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畫阿童木 《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是日本的手冢治蟲 日本動畫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可分為六個階段:一、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二、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准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1970年《無敵鐵金剛》就是一部典型的爛片,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給日本動畫帶來了不良影響。三、題材確定期(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別。《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及人物(character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銀河鐵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後,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說改編成《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復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非常賣座。但自些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四、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超時空要塞》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1982到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gundam》及《gundam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已達到極高的水准。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五、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及《王立宇宙軍》;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該年排行第一是《聖斗士星矢》);另外還有《天空戰記》,《機動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得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4、5年,也該考慮制作年齡路線。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乎部部精彩。六、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制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inthe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
日本漫畫的歷史就比較久了 12世紀由日本真言宗僧侶繪制的“鳥獸戲畫”通常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的起源,鳥獸在繪者輕松、隨意的筆下行為表現有如人和菩薩。1814年,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畫家葛飾北齋創造了“漫畫(manga)”這個詞,用來指代他繪制的一種筆法隨意、線條簡練、突出人物主要特征,以神話、歷史及日常生活為內容的組畫。當代的日本漫畫從禅畫、浮世繪、狂畫、春畫等日本傳統繪畫中吸取了很多表現手法。19世紀針砭時事政治的諷刺漫畫出現。1841年創刊的英國漫畫雜志《punch》最有影響力,《punch》的日文版於1862年出現。1877年日本出現了《punch》風格的刊物《團團珍聞》。其中的漫畫采用了氣球對話框和一些西方繪畫技巧。1902年日本第一部有排版對話的四格漫畫出現。日本漫畫的另一個主要影響來自於美國20世紀20~30年代的漫畫大爆炸,《唐老鴨和米老鼠》、《超人》等漫畫的出現影響了很多日本漫畫家。 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日本漫畫誕生於“二戰”後,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賦予漫畫以新的含義。他吸收傳統藝術特色,並嘗試將各種能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繪畫技巧運用於漫畫創作。他將變焦、廣角、俯視等各種電影的表現手法融入漫畫,使漫畫有了電影般的動感。手冢治蟲成功地將日本漫畫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並使其有了鮮明的自我風格,為日本飛速發展的漫畫產業奠定了基礎。 手冢治蟲曾把日本現代漫畫的反展劃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後的頭十年,“玩具時代”,漫畫只是供孩子娛樂得道具。 第二階段:“清楚時代”,漫畫被視為低俗、淺薄的讀物。 第三階段:“點心時代”,父母和教師勉強允許孩子可以在不妨礙學習的條件下看一點漫畫。 第四階段:“主食時代”,1963年《鐵臂阿童木》的tv動畫在電視上連續播映,許多家庭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漫畫得到社會肯定。 第五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空氣時代”,漫畫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記號時代”,漫畫成為青少年之間相互溝通的記號 180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862年,日本第一本漫畫雜志《thejapanpunch》在橫濱創刊。 