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米格蘭陶瓷如何?正文

米格蘭陶瓷如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米格蘭陶瓷質量如何?價位大概多少?
 
我們人類社會制造和使用衛生陶瓷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的陶器溝型廁所,因此說,衛生陶瓷的生產制造起源於歐洲。早在十七世紀前,人類就開始用壓坯成型法生產衛生陶瓷,到了1700-1704年,英國人首先開始運用石膏模注漿成型,但由於當時受泥漿性能影響,注漿成型沒有全面推廣。1884年法國人德貝米格裡斯發現粘土泥漿中加入電解質會發生解凝現象。到1905年英國人才正式開始用注漿法成型衛生陶瓷。

 我們國家是從二十世紀初才從歐洲引進衛生陶瓷生產技術,公元1916年由唐山市啟新瓷廠(原名啟新洋灰公司)開始生產衛生陶瓷,當時生產的原料全部從德國進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才改用國產原料。這個廠就是現在的唐山陶瓷廠。

 衛生陶瓷成型方法最早采用壓坯法,用粘土直接壓制成型,坯塊在半干燥狀態時粘接在一起,然後經干燥,並通過素燒提高坯體強度,再進行噴釉和燒成。這種生產方式,勞動效率低,而且要經過二次燒成,成本太高,成型過程中勞動量也很大。

 到十八世紀初,英國人首先開始研究和利用石膏模注漿成型。到十九世紀末,法國人德貝米格裡斯發現粘土泥漿中加入電解質會發生解凝現象,徹底解決了石膏模注漿成型的關鍵技術。1905年英國人正式開始用注漿成型法生產衛生陶瓷。但注漿成型這一工藝真正成熟是在1958年以後。

 用注漿成型取代壓坯成型生產衛生陶瓷,是衛生陶瓷生產史上第一次技術革命。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外先後研究成功了低壓快排水、中壓澆注和高壓澆注成型技術,使作業技術、作業環境、勞動強度和生產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用連續隧道窯代替舊式的間歇窯,是衛生陶瓷生產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它發生在1930-1950年之間。連續式隧道窯的出現同樣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最初的隧道窯長100米,在窯內裝窯寬度僅能放置兩件產品,高度也只能夠放兩件產品。當時主要使用煙煤和殘渣油作為主要燃料,產品外面需加套耐火匣體;窯體保溫很好,燒成帶的煙氣和冷卻帶的熱空氣,可回收利用於干燥坯體、提高成型室內溫度。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明焰式隧道窯、高效率間歇窯陸續開發出來,投入使用。
 

直飲水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