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得晶瑩,入口甜,回味苦。據說越苦越好,可以清熱敗火,多吃為宜。
廣州小食以西關為最。舊時,西關一帶就有“百步之內必有小食”的說法。許多風味獨特的街頭小食,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荔灣廣場內的“西關人家”,集合了人們最愛吃的“西關小吃”。各款美食一律明檔經營,不僅匯聚了南信的雙皮奶、銀記的腸粉、伍湛記粥品,還將“梁英記裹蒸粽”、“容德麻蓉湯丸”“娥姐粉果”等名聲在外的古老西關小吃“一網打盡”。特別有一款雙色棉花糕,是特地請這款點心的創制者、年逾八十的廖國喜老師傅監督制作的。在價格方面,小食每款大多在3~6元之間。而且小吃店連裝飾都是一派西關風情:木趟栊、長橋凳、青磚石腳滿洲窗,就算不吃小吃,看看那裡的裝修,也可一窺廣州西關的風韻。
廣州小吃場所魅力排行榜
清冷的夜裡,一碗熱粥把腸胃熨燙得平平展展。
北京路步行街:
魅力指數:
推薦理由:作為節假日最多人到的地方,北京路一帶(包括北京路步行街、大馬站美食街、北京南等地)幾乎成為廣州市內小吃和零食的天堂。傳統也好,新奇古怪也好,在這裡沒有什麼吃不到的,怕的就是你吃不過來。而且,因為地處商業旺地,有關部門管理得當,一般人吃小吃和零食常擔心的衛生問題幾乎不用怎麼考慮。
上下九步行街:
魅力指數:
推薦理由:作為廣州最為古老和富有風情的一塊地方,這裡老攤老鋪隨處可見,是一個能吃到最多廣東風味小吃的地方,而且在制作方法上也最為正宗。說不定你喝著香醇的姜撞奶,一不小心就在某個騎樓下和哪個西關女子撞個滿懷。
天河城:
魅力指數:☆
推薦理由:廣州近年新興的一個商業旺地,六樓美食廣場幾乎囊括小吃、零食中的精品,還有頗為舒適的中央空調。美中不足的是,也許這裡客流量太大了,一些原來非常可口的東西做得不很地道,味道要比上下九等地差了一截。
狀元坊和流行前線:
魅力指數:☆
推薦理由:它們都是中小學生常去逛悠的地方,常有許多新奇刺激、並非一般人敢下咽的小吃和零食。因為其新鮮蠱惑而吸引人。
石牌東路:
魅力指數:☆☆
推薦理由:一個字能概括這裡可吃到的東西的特點,那就是“雜”;令人有點提不起胃口的也是一個字:亂。這地方的人實在太多太雜了,多少讓人吃起來有點不爽。
廣州小吃的分布
在廣州河南同福路市二宮對面有家叫“芬芳舔品店”的,它除了一般甜點以外,應該去嘗試一下他們的“糖不甩”。在同福西路有家“榮記魚旦粉”。
同記雞粥皮爽肉滑白切雞
在長壽東路一個胡同口,“同記雞粥”看上去真的很不起眼。在不到30平方米的空間裡,有六七張桌子。小店的裝修沒有花太多的心思,你仔細找也沒有發現店家的招牌,做的幾十年的街坊生意,口碑應該就是最好的招牌吧!
地點:長壽東路福廣裡3號同記雞粥粉面
寶華面店香脆不膩豬手面
如果坐地鐵到上下九,寶華路上的寶華面店“必殺”。因為它是一間有濃厚廣州風味的老店,如果把一間店稱為“老店”,至少說明兩點:歷史夠久和味道夠權威。
木桌圓凳、插在盒裡的筷子、抹布、醬醋辣椒瓶,還有少不了的熙熙攘攘的說話聲。招牌的豬手面,豬手是撕開的,咬起來香脆不膩,面是傳統的竹升面,幼細滑韌。
地點:寶華路十五甫寶華面店
陳添記口感脆利順德魚皮
過了寶華面店斜對面有一條小巷叫十五甫三巷,拐進去就能看到“陳添記”的招牌,字是店家自己寫的,掛在門口的獲獎證書已經開始發黃,卻並不妨礙遠道而來的吃客。
魚皮是順德小食,“陳添記”的老板陳添是順德陳村人,餐飲世家。這裡做魚皮依然堅持用祖傳的方法:手工去皮,飛水,然後用自家釀的醬油來調配。一般是用鲮魚和?魚,鲮魚容易入味,鲩魚則口感爽脆。
地點:寶華路十五甫三巷2號之三
富集湯香味濃牛三星
簡直難以想象,廣州人如果沒有了牛羊雜和牛三星該是什麼樣子。富集從當年長壽路路邊檔做到如今“客似雲來”的盛況,其招牌的牛三星功不可沒。所謂的牛三星,是指牛腰、牛心和牛肝,以形補形,有調理胃氣的功效。“富集”的牛三星湯香味濃,牛肝嫩滑,牛心滑爽,連調料的酸蘿卜也爽脆可口,味道沒得頂。價格不貴,5元一碗。
地點:十甫路“富集”
銀記鮮香湯粉
與寶華面店一樣,說“銀記”的名號如雷貫耳一點也不誇張。腸粉因為要用大米磨漿蒸熟後的長條形狀頗像豬腸而得名,“銀記”做出來的腸粉白如雪,薄如紙,加入的豉油味道特別香濃。看著師傅在現場飛速地加料,油光閃亮的一大盤端上來,足夠讓人垂涎三尺了。
地點:上九路79號
九王鮮蝦腸8元
總店在文昌北路,還有一間分店在東川路
南信雙皮奶
位於下九路有家甜品店叫“南信”,他們出品的雙皮奶、姜撞奶已有二、三年的歷史。
湛江燒生蚝
這兩年廣州潮流興起吃烤生蚝,我推薦位於廣花路的“湛江燒生蚝”的味道幾乎是最好的。食客們可以選擇原只烤或者蒜蓉烤,他們的特點是蒜蓉烤時放有沙姜,這樣吃起來更野味。建議選擇20元/打,因為6齡蚝吃起來比較爽.
廣東其實很多地方小吃很不錯的,你可以試一試。1、去市場買菜,自己煮; 2、找你自己家鄉開的那種地方店吃; 3、找個老婆幫你弄吧。 正宗的廣東吃法肯定不油膩,廣州菜講究的是清淡,原汁原味的,這也是廣州吃的傳統文化,你肯定吃了加入外省元素的早餐和湯水,如我們廣州人早餐煮干面條吃,是放清水煮的,然後加點清雞湯(已去雞油),再加點鹽就可以吃了,其它的花生油和麻油是不會放進的,就連醬油也不放,其它的調味品更不會放了,就是原汁原味的清雞湯面.你又不是廣州人吃不慣廣州的早餐很正常的,要想吃得慣就早點回家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