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古典家具分別那幾個朝代正文

古典家具分別那幾個朝代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古典家具分別那幾個朝代
 
在了解家具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個歷史階段家具的風格特征,了解形成

這個風格特征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歷史原因,從而把握家具發展變化的

內涵和規律。從公元前16世紀到現在,形成了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風格:

1古典家具

 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5世紀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家具。

2哥特式

 13世紀後期哥特式建築風靡於歐洲大陸。這種潮流也完全支配了當時家具的發展。哥特

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築風格演變來的。

3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義作為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發點,它具有熱情奔放及豐

麗委婉的藝術造型特色,這一時期家具風格並不受建築風格改變的影響,主要基於家具本身

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富於表現力的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

,而著重於整體結構,因而它捨棄了文藝復興時期復雜的裝飾,而加強整體裝飾的和諧效果

,使家具在視覺上的華貴和功能上的舒適更趨統一。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禅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體、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石奇峰,洞**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元代流傳至今的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

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回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顛,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如人深山峻嶺。洞穴詭谲,忽而開朗,忽而幽深,蹬道參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入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

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禅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體、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簡介
一、獅子林歷史簡介
  獅子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開放面積約14畝。獅子林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譽為“假山王國”。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禅師建禅林。天如禅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於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亦名“獅子林”。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臥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園內多竹,竹間結茅的方丈禅窩,建有“冰壺進”、“玉鑒池”、“小飛虹(橋)”。園建成後,當時許多詩人畫家來此參禅,所作詩畫列入“師子林紀勝集”。著名的話有:朱得潤的《獅子林圖》、倪瓒(號雲林)的《獅子林橫幅全景圖》、徐贲的《獅子林十二景點圖》。(倪瓒和徐贲的畫在清代由皇家收藏,近世有延光室影印本,真跡目前下落不明)。獅子林由此名聲顯著,至元末明初,已成為四方學者賦詩作畫的名勝之地。
  天如禅師謝世以後,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歷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缽化緣於長安,重建獅子林聖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後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惟假山依舊。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鐘钰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並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氏原准名籌備開放,但因抗戰暴發未能如願。貝潤生1945年病故後,獅子林由其孫貝煥章管理。解放後,貝氏後人將園捐獻給國家,蘇州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後,於1954年對公眾開放。

二、獅子林的主要特點
1.以“假山王國”著稱於世。
  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復雜的實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園時,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綱”的遺物,經過疊石名家的精妙構思,假山群氣勢磅礴,以“適、漏、瘦、皺”的太湖石推疊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盤旋。象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筍,石縫間長著古樹和松柏。石筍上懸葛垂蘿,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沿著曲徑磴道上下於嶺、峰、谷、坳之間,時而穿洞,時而過橋,高高下下,左繞右拐,來回往復,奧妙無窮。兩人同時進山分左右路走,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少頃明明相向而來,卻又相背而去。有時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窮水盡疑無路”,一轉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邊轉,一邊可欣賞千姿百態的湖石,多數像獅形,大小小有五百來頭,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戲打鬧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也有像鼋的,像魚的,像鳥的。還可找到十二生肖圖,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亂。在假山頂上,聳立著著名的五峰:居中為獅子峰,形如獅子;東側為含晖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後可見空穴含晖光:吐月在西,勢峭且銳,傍晚可見月升其上。兩側為立玉、昂霄峰及數十小峰相映成趣。清代文人朱炳靖鑽過假山後寫道:“對面石勢阻,回頭路忽通。如穿幾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確實,把獅子林假山迷宮比作諸葛亮的八陣圖,毫不為過。個中滋味,非親臨不能體察也。
2.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獅子林是禅宗寺廟園林,惟則法師為禅宗高僧。園因寺而聞名。在佛學中佛為人中獅子,獅子座為佛之坐處,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因此,獅子林本身即是一個宗教用語。禅僧以參禅,斗機鋒為得道法門,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佛罵祖。所以獅子林不設佛殿,唯樹法堂。而建築題名全都寓以禅宗特色。如立雪堂,為講經說教之堂。其名取自慧可和尚少林立雪之事:達摩祖師在少林修禅時,慧可為拜師在門外站了一個晚上,積雪沒膝,後被達魔祖師收為弟子,修成正果成為禅宗二祖。如臥雲室,為僧人休居的禅房。還有指柏軒、問梅閣等,都是以禅宗公案命名。即便獅子林成為私家園林,這些建築重建後,題名依然不改,可見獅子林是禅宗與中國園林相互影響的一個詳細例證。
3.獅子林對皇家園林的影響。
  在獅子林的滄桑變遷中,有一位皇帝對獅子林倍加贊賞。曾五次游覽獅子林,並留下大量題字和“御制詩”。他就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皇帝。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歷二巡江南到蘇州,他取來倪雲的獅子林圖展卷對照著觀賞獅子林。賜匾“鏡智圓照”於獅林寺,雙題五言詩《游獅子林》,此詩後被刻成御詩碑並新添一景名為“御碑亭”。1762年,乾隆二游獅子林,因愛其景,為獅林寺題額“畫禅寺”,在他臨摹的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和倪氏原作上分別題字。將臨摹之作“命永藏吳中”。1765年,獅子林已歸黃祖興所有。乾隆游獅子林後(時稱涉園),題下“真趣”匾額,又作“游獅子林即景雜詠”七絕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後在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各信建一座獅子林。1780年,游獅子林後作《獅子林再疊舊作韻》。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見到了徐贲畫的《獅子林十二景點圖》,十分感慨。游獅子林後,在《游獅子林三疊舊作韻》中寫到:“真山古樹有如此,勝曰芳春可弗尋。”這位75歲的老人自覺年事已高。只能“他日夢寐游”了。乾隆五次游覽獅子林,題寫三塊匾額,留詩十首、臨摹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三幅。在皇家園林掀起了摹擬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園林的高潮。1771年,乾隆在頤和園長春園東北角仿建獅子林,由蘇州織造署奉旨將獅子林實景按五分一尺燙樣制圖送就御覽,建成後名景點匾額均由蘇州織造制作,送京懸掛。1774年,承德避暑山莊建成,東部是以假山為主的獅子林,西部是以水池為主的文園,合稱“文園獅子林”,乾隆對此園非常喜歡,稱之“欲傲金阊未有此”。皇家園林廣泛采用了江南園林中廊、橋、漏窗與蘇式彩畫,引入堆疊假山的各種流派,大大豐富了北方園林的內容,是我園園林藝術史的重要一章。黃熙在中狀元後,重修府第,並以乾隆御筆的“真趣”匾額新增“真趣亭”一景,在淡雅的蘇州園林中抹上了如此富麗堂皇的一筆,也是皇家園林對蘇州私家園林影響力的一個典范。
4.近代建築與古典園林結合的產物。
  獅子林自元代以來,幾經荒廢,幾經興旺。歷次的重修都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文化、經濟特征。頗具爭議的是最後一代園主貝潤生對獅子林的重建。清鹹豐年間,獅子林年久失修,疊石亭台坍塌;由貝潤生購下重修。植花木、浚水池,增建燕譽堂、小方廳、九獅峰、牛吃蟹等景點。園周環以長廊,上置“聽雨樓藏帖”、“乾隆御碑”、“文天祥詩碑”等碑刻71塊。建湖心亭、九曲橋、石舫、荷花廳、見山樓、人工瀑布等景點,峰石依舊。又購園東住宅,建族校、家祠,在修建過程中采用了部分現代的建築材料,如水泥、鋼筋、彩色玻璃等,修建了部分西洋風格的建築,留下了造園上的敗筆和有爭議之處。但也很好地保護了原存的建築和假山,搜集了大量文物,使一代名園得現光輝。

