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一個新型萬花筒多少錢正文

一個新型萬花筒多少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56576
 
萬花筒看起來很奇妙,實際上很簡單,萬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組成等邊三角形的鏡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積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規則的美麗圖案,隨著轉動萬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動隨機變化出千奇百怪的美麗花型,所以顧名思義叫做萬花筒。

萬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簡單,這裡介紹兩款制作方法:
一、
材料:
1,舊手電筒玻璃片三片(直徑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紙板圓筒一個(可用裝薯條的紙筒代替);
3,綠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膠片碎渣東10幾粒(大小搭配);
4,等長等寬的小鏡子三條(鏡子店的下腳料即可,長度比紙筒略短即可);
5,膠帶或膠布(固定小鏡子)

制作過程:
1,在萬花筒的底層你可以使用兩個手電筒的玻璃片來間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間隔1cm即可以利於彩色玻璃渣的流動),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膠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幾何形狀的---不一定需要規則的形狀,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層的玻璃片最好選用磨砂的玻璃,實在找不到可以在裡面襯上一層硫酸紙(制圖用的類似於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紙,其功能主要是為了透光性好。)

2,萬花筒的中間主要是用三片鏡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體(鏡面一律向內互相反射從而產生了復雜的圖案),三條小鏡子鏡面向內用膠帶粘貼捆好。

3,萬花筒的目鏡也使用相同半徑的手電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圓形紙板在圓心處挖出一個直徑1cm的圓孔作目鏡。

4,三角鏡子柱裝入紙筒內卡緊,紙筒的一端是兩片玻璃組成的空心小盒子,裡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膠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鏡。最後就是美化外殼了,可以隨自己的想象力用美麗的包裝紙包裹,這樣一支奇妙的萬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帶給你很豐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開心感覺。

以上制作具體見圖示。

二、
這裡介紹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鏡的萬花筒(物鏡采用玻璃球而不是兩片玻璃夾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萬花筒
1月16日 
材料:
塑料薄鏡3面、透明玻璃球、硬紙板、彩色包裝紙、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長寬一樣的鏡子對在一起,用膠帶固定住,使之成一個三角空心體。要注意,使鏡子的映照面朝向內側;
(參見圖1)

2.空心體的一頭,卡一個玻璃球,也用膠帶固定;
(參見圖2)

3.三角體的外面卷上硬紙板,使玻璃球只露出個頭;
(參見圖3)

4.另一頭空心處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並挖一個觀察洞;
(參見圖4)

5.後在三角體的外層粘上好看的彩色紙,用透明膠帶固定住就可以了。
(參見圖5)

快舉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麼?哇!能看到外面的東西哪!這就是它的神奇之處,一般的萬花筒只能看到裡面的東西,這個神奇的萬花筒還可以看見外面的景色呢!

http://www.oh100.com/teach/student/shougong/200201/1602050563.html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教學樓&gt;&gt;i'm學生&gt;&gt;手工制作坊<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41/90/00/1075419000.6961671.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41/90/00/1075419000.6961671.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萬花筒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筒中的彩色碎屑經過三個平面鏡的多次反射就形成了美麗的圖案。在旋轉萬花筒,碎屑的排列發生變化,就形成了不同的花型。彩色碎屑或彩色玻璃彈子,在三面鏡子上連續多次反射,形成無數的碎屑或彈子虛像,組成一幅幅彩色圖案。
萬花筒裡會有如此令人眼花遼亂的圖案最主要是由於光的折射原理,光波傳播到不同介質的交界面時,進行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質中波速不同,以致進行方向發生改變,但光的頻率則不改變。光由光速快的介質傳入光速慢的介質,則經折射後,光的進行方向靠近法線,折射角變小。玻璃杯盛滿清水,插入竹筷觀察,筷子好像自水面處折成兩截,就是最好的例子。
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1)裁割長120毫米、寬30毫米的鏡子玻璃(銀光玻璃或用塗上一層淡墨的透明玻璃代替)三塊,搭成三角稜柱。稜柱外面用牛皮紙包緊或在稜脊上用膠帶紙固定。
(2)用厚紙卷制一個內徑40毫米、長135毫米的圓筒,將三角稜柱裝進圓筒。在筒的一端,裝一塊直徑40毫米的圓形透明玻璃片和一個圓紙環,作為觀察孔;在另一端,緊貼著稜柱也裝一塊圓形透明玻璃片,放入一些彩色碎屑(彩色碎玻璃、碎塑料或玻璃紙屑、糖紙上的小動物等),隔開少許,再裝上一塊圓形毛玻璃片。玻璃可用硬紙環擋住,使它不掉下來。
到此,萬花筒就制成了。將一只眼睛貼近觀察孔,用手轉動萬花筒或用手指輕輕彈敲萬花筒,就能看到美麗的、變化無窮的各種彩色圖案。
3.滾珠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結構與萬花筒一樣,只要碎屑換成小的彩色玻璃彈子4~5粒即成。
4.萬珠筒的制作方法:
拿去萬花筒上的毛玻璃片和碎屑,對准三角稜柱底部中心,裝上一粒大的彩色玻璃彈子,使它既能轉動,又不會滑出即成。用手指撥動玻璃彈子,就能通過觀察孔,看到各種彩色圖案。
萬花筒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筒中的彩色碎屑經過三個平面鏡的多次反射就形成了美麗的圖案。在旋轉萬花筒,碎屑的排列發生變化,就形成了不同的花型。彩色碎屑或彩色玻璃彈子,在三面鏡子上連續多次反射,形成無數的碎屑或彈子虛像,組成一幅幅彩色圖案。

