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澤如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後質軟,外皮火紅,深秋成熟時掛滿枝頭,如火焰般艷麗,所以又叫“火景”。火晶柿子果實扁圓、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肉豐蜜甜,吃起來涼甜爽口,甜而不膩,味道極佳,且果皮極易剝離。
臨潼石榴
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石榴花火紅艷麗,芬芳宜人,被選為西安市花。臨潼栽培石榴歷史悠久,石榴分酸、甜兩種。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貯存較長時間。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稱。不論是酸或是甜,臨潼石榴均皮紅個大,皮薄籽滿,味美可口。
柳編
柳編為傳統出口工藝美術品。用周灣、長城生長的上等沙柳、霧柳、紅柳為原料,加之工藝精美,深受北歐、日本、法國等國消費者的歡迎。
面花
花馍用面粉制作,和面、蒸馍火候很有講究,否則不成其形。花馍形象可愛,栩栩如生,再施上紅、綠、黃等鮮艷的食色點綴,更具觀賞價值。其類型有婚壽送禮花馍、喪葬祭奠花馍、嬰兒滿月花馍、節日陳設花馍等。
木版年畫
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鳳翔木版年畫,吸取了傳統壁畫的套印手法和特點,格調豪放、刀法簡練概括、線條剛勁有力,是我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之一。近年來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制版印刷上都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開莢斷狻?/p> 皮影
皮影俗稱“燈影戲”,又有“電影始祖”之美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戲劇之一相傳皮影起源於漢代(公元前200年),興於隋、唐、宋、十三世紀穿入西方,宋代的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戲的盛況,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陝西是皮影發源地,尤其在關中一帶(西安)十分廣泛,僅傳統戲劇目就有數百本,唱腔就有幾十種之多。此看到的畫面均屬“陝西關中皮影研究所”收藏制作。
秦椒 秦腔臉譜
秦腔臉譜是以秦腔戲劇中的人物為依據而制作的,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如色彩運用上講究紅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秦腔臉譜不僅是一種小巧精致的工藝品,還是研究秦腔藝術、民俗風情的珍貴資料。
青瓷器
耀州青瓷器再現了宋代耀州青瓷的釉色,紋飾富於變化,圖案以動植物為主,繪畫豐富多彩、新穎雅致,品種有餐具、茶具、酒具和家庭裝飾用品等,深受中外人士喜愛,為我國傳統工藝制品。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歷史。據說清朝時,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來到西安,對地方官員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她見糖的形狀酷似在草原上見到過的蓼花,便饒有興趣地說了出來。後來人們便選用“僚”的諧音,改稱為蓼花糖。 蓼花糖以糯米為主料,配以黃豆、白砂糖、饴糖和芝麻仁等,經過二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蓼花糖是圓鼓槌形,個大體輕,金黃的表皮上均勻地沾滿芝麻和砂糖,裡面是雪白的蜂窩狀糖心,吃起來別有風味。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