190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05年,大型彩色印刷豪華漫畫雜志《東京puck》創刊。 1907年,《少年puck》創刊。 192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在這個年代,日本漫畫史上的主要作品:《阿正的冒險》。 193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在這個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的主要作品有:《懶漢二等兵》、《蛸八》、《江戶阿健》。 194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40年,面向全國發行的雜志《漫畫》創刊。 1942年,由海軍部出資的戰爭動畫片《桃太郎的海鹫》拍攝完成。 1946年,《少年》創刊。1947年,《漫畫少年》創刊。 在這個時期的主要作品有:《火星探險》、《瑪亞的日記》、《少年王者》、《sazae》。 195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54年,成人漫畫文庫《文春漫畫讀本》創刊。 1956年,周刊《漫畫times》創刊。 1956年,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篇劇場版動畫《白蛇傳》公映。 1958年,周刊《少年sunday》、周刊《少年magazine》創刊。 在這個年代主要作品有:《波斯特》、《鐵臂阿童目》、《藍寶石王子》、《赤銅鈴之助》、《二級天使》、《天馬天兵》、《月光假面》、《忍者武藝帳》。 196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61-1962年,手冢治蟲實驗動畫《街角勿語》公映。 1963年,日本第一部tv動畫《鐵臂阿童目》播映。 1967年,《com》創刊。 1968年,《bigcomic》創刊。 1968年,《少年jump》改為周刊。 1969年,《sazae》tv動畫化。 在這個年代的主要作品有:《星之豎琴》、《口哨》、《漫畫家殘酷物語》、《伊賀的影丸》、《丸出馱目夫》、《怪物q太郎》、《人造人009》、《卡姆依傳》、《秘密偵察ja》、《怪物鬼太郎》、《巨人之星》、《魯邦三世》、《娜娜和麗麗》、《高魯格13》。 197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75年,《花與夢》改為半月刊。 1977年,《宇宙戰艦大和號》劇場動畫化,sf動畫熱潮到來。 1977年,小型漫畫刊物《koroko-rocomic》創刊。 1978年,nhk拍攝《未來少年柯南》,開始介入tv動畫制作領域。 1979年,青年周刊《youngjump》創刊。 在這個年代的主要作品有:《多啦a夢》、《頑皮爺爺》、《小戀愛物語》、《柔俠傳》、《攜子狼》、《波族傳奇》、《凡爾賽玫瑰》、《captain》、《三國志》、《漂流教室》、《小釣手三平》、《浮浪雲》、《blackjack》、《玻璃假面》、《風與木之詩》、《這裡是葛飾區龜有公園前派出所》、《回地球》、《銀河鐵道999》、《漫畫之路》、《綿之國星》、《福星小子》、《筋肉人》、《釣魚日志》、《尼羅河女兒》。 198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80年,周刊《少年jump》發行量突破300萬冊。 1980年,周刊《youngmagazi-ne》創刊。 1980年,半月刊《you》創刊。 1980年,《小釣手三平》動畫化,自然類動畫誕生。 1984年,《風之谷》開始動畫新時代。 1989年,《面包超人》熱潮。 在這個年代主要作品有:《日出處的天子》、《iq博士》、《足球小將》、《風之谷》、《童夢》、《美味關系》、《龍珠》、《花之飛鳥組》、《hotroad》、《聖斗士星矢》、《櫻桃小丸子》、《地球守護靈》、《愛心動物醫生》、《沉默的艦隊》、《touch》、《亂馬1/2》、《城市獵人》、《雙星記》。 1990年代日本漫畫發展史 1993年,周刊《少年jump》發行量突破600萬冊。 在這個年代的主要作品有:《蠟筆小新》、《美少女戰士》、《h2》、《幽游白書》、《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天才寶貝》、《灌籃高手》、《封神演義》、《onepiece》、《名偵探柯南》、《天使禁獵區》、《水果籃子》、《浪客劍心》、《棋魂》、《x》、《hunterxhunter》、《天是紅河岸》。1為什麼日本的動漫會特別多? 日本的動漫已經成為日本經濟中的支柱產業,是六大產業之一.由於動漫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日本在動漫產業上都會不遺余力的加大投入,特別是設立一些新人獎,對於有成績的漫畫家給與很大的鼓勵,另外,除本國動漫迷之外,世界各國的動漫迷對日本漫畫的喜愛,讓日本動漫無論在內容上,還是畫質上都加深了自己的特點.這也是我國動漫產業應該學習的一方面. 2日本人有國家的支持,而在中國你能找到一個專門找制作動漫的機構嗎?就算有,他也不會讓你去發揮想象力去創作自己的作品,他還是會給你限制你所制作的內容! 3 因為中國動漫只給一位數年齡層看的,而日本動漫針對全體年齡層,當然多了。 1漫畫連載雜志多 2編輯人員多 3大家都熱忠 4與漫畫職業有關的人太多 5一發不可收拾 4)看的人多所以畫的人多畫的人多競爭就多競爭多畫的好的就多畫的好的多所以看的人就多,因為日本的動漫太好看了,所以日本的人才發展他們的動漫,他們的小孩大多思想成熟~日本動畫簡史:
日本動畫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萌芽時期(1917~1945)、探索時期(1946~1973)、成熟時期(1974~1989)和分化時期(1990一)。
下川凹夫制作的《芋川椋三玄關·一番之卷> (1917)被認為是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也有一說是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戰》(1917)或幸內純一的<埚凹內名刁》(1917),這三人為日本動畫的發展做出了啟蒙性質的貢獻。政岡憲三和[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