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 尾聯兩句為第三層,反映了作者不甘沉沒而又無法解脫苦悶的心理意緒,在怅然若失的情態中抒發了“往事不可思,往日不可 追”的無窮傷痛。
內容述評
這首詩,作者圍繞對自己一生遭際的回顧,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抒寫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和由此產生的哀怨感傷,痛惜華年流逝而抱負難以實現,反映出在當時社會環境的重重壓抑之下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痛苦和橫遭埋沒的悲劇命運。情調雖然傷感濃 郁,但確實傳導出了作者的痛苦心聲。
藝術特色 除首聯之比興外,本詩的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中間兩聯。具體分析,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抒情含蓄。這四句詩追懷往昔,並沒有指實年月日期和涉及具體的人事內容,而是化用了四個典故,營造出“莊生夢蝶”、“杜鵑傷春”、“明珠落淚”、“良玉生煙”四個靜谧、清麗、迷離而含帶淒傷的畫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際,寓托自己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去 揣測、體認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緒,去尋味、把握隱伏其下的情感內涵。情感內容雖隱約不明,感傷情調卻明顯無疑。因而,盡管讀者對這四句詩的旨意不甚明了,歧見紛纭,但對其情感指向及情調類別卻並無異辭。詩人意寓於象而情現於辭,以含蓄的筆調抒寫心曲,使詩顯得空靈蘊藉。 二是屬對工穩。本詩所用四個典故,原本風馬牛不相及,詩人立足於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調度驅遣,使其馬牛同欄而聯姻對偶。從旨意看,四句詩既各自獨立,又互相聯屑呼應。從形式看,則颔聯以“望帝”對“莊生”、以“春心”對“曉夢”、以“托”對“迷”、以“杜鵑”對“蝴蝶?;頸聯則以“藍田”對“滄海”、以“日暖”對“月明”、以“玉生煙”對“珠有淚”,無論詞性還是詞語結構,都屬對工切,一絲不苟。尤其是以“藍田”對“滄海”,洵是巧妙。·“藍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卻借其字面本義,以“田”對“海”(古人常以此兩者相對,“滄海桑田”即其顯例),以“藍”對“滄”(“滄”字本義是青色),變借對為工對,由此可見李商隱擇字用語的考究。杜甫名句“酒債尋常到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即借“尋常”之本義(一尋為八尺,一常為,丈六)與“七十”相對而痕跡不露。李商隱此處於杜詩有所師從又所增進,因而宋元以來,論者多謂“義山七律,得於少陵者深”、“善學老杜”雲雲,不無道理。 三是意境朦胧。此詩營造的四個畫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清麗、靜谧,而又如夢似幻,煙雲迷離。“莊生”句本就是描繪夢境,“望帝”句則是一個近似神話的虛幻傳說,頸聯兩句雖有日月映照,但同時有煙霧彌漫、水汽蒸騰。畫面的虛幻迷離,抒情的含蓄婉約,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舉並用,使詩呈現出一種隱約朦胧、雲裹霧障的意境,也使歷來難以計數的讀者於此探隱索微。,留連忘返,極富吸引力。因而,盡管人們對此詩旨意不甚了了,卻依然為它的情調、畫面·、氣氛、意境所吸引,吟誦於口而思索於心。這真是一個有意味的審美現象。南斯拉夫電影《橋》當中的工程師曾說過,當他造完一座橋後,就再也不去欣賞它了,這道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人生體驗:一個人追求某個目標或進行某種發明創造,其最大樂趣往往即在追求或創造的過程中。同理,人們之所以對李商隱《錦瑟》一類旨意隱晦而藝術精美的詩歌愛不釋手,也正是在閱讀鑒賞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探索與創造的樂趣。 集評: 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宋·劉放《中山詩話》) 東坡雲:此出《古今樂志》雲:“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宋·黃朝英《缃素雜記》) 此詩自是閨情,恐不泥在錦瑟耳。(《批點唐音》) 商隱情詩,借詩中兩字為題者盡多,不獨(錦瑟)。(明·胡震亨《唐音癸簽》)’ 朱彝尊曰: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善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一殁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葬之也,猶言埋香瘗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只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意其人必婉然多病,故雲愁也。(清·沈厚塊《李義山詩集輯評》) 何焯曰:此篇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屍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月明”、“日暖”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清·沈厚填《李義山詩集輯評》). 此義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清·黃叔燦《唐詩箋注》) 此詩疑為感國祚興衰而作。(清·吳汝綸《評點唐詩鼓吹》) 余頗疑此詩是傷唐室之殘破,與戀愛無關。(《隋唐史》) 此義山有托而詠也……顧其意言所指,或憶少年之艷冶,而傷美人之遲暮,或感身世之閱歷,而悼壯夫之畹晚,則未可以一辭定 也。(清·錢謙益、何焯《唐詩鼓吹評注》) 此詩借題寓感,解者必從錦瑟著題,遂苦苦牽合。讀到結句,如何通得去?(清·查慎行《初白庵詩評》) 此詩全在起句“無端”二字,通體妙處,俱從此出。(清·薛雪《一瓢詩話》) 《錦瑟》一篇,皆比體也。(清·洪亮吉《北江詩話》) 心華結撰,工巧天成,不假一毫湊泊。(清·姜炳璋《選玉溪生詩補說》) 非關宋玉有微辭,原是楚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李商隱《有感》)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金·元好問《論詩三十絕句》)
譯文: 錦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我心象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鵑, 寄托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50/15/54/1052501554.5072104.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50/15/54/1052501554.5072104.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