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濕效果更佳。 防潮新產品 日本森林綜合研究所曾開發出一種有效除濕的環保裝置:除濕地板薄膜。這種以螃蟹殼為原料制作成厚度僅為30微米(1微米等於1百萬分之一米)的薄膜,其特點是只會使水蒸氣透過。根據這種特性,在薄膜的另一面用真空泵減壓即可有效除去地板中含有的水分。如果使用兩平方米的這種薄膜,可以使厚度為5厘米、面積為50平方米的地板的濕度保持在60%至65%以下。通常如果木材的濕度能夠維持在60%至65%以下,那麼木材就無需進行防腐處理。 該薄膜的成分能夠被微生物自然分解,因此即便被誤埋入土壤中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此外,與傳統的利用空調降低溫度使空氣中的水分凝結的方法相比,使用這種薄膜能夠大幅度節省能量。這種除濕裝置有利於提高建材的耐久性,日本建材廠家及房地產開發商計劃5年內使其市場化。 最好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商場買一台除濕機。南方冬天的潮濕實在是太可怕了!冷到骨頭裡! 參考資料:南方都市報 ==============
防潮除濕拯救大行動
防潮重災區之急救法
在天氣潮濕的日子裡,如果一般的家居除濕方式還是不能取得令你滿意的效果,不妨有針對性地根據家居各個受災嚴重的角落進行特別護理。由於本身的特點差異,不同的重災區有個性化的防潮方式。
重災區:木地板
受災情況:木地板濕滑,踩在木地板上發現有明顯的腳印。木地板與地腳線的接口處發現黑色的霉斑。
防治辦法:地面濕氣是造成木地板受潮發霉甚至腐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木地板的鋪設是打好防潮基礎的重要環節。當木地板鋪設完畢,最好先使用一段時間,然後請專業人士上門打蠟。這樣可以盡量揮發掉在施工中殘留的潮氣,延長木地板的使用壽命。此外,日本研制了一種專用於木地板的防潮薄膜,可鋪貼於木地板的表面,隔絕木地板與空氣的接觸面,更好地保養木地板。
重災區:木質家具
受災情況:木家具表面形成點點水滴,擦拭過後仍不能緩解木家具表面凝水的狀況。
防治辦法:如今,不少木質家具在出廠前經過了嚴格的干燥處理程序,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不經常進行防潮護理。對付木家具上的水珠,可以在干布上蘸取專用的木家具清潔劑,這類清潔劑可在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滲透入木家具的內部。另外,木家具防潮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用一些吸水性好的紙張或者塑料紙貼在木家具的表面。
重災區:地毯
受災情況:地毯容易變髒,仔細觀察可見表面泛起黑色的小毛球。
防治辦法:許多家庭在茶幾底部、床尾等地方鋪設地毯,這些地毯鋪設在地板上最容易受到地氣的影響,將濕潤的水汽吸附進去。當潮濕的天氣來臨,可以在鋪設地毯的區域先鋪設一塊柔軟、吸水性較好的薄紙皮,然後將地毯覆蓋在上面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擔心地毯嚴重受潮,最好的方式還是將地毯收入防潮箱,待天氣轉好時再使用。
重災區:家電
受災情況:電視、電腦開啟後發現畫面模糊,幾分鐘後才恢復正常。
防治辦法:電視機、電腦、音響等家電設備在潮濕的天氣裡將產生“反應遲鈍”的狀況。有效防止家電受潮的方式是每天至少使用一次,讓電器通通電,以機身產生的熱量達到除潮目的。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使用電吹風的低檔暖風來對電器進行外部除濕。
重災區:布藝家具
受災情況:坐在布藝沙發上,感到水汽重重。
防治辦法:布藝家具的受潮情況不容易從表面判斷,水蒸氣極有可能已通過布料的縫隙進入布藝家具的內部空間。去除布藝家具的潮濕狀況只能用外部烘干的方法,可開啟暖風機對著布藝沙發吹半個小時左右,或者用電吹風輕吹沙發的表面,可緩解布藝家具的受潮狀況。
防潮除濕之妙法篇
防潮除濕的方法有不少,可以有效改善家居的整體濕潤環境。這些防潮除濕方式做起來毫不費勁,適合忙碌的人們對付潮濕的“回南天”。
妙法一:預防為主
難得這幾天陽光燦爛,還不趁此機會將家中“濕”氣沉沉的被子、枕頭統統拿到太陽底下曬一曬?防潮除濕的最佳方式便是預防為主。一般來說,家中被子、枕頭以及布藝沙發套等家居配件在連續使用一個月左右就應當放置於太陽底下晾曬幾個鐘頭。因為陽光是最環保也是最有效的殺菌劑,不但可令被子蓬松柔軟,而且曬過之後的被子聞起來充滿了陽光的溫暖香味,准能給你帶來一夜好夢呢。
妙法二:早晚關窗