三、獅子林主要景點
燕譽堂:燕譽堂為園內主廳之一,富麗堂皇,高大宏敞,裝修精美。名取自《詩經:“式燕且譽,好爾無射”,表示名高祿重,榮宗耀祖。此堂建築上為鴛鴦廳,正中用屏門一隔為二。染架一面用扁作,一面用圓料。南北二半廳地下、牆上圖案各不相同,家具陳設式樣各異;南廳有窗,長窗用透明玻璃。北廳無窗,長窗用彩色玻璃。燕譽堂是蘇州園林鴛鴦廳中最佳的一例。燕譽堂前庭內,高大的白牆下築花壇,牡丹叢植,玉蘭夾峙,寓意為“玉堂富貴”
九獅峰:九獅峰位於小方廳北亭院內。院內花壇內,有一座高大的太湖石峰。石峰多孔的巨峰,形態俯仰多變,氣勢雄偉。仔細端詳依稀可見九頭不同姿態的獅子,故名“九獅峰”。此峰用若干塊湖石鑲嵌接疊,而無斧鑿痕跡,疊石技藝相當高超。
指柏軒:指柏軒是園內正廳,兩層樓閣,高爽軒昂。指柏軒原為禅僧講公案、斗機鋒的場所,“指柏”是“趙州指柏”的簡稱。現為貝氏重建,底層有圍廊,翻軒有掛落。軒內屏門正上方懸掛光緒進士王同愈所書“揖峰指柏”匾。軒內家俱陳設有天然幾、花幾、供桌、太師椅、正中置銅鼓,古色古香俗稱“諸葛鼓”。登樓南望,可見對面奇石林立,兀峰矗立,即獅子林的假山群。
真趣亭:真趣亭為歇山卷棚頂,三面設置吳王靠。亭內懸掛金底綠字乾隆御筆“真趣”匾,是清高宗弘歷1765年所題。亭內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顯示出與私家園林截然不同的皇家氣派。此處為園中主要觀景點,東品百獅山,南賞假山群,西觀山林瀑布,低見畫亭曲橋,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充滿詩情畫意。

四、交通情況
  獅子林位於城西北部園林路23號,交通便利。從火車站和汽車北站到獅子林只有3公裡,坐出租車很方便。也可坐5路(東線)和2路公交車至獅子林站下車。由汽

[1] [2] 下一页

誰要毛巾浴巾的到我家來,專業毛巾廠家多是外貿產品。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