萬花筒裡會有如此令人眼花遼亂的圖案最主要是由於光的折射原理,光波傳播到不同介質的交界面時,進行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質中波速不同,以致進行方向發生改變,但光的頻率則不改變。光由光速快的介質傳入光速慢的介質,則經折射後,光的進行方向靠近法線,折射角變小。玻璃杯盛滿清水,插入竹筷觀察,筷子好像自水面處折成兩截,就是最好的例子。



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1)裁割長120毫米、寬30毫米的鏡子玻璃(銀光玻璃或用塗上一層淡墨的透明玻璃代替)三塊,搭成三角稜柱。稜柱外面用牛皮紙包緊或在稜脊上用膠帶紙固定。

(2)用厚紙卷制一個內徑40毫米、長135毫米的圓筒,將三角稜柱裝進圓筒。在筒的一端,裝一塊直徑40毫米的圓形透明玻璃片和一個圓紙環,作為觀察孔;在另一端,緊貼著稜柱也裝一塊圓形透明玻璃片,放入一些彩色碎屑(彩色碎玻璃、碎塑料或玻璃紙屑、糖紙上的小動物等),隔開少許,再裝上一塊圓形毛玻璃片。玻璃可用硬紙環擋住,使它不掉下來。

到此,萬花筒就制成了。將一只眼睛貼近觀察孔,用手轉動萬花筒或用手指輕輕彈敲萬花筒,就能看到美麗的、變化無窮的各種彩色圖案。

3.滾珠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結構與萬花筒一樣,只要碎屑換成小的彩色玻璃彈子4~5粒即成。

4.萬珠筒的制作方法:
拿去萬花筒上的毛玻璃片和碎屑,對准三角稜柱底部中心,裝上一粒大的彩色玻璃彈子,使它既能轉動,又不會滑出即成。用手指撥動玻璃彈子,就能通過觀察孔,看到各種彩色圖案。

詳情看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academy2003.cpst.net.cn/popul/kxbb/dssys/artic/50610141831.html
你好!


萬花筒的原理:
萬花筒用三片鏡子組成一三角形中間放置一些彩色碎紙片,轉動時由於三面鏡中的影像相互反射,實物與鏡中影像隨著轉動不停組合成不同對稱的形狀,千萬變化,另人百看不厭。

制作:
由三塊狹長的鏡子,砌成正三角柱體,外面圍硬紙筒,中間放些彩色碎紙,一頭用毛玻璃封好,一頭開孔。
〔參考資料〕
萬花筒的圖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是靠玻離鏡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稜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而鏡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來成像的,這種成像原理我國遠古時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書《莊子》裡就有“鑒止於水”的說法,即用靜止的水當鏡子。據說真正的萬花筒玩具是英國物理學家大衛·布爾斯答於1816年發明的,而我國民間也很早就有了這種玩具,而且有創新,生產出了許多新型的萬花筒。

萬花筒的結構與奧秘
萬花筒美妙的奧秘就蘊藏在它設計精妙的鏡體結構和流動圖案當中。就像萬花筒的英語名稱一樣∶kaleidoscope,集合了希臘語的kalos“美麗”、eidos“形狀”和scope“觀看”等美麗的詞匯,將它最主要的特點都概括出來。
“美麗”,當然就是指萬花筒裡瞬息萬變的景色,也是萬花筒的“芯”(觀賞的標的物),這也是萬花筒制作藝術家最下工夫的地方。而且,在創作過程當中,“芯”的選擇階段是最能體會制作萬花筒的樂趣的時候。“芯”的素材非常廣泛,例如彩色玻璃、寶石、鳥的羽毛、干花等等,凡是能夠想到的任何物品,都可以用來作為萬花筒的美麗圖案。

據萬花筒制作專家的介紹,“芯”的部分有很多類型。比如把兩片風車狀的輪子組合在一起,通過旋轉輪子而形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或者在前端裝上玻璃球,並旋轉它來觀賞身邊任何一種景物,都能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構圖。而在前端部分填充進各種顏色的油的組合,並通過油的流動產生不可思議的圖案。
“形狀”,主要是指萬花筒的鏡體結構,有二鏡、三鏡、四鏡、錐形、旋轉等多種結構,讓我們看到的景象,不光有圓的甜美、多邊形的嬗變,更有煙花般的魅力四射。

中國的萬花筒
大約一百多年前,由英國人發明的萬花筒進入中國。由於當時制作材料和工藝的限制,萬花筒只能作為清王朝達官貴人的私室珍藏。隨著封建王朝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以及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萬花筒的造價也漸漸變得低廉,舊時王謝堂前燕,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時光倒退回幾十年前,在北京胡同裡的小攤上,萬花筒已經是常見易得的玩具。彈球、踢毽子、跳房子、推鐵環,當然還有奇妙的萬花筒,勾畫出了多少孩子樸素而快樂的童年。在孩子們的眼中,萬花筒裡的“花”,就如同梁祝化身的彩蝶、武則天眼中的牡丹、翩翩而來的百花仙子,一種“花”離去,從此幾十年難再重現。

早先的萬花筒,裡面所看到的花是剪成碎片的彩紙,透明度很差,後來有人嘗試使用更透明的彩色碎玻璃。隨著時間的推移,萬花筒裡面的“花”,變成了彩色塑料片、光滑的玻璃珠,反射用的三塊玻璃也換成了三塊鏡子。歲月變遷,制作萬花筒的材料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孩子們對萬花筒中的神奇世界所傾注的熱情。

人們喜歡看萬花筒,更喜歡動手制作萬花筒。在北京東岳廟民俗運動會上,就曾出現過長約90厘米,直徑10厘米,由業余愛好者利用廢紙筒制作的萬花筒。目前,北京民俗博物館還收藏著

[1] [2] 下一页

紅木家具如何保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