克”究竟該怎麼算? 一斤等於十六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十六兩的計量方法。南宋楊輝有首“斤價化兩價”的歌訣:“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0625斤,二兩等於0.125斤……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還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准,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准,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准,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誰知這一標准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1959年開始一斤等於十兩:1959年6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米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單位,在全國推廣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兩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兩為一斤。”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 從1979年1月1日起,中藥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兩、錢、分”等。 一錢相當於多少克? “錢”換算為“克”,人們普遍采用的換算方式是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舊制十錢為一兩)=3.125g(1錢),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跟昨天打進電話的讀者的說法一致。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3.72克。 而此前的漫長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又需要根據當時一斤等[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