當潮濕的“回南天”來襲,大家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給窗外虎視眈眈的濕氣任何潛入的機會。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濕度較午間更高,若不及時關上門窗,水汽將嚴重滲透至家居的每個角落。另外,如果覺得門窗緊閉令室內空氣無法流通,建議大家在中午時短時間開窗通風。
妙法三:儀器法
防潮除濕還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動員家中一切有除濕作用的電器來降低室內的空氣濕度。如今,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調都有除濕的功能。不過,用空調來調節室內空氣濕度的方式見效較慢,一般需要兩三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的人感到寒冷。若不滿意空調的除濕效果,不妨到商場購買專用的除濕機,見效較快但耗電也相對較大。此外,冬天人們用於取暖的暖風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室內濕潤的狀況,只是暖風機的有效輻射范圍小,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除濕效果。
妙法四:掛干燥劑
如今,超市裡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濕的干燥劑。最常見的是吸濕盒和除濕包兩種類型。不少吸濕盒具有各種香味,檸檬、薰衣草、甜橙等味道,可令家居滿室飄香,適合放在客廳、房間、洗手間和廚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間裡。當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將吸濕盒裡的物質取出,購買散裝干燥劑裝入盒中再次使用。
除此之外,以吸水樹脂和木炭為制作原料的除濕包則比較適合放置於空間較小的位置,比如衣櫃、鞋櫃等密閉的空間可以掛一袋除濕包以驅逐濕氣。另外,動手自制干燥劑也是一件頗有趣味的事情。用小布袋裝適量石灰,扎成一小袋放置於室內的各個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潮的作用,也可以減緩室內潮濕的狀況。 參考資料:大洋網
========== 天氣越來越熱了,夏季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夏季是多雨的季節,空氣潮濕溫暖,正適合各種霉菌的生長和繁殖,而霉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於是,防潮防霉成了我們一項不得不做的功課,提前預防才能擺脫它們的糾纏。
指導專家
解放軍302醫院門診部副主任醫師王二平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宋廣生
防潮篇
防潮不光是南方人的事,北方人的家裡也應該防潮。夏季多雨,返潮的居室不光對室內的家具有影響,而且還會大大危害居住者的健康狀況,會誘發感冒、風濕和哮喘等病。因此,如何“除濕”成了不少人的煩惱。
居室防潮三妙法
間歇通風法:陰雨天把朝南或東南方向(即上風方向)的門窗關閉,只開啟下風方向的門窗,可減少水汽進入室內。待天氣轉晴時,可打開所有的門窗,以加速水分蒸發。
石灰吸潮法:石灰是吸附劑,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氣中大約0.3公斤水分。陰雨天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裝生石灰後放置於室內各處,使室內空氣保持干燥。
室內升溫法:在返潮的室內燒上一盆木炭火放上火爐(須注意通風),來提高室內的溫度,可使水汽無法凝結,從而減輕室內濕度。
家居用品防潮竅門
實木家具
實木家具要用專用清潔劑。保養要點是保持光澤,平日將專門的家具清潔劑均勻地塗在家具表面,然後輕輕擦拭即可。
布藝沙發
可用吹風機吹干。價格較高的布藝沙發,則要用專門的吸塵器將其表面的灰塵全部吸淨。在潮濕的天氣裡,用風筒輕吹沙發,可除去沙發內的濕氣。
鐵藝家具
發現斑點及時補漆。鐵藝家具要經常用濕布和柔和的清潔劑擦洗,注意防水防潮,如發現表面褪色出現斑點,應及時修補上漆,以免影響其制品的整體美觀。
家電
空氣中濕度過大時,電器的表面和內部零件很容易附著水汽。開機時,因水汽作怪,有時會發出啪啪嘶嘶的放電聲;甚至熒屏的圖像、音響聲音均模糊不清。夏季家電應該經常使用,這樣可以起到防潮效果。
廚衛
只要在材料、工藝上把握好,然後再把邊邊角角的地方處理好,廚衛出現滲漏的可能性就小了,防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tips
在廚房衛生間牆面做防水層,防水層的施工高度應該不低於30厘米。如果牆面本身是輕質牆體,一定要對整個牆面進行防水處理。
防潮材料不等於防水材料。防潮作用是在板材基材中滲入防潮劑產生的,而防潮劑對於板材本身的防水性能並沒有任何影響。因此,防潮只是對空氣中的潮氣有作用。
可購買一些實用的防潮小物件,如吸濕盒、吸濕包,這兩種除濕劑的價格一般每盒/包在10元左右。
祛霉篇
夏天天氣時而悶熱難耐,時而大雨頻頻,致使居室牆壁或衣物上常常長毛或形成霉點、霉斑。這些“毛”和霉點主要是霉菌。居住環境中的霉菌數量與溫、濕度關系密切,潮濕的夏天和長期使用空調而不注意通風的居室,都是霉菌喜歡光顧的地方。
霉菌危害大
霉菌感染
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於霉菌的生長繁殖,特別是原來在人體皮膚上處於“休業”狀態的霉菌會“死灰復燃”,在腳趾等部位蔓延,引起皮膚癬病。腳癬如不及時治療,還會向身體其它部位傳染,變成體癬、股癬、手癬、花斑癬。研究表明,霉菌還會在人體內生長繁殖,引起霉菌性肺炎等病。
呼吸道過敏症
過敏性疾病敏感者吸入霉菌即可引起呼吸道過敏症狀,輕者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症狀,重者會使人呼吸困難,喘息不止。霉菌及其代謝產物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還會引發過敏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花粉病、皮炎等,或使原有的過敏性疾病復發。
關節疼痛
由於氣溫多變加上空氣中濕度大,易使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加重或惡化。還會使腰背勞損、扭傷、骨折處和手術切口等部位及鄰近關節引起疼痛。
食物中毒
悶熱潮濕的環境下,食物容易受污染而發霉變質,人吃了這種霉變的食物,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中毒,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研究表明,如食用被黃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可致肝癌、胃癌等病。
心腦血管病
多雨季節的氣壓、氣溫、空氣濕度等氣象要素變化較大,容易導致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管收縮,血流受阻,血壓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大,心髒負荷加重,從而誘發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病。
祛霉四絕招
研究表明,霉菌怕光、怕氧、怕冷、怕燥。針對霉菌的這些特點,可以采取相關防霉措施。
暴曬。霉菌怕陽光,特別害怕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紫外線能殺滅或抑制真菌生長。因此,把易霉的東西放在陽光下曬,霉菌就無法生存。
通風。霉菌喜歡溫暖、濕潤、陰暗的環境。據實驗,氣溫在25℃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70%時,霉菌最易生長繁殖。因此,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以使室內霉菌數量減少。
干燥。研究發現,住在陰暗潮濕居室裡的人,其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率較高。保持周圍環境干燥,可使易霉變物體表面的水分揮發,室內的濕度也會降低,使霉菌缺乏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水分。
降溫。據研究,霉菌在5℃以下就不能繁殖。因此,把食物放在冰箱、冰櫃內冷藏,可達到防霉的效果。
特別提醒
經呼吸道吸入和攝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是人們接觸霉菌及其代謝產物的主要途徑,因此霉變食物要及時處理,絕不能食用。
有的霉菌有毒,如鐮刀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